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对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1-07-28于乾

速读·上旬 2021年5期

◆摘  要:从严治党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个方面繼承并发展了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他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毛泽东;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

一、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视从思想上从严治党

毛泽东针对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的地位问题曾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党的思想建设在党建工程中居于首位,这是在毛泽东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毛泽东强调从思想上入党,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一,重视从思想上入党能够解决党内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非马”思想之间的矛盾,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内的指导地位,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并指导实践,使中国共产党达到先锋队性质的要求。第二,党的思想建设的直接目的是让党员在思想上入党。必须始终强调思想入党,增强其防腐抗变的能力,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第三,毛泽东从思想路线高度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不仅全面总结了党内存在的问题,更在此基础上开展党内思想教育,有效统一了党内思想。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从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这三个方面,提高了全党的理论素养水平和自我完善能力。

(二)坚持从组织上从严治党

毛泽东十分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一,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的组织原则。毛泽东就其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提出:“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即党内政治生活应是充分民主和民主基础上集中的结合;言论自由但不能违背党内纪律。第二,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干部队伍建设。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他认为,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重视团结、爱护和培养干部,使其都能各展其能。第三,勇于承认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党内矛盾不具有对抗性,解决党内矛盾的前提是正视其存在,但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如何处理党内这种非对抗性矛盾。毛泽东通过对党内矛盾的科学分析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同时,维护了党的统一,加强了党内团结。

(三)强调从作风上从严治党

党风就是党的作风。毛泽东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因此,必须推进党的作风工作常态化,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实践中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和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不仅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把群众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三,共产党员要保持自身先进性就必须始终坚持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毛泽东认为,只有不惧怕批评自我批评的人才能抵抗各种政治灰尘的侵蚀,保护中国共产党的肌体。

(四)加强从制度上从严治党

毛泽东使民主集中制思想成为管党治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强调必须彻底杜绝“极端民主化”和“极端式个人专权”的危害。毛泽东运用矛盾观点阐明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指出在党中央与地方等关系中,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他还强调民主集中制在保持党群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在民主革命时期,全党之所以能共同奋斗,同这一根本组织制度分不开;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是靠民主集中制才创造了良好局面。

党规党纪是维护党的政权稳定、促进其良性发展的保障。《中国共产党第一纲领》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等进行了明确规定;1947年颁布重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训令……以上都是毛泽东在制度上加强从严治党的体现。其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建立军民关系和巩固党的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毛泽东重视从制度上从严治党的基础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明党规党纪。

二、习近平对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

(一)对毛泽东从思想上从严治党的继承

思想领域出现问题会导致政治溃散。毛泽东同志十分注重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习近平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近年来,西方一些错误思潮极尽丑化英雄人物、曲解历史真相,向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起了严峻挑战。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绝不能妥协和退让,要坚定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去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同各种非马和其它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净化思想环境。我们必须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中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随着中国网民的增加,必须提高网络治理水平,运用互联网传播正能量。可见,习近平继承了毛泽东将意识形态工作放在首位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对毛泽东组织上从严治党的继承

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毛泽东同志提出“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习近平同样重视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十八大以后,习近平针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论断。2013年,习近平提出新时期“20字”干部标准;2019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更是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习近平认为,要成为一名好干部除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组织的培养。尤其对年轻干部的组织培养方面,加强其党性修养,多进行基层锻炼,改变把经历当作晋升台阶的错误认识。从事业需要角度出发挑选干部,选择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实干家。在管理党员干部时既要严管也要厚爱,为敢作为的干部鼓劲撑腰,保护其积极性。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党的任务发生何种变化,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都坚持德才兼备的政治观,把对党的忠诚放在首位。培养和管理立志做大事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好干部,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对毛泽东作风上从严治党的继承

党群关系直接涉及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毛泽东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習近平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作用,他强调人民群众是党兴旺发达的根基和真正源泉。习近平指出:“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习近平同毛泽东一样,都始终坚持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强调要深入群众进行调研,结合实际科学决策。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坚持自上而下抓作风。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的作风不仅会影响个人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关系着党的威信和形象。党树立的良好作风形象也会影响全社会的社会风气,以上带下狠抓作风形成的强大社会合力能够助推社会不断进步。在新时代,习近平坚持党从中央领导和高级党员干部开始抓作风的典范,使全党全国的风气不断好转。中国共产党人狠抓作风建设的精气神,推动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四)对毛泽东制度上从严治党的继承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专门论述过党的民主集中制。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并指出:“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发扬民主不够导致的主要领导独断专行的问题,也有正确集中不够造成的领导班子软弱的问题。”他提出要充分发扬民主,实现正确集中的新的解决思路。只有不断加强民主,党内才能和谐,民主监督才能落实,以此促进党的不断发展。同时,在讲民主时也要实现正确集中。党员干部的一把手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此外,习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坚持严肃党内生活,强调党内生活既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又保障了民主集中制的贯彻。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可以提高党内生活质量,确保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习近平同毛泽东都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在任何时期都应该既能保持各级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又能使其政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习近平对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的发展

(一)明确“全面从严治党”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概念。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党员数量和质量之间产生了矛盾。提高党员质量,成为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新课题。党在各个领域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参差不齐,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组织涣散、观念薄弱等问题。必须夯实党的基础,作为党内组织的后盾,基层组织建设刻不容缓。必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我们不仅要在各个领域落实制度建设,更要注重各个细节。目前,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消极懈怠更有甚者竟逐渐背离人民群众。2014年12月,习近平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全面”二字意味着广度的增加、全面的责任和全面的要求,而从严是指深度的增加,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落实党建工作。

(二)突出政治建党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治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党的政治建设决定着党建方向,关系着党建效果。要始终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无条件践行对党忠诚的政治标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觉尊崇党章,在日常生活中深入贯彻党的指导方针。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靠讲政治保障自身的成长;要想提高自己的革命志气、纯净能力和免疫能力也要讲政治。而要真正讲好政治,就必须时刻铭记“四个意识”,不断提升政治才能。

建设好共产党的关键点在于搞好党的政治建设,这也是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全体党员必须服从党中央,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恪守党的政治纪律,确保在各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完善制度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习近平强调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居重要位置,他认为:“一个良好的从事政治的氛围,即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解决党组织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本前提。”他还强调要明确党内规矩。习近平总结了党建工作面临的多方面的难题,最严重的就是没有落实规章制度,必须关注规章的执行力度,加强执行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提升总体效能。同时,在实施规章时不能存在“开天窗”、“留暗门”的情况。纠正不执行规章、不停止禁令的问题。

结合“以德治党”、“依法治党”思想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十八大会后,党中央就十分关注党内规章的完善,提出以规制党的理念,并制定了建设目标。习近平提醒全党,有了规章制度不代表万事大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才能保证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道德法律二者相互联系,要在党内宣传二者的示范警告作用,保证所有党员都能做到敬畏法律,防止触犯底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2.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4][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1094.

[6][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153.

[8]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39.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53.

[1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创新之举[N].人民日报,2014-04-14.

作者简介

于乾(1996—),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