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资库存及成本管理措施初探

2021-07-27侯晨

商业文化 2021年15期
关键词:物资库存效率

侯晨

物资库存与成本管理概述

物资库存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所需各类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储存过程,一般包括入库登记、分类存储、出库核销等环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是反映企业资产运转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定量的物资库存,能够有效稳定企业原材料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对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物资库存不仅会产生仓储费用,而且会占据大量的企业资产,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与正常运营过程,近年来相关研究者提出了“零库存”物资管理的概念,即通过对企业采购过程、生产效率与产品销售策略的相互协调与精细化管理,尽量减少各类原材料、中间产品与产品的积压,最大限度地降低仓储成本、提高企业资金有效性,进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产品市场占有率。但“零库存”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在现实生产中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做到。通过物资库存管理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就是以“零库存”物资管理为目标,通过协调企业物资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来达到缩减物资库存时间,提高物资周转速度,有效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

物资库存及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对各项支出成本的分析、决策、核算与控制的科学化、系统化管理过程,主要包括成本规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与业绩评价等环节,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增产节流,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的有效性,降低企业资金风险;其次是平衡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构建更和谐的生产、运营环境;最后是强化核算作用,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物资库存是企业对生产原材料、相关设备、中间产品及成品进行储存的过程。物资库存对企业生产、运营及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保障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生产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其次,有利于提高企业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原材料与产品价格风险;另外,通过对供需市场的精准分析与把握,企业还能够通过物资库存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品利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将物资库存管理与企业成本控制相结合,是时代发展对企业物资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新要求,也是转变企业管理思想、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与运营效率、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契机与举措。

目前物资库存及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

物资采购缺乏库存管理意识

物资采购是影响企业成本的主要因素,不仅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而且会对物资库存带来直接影响。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前一般会进行信息收集与决策,但大部分企业更多考虑的是物资价格、企业生产效率与物资消耗速度,很少将物资库存也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企业物资采购缺乏库存管理意识,单纯追求较低物资采购价格和满足生产需求的物资采购量,容易导致原材料积压过多、挤压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存储空间,进而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库存管理成本。另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运营管理时也往往忽视物资库存管理工作,导致成本控制失效、运营效率难以达到预期水平等问题。物资库存管理意识的缺失,往往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高。

无效闲置物资占比较高

库存物资中无效闲置物资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物资采购方面,分散式的采购模式导致物资以不同批次、借由不同途径进入库房,不同批次设备型号不同,备份零件不通用;不同部门或不同采购人员独立采购,缺乏沟通与协调,导致重复采购的情况;各种备用零件、重复采购的物资等长期积压,形成无效闲置物资。其次是企业生产方面,由于生产部門变更设计方案、更新生产计划或出现其他突发问题,导致中间产品或某些原材料作废,占用库存空间,增加库存管理成本。另外是销售方面,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及时导致被市场淘汰,造成库存积压等。各类无效闲置物资的不断累积,导致其所占库存空间逐渐增加,严重影响物资库存管理的有效进行。

物资周转效率低

企业库存物资周转效率低也是影响物资库存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企业采购前的供需计划往往相对粗放,采购人员在面对生产消耗速度快、价格波动较大、专用性较强的物资采购时,缺乏科学有效的价格预测手段和采购量核算方法,再加上物流速度与采购批次的影响,为保障企业的生产供应,往往会刻意提前采购时间,及早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进行备货和物资存储,导致物资库存量大,整体周转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追求层出不穷,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需要不断调整生产过程,更新生产计划与设计方案,生产效率受到市场影响严重,原材料与成品的周转速度都明显降低,影响库存管理的效率与成本。

信息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供应链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大部分企业纷纷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促进企业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但在库存管理方面仍存在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问题:首先,企业物资库存的信息化管理多数只停留在出入库方面监督与库存量提醒方面,需要入库的物资仍需要人为编码,但由于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系统功能不全面等原因,不同批次入库的同一物资经常出现编号不同的现象,导致物资库存管理难以自动、高效地完成;其次,物资库存量监督与提醒是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自动提醒功能,提前在系统中设置最低提醒数量,低于设置值时平台自动发送提醒消息给设定好的管理人员,之后的物资消耗速度分析、库存成本评价与采购决策等仍需要管理人员完成,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确提高了库存管理的效率,但在企业物资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仍较为有限。

