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统一”引领下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路径
2021-07-28王玲玲王素珍
王玲玲 王素珍
◆摘 要:基于“八个统一”引领及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业务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师职业价值感、责任意识、新媒体素养、教学方式、理论素养与知识储备等方面“短板”的基础上,探究其业务素养提升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师;业务素养;提升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师“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八个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统一”体现了思政课改革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为思政课教师提升业务素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业务素养的短板
就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师而言,当前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消解的短板。
(一)职业价值感不强,责任意识有所弱化
尽管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高职院校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片面的“传统认知”,家长和学生对于高职的认可度仍较低,使得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高职教师职业价值感较低。又由于高职院校是基于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因而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专业课程、专业技能的学习比较重视,对于思政理论课的学习多抱着无所谓的心态,不在乎考多少分,只要能“及格”就行等。学校的重视不够以及学生的消极学习进一步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和职业价值感,也逐步消解了教师深入课程教学的热情,甚至仅仅把教学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也导致其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意识“弱化”。
(二)新媒体运用滞后,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当前新媒体时代,诸多教师未能充分地认识到各种新媒体平台在学生教育教学上的重要性,更未能及时地提高自身新媒体素养和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导;学生只是作为客体的“受教者”,对于知识的获得除了课本和课外读本外,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很少提出疑问。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网络微博、微信、QQ、抖音等各种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强、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吸引着高职学生的注意力,正如学生对利用新媒体信息的接收速度和程度甚至比教师更多、更快,这必然对思政课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三)理论知识储备尚不够,学科专业素养缺乏积淀
由于办学层次和类型的差异,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而言,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学历相对偏低,具有博士学位者很少,甚至有的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背景并非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专业,他们整体理论水平相对不够,也导致其专业理论素养不强。另外,高职院校专职思政课教师的比例也相对偏少,通常又因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而疲于教学应对,对于自身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的关注度、努力度不够。长此以往,对教师来说,理论素养不强,教科研能力不足,在课堂中则容易导致对知识难点、重点及时事热点问题讲不清、讲不透等,只能照本宣科、机械地给学生进行知识灌输,难以教导学生进一步学深学透课程知识,难以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势必会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日益降低的恶性循环。
二、“八个统一”对思政课教师业务素养提升的相关要求
遵循“八个统一”基本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除了思维要新、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更要做到政治要强、视野要广、情怀要深。
(一)政治要有高度——政治性理论性价值性主导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关键和灵魂,决定着思政课的方向。政治要强,就是要求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即人民立场;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政治性是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底线和本色,教师有信仰,教学就有方向。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能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并在教学内容上旗帜鲜明地宣讲,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严守政治纪律,把准政治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继而实现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视野要有宽度——学理性知识性多样性追求
思政课的课程特性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广阔的教学视野。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宣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立足课程育人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特殊性,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储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专业知识。身教胜于言传。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高职学生已是“00后”的新生代,要想让他们自觉主動地投入课程的倾听、学习,就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拓展知识视野,优化课程教学思维,创新知识传授载体,“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提升教育实效。”
(三)情感要有温度——启发性建设性隐性教育彰显
亲其师,信其道。思政课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课堂中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并言行一致。要注重增强课程和教师的亲和力,用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深刻的理论思想,传递思政理论课的温度,让课程理论知识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而,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严格自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人格。要会以小见大,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具体的生活实际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使课堂“有道”“有理”“有趣”“有爱”;要立足学生,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好思想上、课程学习上的困惑;要紧扣课程育人与立德树人目标,耐心细致地教化纠偏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偏差。
三、高职思政课教师业务素养提升的对策与路径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主动增强职业价值感,提升教书育人责任意识
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是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要做學生成长的引路人。当前,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建设与发展,采取了系列措施凸显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激发全社会对思政课课程育人的认同感,对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和专业认同感。因此,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师,更要持续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入认同和把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育人的重要地位;要以思政课教师为荣,不断增强职业价值感,持续丰富自身思想体系,自觉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内在蕴涵于思政课本身的铸魂育人的职责;要抛弃“传统”的思政课不受重视的“固有”思维,自觉提高自身的育人信心和职业价值,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进一步充分发挥和彰显思政课育人主渠道的作用。
(二)积极提高新媒体素养,创新优化教学方式
新媒体时代对于思政课教师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一方面,要不断吸收和学习新知识,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深受学生喜爱的新媒体”技能,紧扣学生主体,提升业务素养,逐步从传统型教师转变为创新型教师。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如,在新媒体面前,教师和学生接收信息的机会是平等的,需要教师尽快掌握与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将其与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可利用新媒体中的图片、视频以及直播弹幕功能代替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欲,增强教学过程的精准化;可借助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内课外、课上课下联动,潜移默化中教书育人。
(三)持续加强理论素养,创新丰富知识储备
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职思政课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育人要求,就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重大的政治事件和话题,通过真理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进行阐述、解读,去引导和说服学生。同时,思政课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综合性的课程,不仅有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涉及到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这也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跨学科知识,既“专”又“博”,并生动活泼地在课程教学中展现,赢获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提升课程教学实效。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惟有以“八个统一”为引领,坚持自身发展与学生成才相辅、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相长、传授理论知识与育人实践相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与业务水平,乐为、敢为,方能在教书育人路上真正有为。
参考文献
[1][2][4][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09):4-11.
[3]徐川,唐智.在思政课堂彰显思维之新[N].光明日报,2019-04-16(15).
作者简介
1.王玲玲(1993—),女,安徽滁州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王素珍(1978—),女,山东聊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9年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重点项目(2019szjy108);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教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2020szj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