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埋软岩公路隧道开挖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2021-07-28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2期
关键词:软岩钢架岩溶

张 平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36)

0 引言

公路工程项目中,隧道是通过特殊地形的重要结构形式,但受围岩特性等方面的影响,易在施工期间出现质量问题[1]。鉴于此,需以公路隧道围岩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梳理施工流程,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兼顾安全、质量、效益等多重要求。

1 工程概况

昆明(福德立交)—宜良高速公路(昆石复线)建设于云南省东南部,是区域内的重要沟通“渠道”,可连接呈贡、宜良两地,为昆明至石林的高速公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沿线地形地势复杂,桥隧比较高,隧道施工期间常遇到浅埋软弱围岩,开挖等环节的施工难度较大。

2 不良地质

2.1 岩溶

(1)分布区域。本项目沿线的碳酸盐地层较为丰富,经钻探后采集资料,确定岩溶的主要分布范围以及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岩溶分布范围及具体情况

(2)岩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对于存在溶蚀裂隙的斜坡,该处的岩石稳定性欠佳,存在较大规模的危岩体,受施工的扰动性影响,容易导致该处发生滑塌等事故,安全隐患多。在岩溶发育处施工时易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岩溶塌陷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宽,隧道的涌水突泥发生概率较高。

2.2 特殊性岩土

以软土为主,具体包含淤泥和淤泥质土两类,厚度较小,便于处理,因此不会对正常施工造成过多的干扰。

3 浅埋软岩公路隧道的开挖工艺

阳宗隧道采取的是进出口对向施工的方式,共形成12 个作业面;在徐家庄隧道工程中依然采取相同的施工方式,作业面数量为4 个。基于明挖法展开隧道明洞的施工作业,基于新奥法完成暗洞部分的施工。软弱围岩地质条件特殊,应减小开挖进尺和加强测量与控制。两隧道的正洞左右线进出口均存在一定程度的V 级围岩浅埋偏压断和断层破碎带,以实际地质情况为立足点,开挖环节的可选对象有CD(Center Diaphragm,中隔壁)法和核心土法;V 级围岩浅埋段可选方法为三台阶法和核心土法;Ⅲ级围岩为两台阶法。

遇地质条件欠佳的施工段时,以机械开挖的方式为主,特殊区域可采取小规模的浅眼松动爆破方式。洞身段分布较多的Ⅲ、IV 级围岩,该部分以光面弱爆破技术较合适,随开挖作业的推进,期间及时采取支护措施,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2]。

3.1 三台阶开挖

(1)上台阶开挖。完成拱部超前支护作业后组织开挖作业,以隧道开挖轮廓线为基准,按环向开挖的方式操作,从而形成上台阶。支护采用钢架结构,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调整数量,Ⅴ级围岩1 榀、Ⅳ级围岩2 榀;布设锁脚锚管和系统锚杆,拌制混凝土并喷射到位。

(2)中台阶开挖。每循环2 榀钢架,开挖成型后随即初喷混凝土,形成3~5 cm 的混凝土层,再架设钢架;布设锁脚锚管和系统锚杆,拌制混凝土并喷射到位。

(3)下台阶开挖。此环节施工方式与中台阶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隧道仰拱开挖。以围岩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方法,围岩稳定性较好时可采取仰拱和下台阶同步开挖的方式;遇较为松散的围岩时,出于安全层面的考虑需单独开挖。

3.2 三台阶法

(1)开挖作业以弱爆破的方式为宜,为确保施工安全,需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和装药量。

(2)对于存在超前支护的情况,应利用先前架立的钢架施作,再组织开挖。(3)适时应用锁脚小导管,目的在于维持下台阶的稳定性。(4)台阶开挖期间,单次作业长度以8~10 m 为宜,随开挖作业的持续推进,待第3 步台阶开挖后及时跟进仰拱。

(5)施工期间的细节较多,应当加强检测,根据所得数据判断施工情况,明确洞身是否具有稳定性,给支护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3]。

(6)临时仰拱应设置到位,以达到提高稳定性的效果,必要时可增设钢架,加强防护。

4 FLAC 3D 数值模拟的方法

4.1 模型建立

鉴于隧道出口V 级围岩浅埋段施工条件较为特殊的情况,将该处作为模拟对象。此处仅考虑二次衬砌的工艺参数,以此为基础创建支护结构的模型。为减小其他因素的干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做出简化操作,将其视为具有均质等厚特点的环形结构,模型总长25 m。创建摩尔-库伦模型,横断面为放射状网格,数量约700 个,纵向25 个网格,总单元量为17500 个,具体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开挖过程中隧道内部模型

4.2 模拟方法

以二次衬砌的参数为准,展开关于支护结构的建模工作,暂未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以便于模拟及分析。在开挖作业的扰动性影响下,围岩存在变形现象,此处重点考虑的是拱顶和仰拱两部分,分析各自的位移量。每完成一次开挖后随即布设位移测点。

5 数值模拟结果及具体分析

5.1 模拟结果

以三台阶法和CD 法为浅埋软岩开挖的主要施工工艺,确定各方法下各监控点的竖向位移量,具体内容见表2、表3。

表2 三台阶开挖监控点竖向位移

表3 CD 法开挖监控点竖向位移

结合表中内容展开分析: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拱顶沉降最大值的发生区域均一致,即监测点1 处,具体情况为三台阶法15.60 mm、CD 法10.40 mm,前者更大;从仰拱隆起最大值的角度来看也具有一致性,即监测点8 处,各自的结果为三台阶法18.30 mm、CD 法12.90 mm,前者更大。

5.2 结果分析及方法选择

(1)在某特定的横断面中,两种方法开挖后产生的仰拱隆起量均较大(相较于拱顶沉降)。通过与浅埋软岩隧道支护应用特点的对比分析可知,具有一致性,即符合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

(2)取先开挖区和新挖区两个区域并分别确定各自的位移量,由此求得差值。可以发现:在应用CD 法时该差值较小,而三台阶法所产生的差值较大,意味着CD 法开挖后并不会对围岩造成过多的影响,围岩可维持较稳定的状态,且支护结构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虽然后期存在变形但幅度较小。

(3)结合位移云图展开关于围岩位移衰减的分析,可知CD法所产生的衰减速度较快,围岩的后期稳定性表现较佳。

(4)在相同监测点处,应用CD 法后支护结构虽然存在竖向位移但较微弱,而三台阶法则更为明显,意味着CD 法开挖所造成的扰动性影响较小,更有利于维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5)经上述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后可知,CD 法更具可行性,经开挖后支护结构和围岩的稳定性较佳。

6 结束语

本文以浅埋软岩公路隧道为背景,通过建模的方式对CD法和三台阶法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从支护结构和围岩稳定性的角度考虑,均以CD 法更为可行,开挖期间围岩所受影响较小,支护结构也更稳定,综合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三台阶法。因此,在浅埋软岩地质环境下可以将CD 法作为优先选择对象,但在后续的工程实践中依然需视实际情况合理优化施工技术,切实提高其应用水平。

猜你喜欢

软岩钢架岩溶
穿越岩溶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中国钢架雪车队备战北京冬奥会
爆破振动影响下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隧道浅埋穿越松散破碎结构软岩设计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钢架雪车项目文化交流研究
在相同埋深条件下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结构分析
软岩中高压输水隧洞衬砌结构的分析及优化
上跨公路钢架拱桥的拆除方案选择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