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创新开发与提升路径研究——以福州市永泰县为例
2021-07-28杨旸衎
杨旸衎
(福建省产业与企业发展研究所,福建 福州350000)
“森林康养”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德国巴登·威利斯赫恩镇的森林浴基地。最初的森林康养仅包含森林浴、森林疗养等内涵,英文名为“Forest Bath”或者“Forest Therapy”[1]。进入21世纪后,森林疗养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向着森林康养层面演化。中国引入森林康养的概念相对较晚,对于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2018年2月,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定》统一了国内对于森林康养(Forest based health and wellness)的界定,即以促进大众健康和预防疾病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因子的康体保健作用,开展有助于人们放松身心,调节身体机能,促进(维持)身心健康的活动总称[2],并将森林康养产业定义为:以优质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为依托,融入旅游、休闲、医疗、运动、养生、养老、认知、体验等健康服务新理念,形成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共生的商业综合体[3]。森林康养作为集林业、休闲旅游业及健康服务业等产业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是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中国的必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人口老龄化及居民亚健康状况不断加剧,医疗保健、健体康养等愈发受到民众关注[4]。如何在注重生态环保的前提下,融合森林康养理念、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分析市场需求及大众对于康养产品的意向选择,创新开发森林康养及旅游产品,将为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建设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1 福建省森林康养发展现状
福建省森林面积806.7万hm2,森林覆盖率高达66.80%,居全国首位。截至2019年11月,福建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试验区已全部晋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00个、国家级森林乡村346个,改造提升森林公园35处、森林步道建设131 km[5];已逐步形成以福州、厦漳、龙岩三明、太姥山、武夷山为中心的五大森林旅游区,依托优异的森林环境与资源,开发森林徒步、森林瑜伽、花药浴等形式多样的森林休闲康养项目。目前福建省现有及在建的森林康养基地、度假村等以政府性和市场性经营管理模式相结合[6](见表1),依托森林公园、国有林场及国家级旅游景区等资源,结合本土文化、食品特产、地势地貌等进行中医药调理、休闲观光度假、户外森林运动、生态体验等项目的开发。虽有个别森林康养基地,如龙岩市七彩蓝田森林康养基地、安溪县安溪志闵旅游拓展基地设有以森林疗养为主题的课程项目、引入森林康养科普及山体运动等康养产品,但大部分省内森林康养基地仍停留于初、中级观光度假阶段,即以森林人家(民宿)、酒店式公寓等满足民众观光、游山玩水、餐饮娱乐等周末假期度假的需求。与国内森林康养产业相对成熟的湖南、四川、北京等省市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
表1 国内森林康养产业运营管理模式Tab.1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of domestic forest health industry
表2 福建部分森林康养基地介绍Tab.2 Introduction of forest health bases in Fujian Province
2 福建省森林康养市场需求
福建省民众虽对森林康养理念认知不足,但大众对于以森林资源为基础所开展的森林养生旅游、户外森林运动及园林科普等森林康养产品具有较高积极性。森林康养项目的吸引力因消费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差异而不同[7],分析森林康养产品的市场需求,对森林康养项目的创新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2.1 森林康养出游距离选择
据学者卢素兰[8]对福建省内消费者意向调查显示,大众倾向的森林康养出游距离集中在50~100 km或50 km以内,说明民众多倾向于近距离的森林康养出游,此类型森林康养出游地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外延服务较完善,便于长期参与;出游距离受年龄影响明显,14岁以下、65岁以上人群偏向50~100 km;15~64岁的中青年人群则偏向50 km以内,这与朱舒欣[9]等学者的调研大体一致。
2.2 森林康养出游时间及费用选择
根据卢素兰、郑群明[10]等学者的调研,省内民众多将森林康养旅游的时间定于春节、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其次是周末;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则偏好错峰出游以达到更好地体验森林康养项目的效果。虽然民众大多赞同需通过周期性的森林康养项目才能达到疗养保健效果,但对于森林康养项目的金钱花费却普遍低于如健身、瑜伽等方面的高消费,63.8%的人只愿意花费100~500元体验森林康养项目,仅有12.6%的民众愿意花费1 000元以上。因此,开发森林康养产品及项目时,应创建会员养生保健档案,稳定并拓展消费群体,培养其拥有周期性森林养生保健习惯。规划适应各消费阶层的森林康养产品,积极探讨森林康养与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对接的可能性。
