APP下载

追求“理想婚姻”?我的个天!

2021-07-28戴建业

现代阅读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玉良言上海文艺出版社网恋

戴建业

如今社会上的很多“黄金单身”,熬到了三四十岁,仍然坚守“宁缺毋滥”的婚姻信条。

他们大多是婚姻“理想主义”的麦田守望者。

中外夫妻中,由一見钟情而牵手的比例极低,许多人都是经由熟人朋友介绍,当然也有少数人通过网恋。双方第一次见面的“好感度”,决定能否保持联系。双方的“条件”能否接受,决定此后是否继续交流。双方年龄、收入、出身,还有风度、气质、性格、才能,更高一点要求还有幽默、机智、三观等等,它们的总和,或它们部分之和,决定是否牵手婚姻殿堂。

想想看,要符合一个条件不难,要符合两个条件较难,要符合三四个条件很难,要符合所有条件就“难于上青天”。

要符合所有条件才算理想婚姻,可见理想婚姻永远只是“理想”。如果决心找“理想恋人”和“理想婚姻”,我的天,那等于决心打一辈子光棍。

量身定做的衣服鞋帽,尚且难得让我们百分之百地满意,成人后才相识的伴侣,又怎么可能让我们样样称心?假如不是铁了心独身,就必须放弃理想婚姻的幻想。

我至今弄不明白的是,什么叫“将就的婚姻”?什么叫“理想的婚姻”?

就婚姻而言,“将就”与“理想”并不存在一种统一的客观标准,“将就”也好,“理想”也罢,它们都是一种自我感受,这种感受受制于对自我的估价,以及对未来伴侣条件的期许。对自我的估值越高,对伴侣的要价也越高,“理想的婚姻”也就越少。

尤其麻烦的是,择偶不像挑货,挑货是单方挑选,择偶是双方选择。挑货时,自己觉得比较“理想”就可以掏钱了,而择偶时仅仅一方觉得“理想”仍不能“成交”。让一方觉得“理想”已经很难,要让双方都觉得“理想”,婚姻就真的成了人类的“奋斗理想”了。

对于普通男男女女来说,如果发誓“绝不将就”,那无异于和自己的幸福开玩笑。错过了“这次”好机会,从此也许就没有机会。

条件能过得去,模样又不烦人,人品大体靠谱,我觉得就可以牵手结婚。钱锺书先生说,“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实在是婚姻的金玉良言。

“条件能过得去”就可牵手,是一种随和的生活态度在婚姻上的表现。随和是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完美,也不以“完美”来苛求他人。先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再接纳同样也不完美的他人。

自己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完人,偏要去追求一种理想的婚姻,这算哪门子“婚姻理想”?这是地地道道的痴心妄想。

(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我的个天》)

猜你喜欢

金玉良言上海文艺出版社网恋
那些教我们珍惜粮食的金玉良言
《惠比寿花园广场》
金玉良言
郭文斌作品目录
一碗油盐饭
金玉良言
网上谈情,甜言蜜语掩盖了多少真实?(一)
“网恋”时的奇遇
网恋害人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