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美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2021-07-28许建楠
许建楠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了良好的學习习惯,在学习中也会觉得游刃有余,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做事就会井井有条,心也就不会乱。
◆关键词:初中生;美术;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一旦养成,会受益终生。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对于习惯的养成也进入了一个相对来说更关键的时期,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的培养与引导,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浅显地谈谈初中生美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准备学习用具的习惯
初中的美术课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美术课相对于其他学科需要用到的物品也比较多,学具准备齐全,这节课的学习效率也会比较高,如果学生忘记带学具,许多动手的作业便无法完成,东拼西借,不仅会使自己无法按理想中的要求按成作业,也会给他人造成麻烦,经常被打扰,创作思路和灵感可能就会被中断,影响了他人的学习效果。此外,班级纪律和课堂秩序也会因此被打乱,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会找一名有爱心负责任的小助手,美术课前一定要提醒学生带好美术用具,并让学生们把要带的物品列在记事本上。如果有的学生依然忘记的话,我会给他们安排其他的绘画练习任务,督促认真完成,下课前要及时批改。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美术课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许多学生们会认为只要能画得好就可以了,以致于不认真倾听老师讲课,自己做小动作,不按要求去做。无论是哪个学科,上课专心听讲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上课时,我会多加注意学生们是否认真听讲,如果没有认真听讲,我会采取提问、眼神提醒等方式督促他们。在备课中,我也做好了备学生的准备,上课时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他们仔细听课,运用教具,实物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利用多媒体,游戏等互动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语言亲切幽默,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还要善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用心观察习惯
美术是一门与观察密切相关的学科,它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都依赖于良好的观察能力。要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就需要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我把观察方法渗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一点一点用心进步。课上,我给学生布置明确具体的观察任务,调动学生利用感官有序观察,眼睛看,鼻子闻,手触摸,耳朵听,在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我也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地重点观察,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主次分明,层次明显,画面有重点,有创意,凸显个性,绘画时也会信心十足。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精心修改的习惯
许多学生会认为美术作业完成比较容易,画完后便完成了,其实不然,正如其他科目做完题需要检查一样,美术作业需要精心的修改,它是美术作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匆匆完成作业,很难保证作业的质量,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培养学生发现并找出作业中的问题,精心地进行修改,不断完善,直至自己满意为止,每幅好的作品都需要用心修改才能完成地更好。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和整理物品的习惯
绘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方法,作画并非像大家所想的那么简单, 只要照着物体直接画出来就好了。绘画前学生们需要观看、观察、思考、想像与动手相结合,其实,它同样需要我们调动各个感觉器官,眼、脑、手相配合才会画得更好。对于一名学习基础绘画的学生而言,一定要学会用立体的方法看对象,把握好透视关系,抓住画面的视觉焦点,看整体效果,只有经过多次练习,才能创作出较好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整理爱护美术工具。如用完剪刀要立刻收好,保护学生安全,用完马克笔要及时盖好盖子,延长物品的使用时间,避免浪费。
六、培养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
美术学习是一个连续性很强,需要得到系统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更需要持续练习以保证衔接性,否则在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很容易给以后的学习造成困难。美术学习,看似容易,实则不易,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美术学习也正是如此,练好基本功,需要大量的训练,更是对意志力的一种考验,课堂上,我尽可能鼓励学生,看到他们的进步之处,多加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培养好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习惯是在点滴小事中慢慢养成的,我想,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在平时多注意观察,勤加思考,努力找到解决学生出现问题的办法,慢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参考文献
[1]裘乐园.美术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4).
[2]王玉庆.浅谈中学生良好美术学习习惯的培养[J].青海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