2.3 森林康养产品选择
森林康养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因年龄、性别和收入水平等因素而区别。基于卢素兰、高丹丹[11]、李秀峰[12]等学者的调研,青少年及男性群体更倾向如攀岩、探险、穿越等森林健体运动项目;中老年及女性群体则偏向如森林氧吧、温泉浴、养生、药膳、疗养等静态康养项目。总体而言,大部分备受青睐的森林康养项目均依托于良好的森林资源、特色水体地貌以及配套齐全的人文景观设施;且疗养体验型、文化食宿型及露营探险型森林康养项目更受欢迎,这将成为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开发建设的发展方向。
3 永泰县森林康养创新开发路径
结合福建省森林康养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虽依托森林公园、国有林场及国家旅游景区等自然资源规划开发的康养基地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类康养基地存在如前期投入成本规模大、位置边远交通不便、功能项目分散、社区自助或半自助康养服务及设施不完善等缺陷[13],为实现森林康养产业由初、中级度假型业态向高级宜居康养型转变,不能仅依靠开发建设独立分散的远郊森林康养基地,应将森林康养理念纳入整体城市规划,发掘城市及近郊森林康养潜力,打造“森林康养+休闲度假+外延社区”环形森林康养服务圈层。本文拟以福州市永泰县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为例,规划森林康养创新开发路径,为福建省其他县市区规划开发森林康养产业提供范式。
3.1 永泰县森林康养现状
永泰县是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东邻福州闽侯、福清,西接泉州德化、三明尤溪,南连莆田涵江、仙游,北接福州闽清,其生态环境优越且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林地面积161 333.33 hm2,森林覆盖率76.8%,拥有青云山、大樟溪等多个国家级生态景区,被誉为福州后花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县辖区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内部道路体系较为齐全,交通条件便利,被评为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永泰致力于结合温泉、文化名镇名村、森林节、庄寨游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不同层级精品旅游线路,树立“永泰自然来”旅游品牌[14]。然而,现阶段永泰县政府并未将森林康养理念纳入整体城市规划中,导致城区内部缺少便于民众长期参与的森林康养项目,大部分城郊森林康养试点基地仍处于规划在建阶段,周边外延社区服务配备不齐全,无法形成环形森林康养服务圈层,进一步阻碍森林康养产业的开发及品牌的推广。
3.2 永泰县森林康养规划总思路
应基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发布的《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及福建省林业局与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省总工会、省医保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将森林康养理念融入整体规划,整合改造永泰县内城关及近郊森林公园、农家庄园、青云山、赤壁等国家4A级风景区,开发以森林康体、度假养老为核心,自然科普教育、慢生活体验为支撑,传统文化旅游、中医药养生食疗、温泉疗养等为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试点,搭建森林康养互助推广平台,最终构建以“森林康养+休闲度假+外延社区”的环形森林康养服务圈层。
3.2.1 创新开发城市与近郊森林康养产品
永泰县城关及近郊区的森林康养场地体量中等,周边吃、住、行、医疗、娱乐、交通等配套设备相对完善,以森林康养理念改造相对简易便利。因此,应在县城关及近郊区开发高质量静养、慢生活体验型的森林康养基地和产品。
联奎公园是永泰县城关内唯一以“联奎文化”为主题,集休闲、健身及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地公园,整个公园规划用地总面积33.465 km2。公园现有环山车行干道、人行登山干道、游步道等园路6 km2,木栈道1 720 m2[15]。然而公园人文景观及休闲功能区相对单一,缺乏特色体验、康体养生区规划,无法满足市民的长期康养需求。可根据森林康养理念,改造人行登山干道、游步道等现有基础设施,规划森林植被观景台、森林漫步栈道等静态康体项目;此外,规划登山、太极、瑜伽等运动型健体项目用地,配备休憩木屋、观景亭台等设施。其次,公园植被种类繁多、分区错杂,应进行规划再分区,适当引入林下种植中草药、菌类等,建设以中医药康养为主题的自然科普教育功能区,并结合“联奎文化”、联奎塔、三状元纪念祠等发展文化教育型森林康养产品,为青少年引入春游科普、暑期夏令营等服务。最后,联合公园周边商贸区配备外延康养服务产品,如森林食品药膳馆、康养培训机构等提供包括疗养保健指导培训、森林养生外延商品、养生美容药浴体验服务,在丰富民众森林康养体验的同时,提升周边地域的商贸价值。
为满足不同阶层对于森林康养产品的期待,永泰县内整体的森林康养规划还需近郊森林康养基地的配合。县内近郊适宜以“森林康养+运动+体验”理念开发的资源极其丰富,如永泰清凉镇幸福庄园、青云山4A国家景区、永泰乾景云湖溪谷森林生态旅游区等,结合永泰古镇、庄寨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发具本土特色且类型多样的近郊森林康养项目,进一步提升“永泰自然来”品牌(见图1)。以永泰县青云山国家景区为例,景区内最高海拔达1 130 m,风景区内森林资源极其丰富,负氧离子含量60 000以上,拥有极具科研教育意义的国家一级、二级、三级与省级保护植物等林木资源。利用其丰富自然资源,结合山地地形地貌,设置多元化的户外康养运动及活动场地,满足中青年群体对森林攀岩、穿越探险等运动健体需求;科学规划森林康养步道、观赏木栈道等满足老年群体、女性群体等对森林观光漫步、森林浴等康养需求;另外,青云山山林茂密,山顶区温泉资源丰富,除引入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cinale)、 三 叶 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等林下中草药种植,还可对现有御温泉规划再开发,结合中药材温泉疗养、食疗疗养课程等不同品类的中医药疗养产品,并配备不同消费层级的疗养度假屋、精品酒店、养生馆等吸引不同等级消费群体。针对青少年学生及亲子家庭群体,可开发以文化艺术型和科普教育型为主的森林康养项目,融入森林文化、突出动植物资源优势,开发具有森林艺术创作、科普研学教育、亲子交流体验等功能的森林康养产品,如生态艺术写生、森林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森林康养科普博物馆等。
图1 近郊森林康养产品规划Fig.1 Suburb forest health products planning
3.2.2 搭建森林康养产业互助推广平台
在规划开发不同类型、层级森林康养产品的同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业森林康养推广机构,由推广机构支持和指导森林康养基地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如民政部门、医疗部门、教育部门等合作,搭建森林康养互助推广平台,精确定位消费群体、宣传推广森林康养产品,提升“永泰自然来”品牌知名度。
对接民政部门、老干部活动局等,针对退休老年群体选择拥有专业老年看护、医疗急救设施、配备精品森林康体养老项目的森林康养基地合作,提升老年群体对于森林康养的理念认知,打响森林康体养老的品牌知名度。
联合各级医疗机构,在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开发初期,除配备必要的旅游、养生功能基础设施之外,还应联合专业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中心等共同验证森林疗养的方式、过程及疗养实效,并且制定专业的森林康养课程及森林康养流程;同时对森林康养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推动森林康养师、森林解说员等职业的资格认证、职业评级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荐森林康养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抑郁症等慢性病的特殊群体的康养疗效。
积极对接当地教育部门,鼓励和支持中小学、各大高校联合森林康养基地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夏令营等活动,开发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通过森林探险、攀岩等户外极限运动,培养青少年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勇于挑战自我和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
与当地旅游部门、体育部门等合作,利用森林康养基地的自然资源和配套基础设施,如滑翔草场、山地弯道体验区等,承办如铁人三项、极限运动、山地自行车环行赛等大型竞技赛事吸引特殊森林运动人群,拓宽森林康养基地的潜在发展市场。
3.2.3 建立森林康养环形服务圈层
森林康养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即形成完善的社区服务以满足大众中长期居住于林区,且满足养老、养心、康体等需求。从现有初、中级观光度假型向高级宜居康养型业态转变,需要实现“森林林区+生态景区+外延社区”的三区叠加融合,这要求永泰县逐步构建并形成“森林康养+休闲度假+外延社区”的环形康养服务圈层。在规划构建各级城郊森林康养基地的过程中,县政府应当联通相关职能部门,以林业部门为核心,配合规划布控外延服务社区区块,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如公交地铁、高速、铁路等交通线路的布控;急救医疗区建设,包括急救中心、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院、社区药房等;商贸服务区规划,包括超市、商店、商业购物一条街、地方特产市集等;基层社区中心建设,包括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快递服务点、基层金融服务中心等;商业住宅建设,包括老年公寓、商业住宅、度假别墅群等。完善的外延社区服务配备才能够实现森林康养产业的业态转变,进而助力永泰县真正打造形成集“养生休闲、康复疗养、养老宜居”为一体的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4 结语
森林康养产业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经之路。虽然福建省森林康养产业仍处于初中级发展阶段,但其拥有优质的森林资源,对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的发展和建设优势极大。本文通过对福州市永泰县森林康养产业现状的整体分析,探讨永泰县森林康养基地的创新开发路径,构建“森林康养+休闲度假+外延社区”的环形康养服务圈层,为福建省其他县市区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的规划和转型提供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