缺少专业的物资库存管理人员

首先,企业物资库存管理人员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分析能力。企业物资库存管理多是采用简单的出入库管理方式,或是借鉴同行业其他大型企业的库存管理方式,很少根据自身行业特点、企业发展战略等专门设计物资库存管理办法,企业管理者对物资库存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而库存管理人员也只是关注分配给自己的具体任务,凭个人经验安排库房的布局、实施管理操作办法。企业内部没有以企业整体运营管理的视角,从物资需求的快速响应、库存成本与产出效率的平衡等角度,对企业物资库存管理进行分析和优化,导致物资供应水平、库存管理能力、物资信息沟通与共享等工作难以得到有效重视。其次,物资库存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和整体管理理念。企业内物资采购、库存管理和产品生产与销售,都由不同的管理人员负责。库存管理人员只负责物资的出入库管理,往往缺乏成本控制、经济订货、库存控制等管理意识,几乎不会对物资采购策略、采购数量、采购时机等进行分析,这导致物资采购过程与库存管理工作的脱节,使得物资库存量一直居高不下。另外,物资库存管理人员很难引起企业领导注意,久而久之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懈怠态度,再加上物资库存管理技术难度不高、工作内容更新较慢,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思进取、但求不犯错的态度较为明显,这样的工作态度必然导致物资库存管理工作水平较低。

物资库存及成本管理有效措施分析

转变采购管理思想,强化库存管理意识

企业内部自管理者、物资采购人员至物资库存管理负责人等均应加强对管理思想的重视与理解,尤其是在物资采购环节,强化负责人员的库存管理意识培养。首先,企业将物资库存成本作为一项既定的成本内容纳入到成本控制的范围之内,参与到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之中;其次,企业对所采购物资的种类、内容、数量、时机等进行分析与计划时,应将各物资的库存周转率作为一项分析指标,参与到采购决策中来;另外,企业物资采购人员应树立成本管理思想和整体分析意识,从企业的战略发展与生产计划出发,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思维方式,对各类物资的实际消耗速率与采购、物流难度等进行分析,做出有利于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采购决策;同时,强化负责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对比分析多年物资采购與库存管理数据,对每次物资采购计划和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分析评价结果设置奖惩机制,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感。

转变闲置物资库存管理方式

闲置物资占据库存空间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企业资本,影响了企业成本与物资的周转效率,企业应重视起对闲置物资的管理,积极探寻解决办法。首先,创新闲置物资的使用方法,加强对闲置物资的处理与再利用,比如,有油气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根据闲置物资特点编制《报废管理办法》和《旧设备检测筛选技术》等,对闲置物资的处理方式、处理流程等进行规范,并聘请专家对废旧设备与闲置的备用设备及零件进行筛查、修复与报废等。其次,定期更新企业物资库存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企业闲置物资,降低物资库存整体积压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库存物资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现存各物资进入库房的时间,并从多个方面分析闲置时间较长的物资采购、库存与使用的必要性,形成科学合理的处理意见,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提高库存物资周转效率

首先,对企业生产过程与原料物资消耗速度进行系统观察,根据各原料物资补充与消耗速度,分析限制企业生产的主要原因,并借助信息化平台核算当前时段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各原料物资的安全库存量;其次,企业借助信息化平台综合分析产品市场信息,根据企业发展策略与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制定最佳的销售策略,明确产品的库存量与库存时间,并适时调整生产策略,适应企业发展;另外,优化企业物资库存的各个流程,提高物资库存管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物资周转速度和物资成本控制能力。

引入供应链思维,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引入供应链思维与管理模式,加强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供应链思维与管理模式是指将企业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产品销售的客户端相联系,企业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不再只是企业自身的运营过程,而是整个产品市场的一部分。企业将自己置身于行业所在的供应链之中,充分利用供应网络内信息共享功能,根据上下游的市场供需情况调整生产节奏,减少库存积压,提高企业库存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同时,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优化入库程序与物资编号方式,统一物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信息整合优势与自动化管理功能,提高物资库存管理效率与精准度。另外,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将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串联,使库存管理真正成为物资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一部分,企业将物资采购、物资库存、物资使用等纳入同一个信息管理模块之中,提高物资库存数据更新的及时性与灵活性,帮助库存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物资信息。

组建专业的物资库存管理队伍

现代化的物资库存管理工作并不仅是对物资的出入库进行简单管理,而是要通过对企业生产计划、生产效率、物流速度、物资市场等信息的汇总与分析,对物资库存结构、数量进行平衡,并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物资的自动化管理过程。专业的物资库存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企业生产效率与阶段生产计划,了解物资市场信息,而且要熟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操作,具备成本管理意识与技术。企业组建专业物资库存管理队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现有员工的专业能力培养,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组织专业知识讲座和开展职业开发活动等,同时定期向物资库存管理员工公示企业生产计划,帮助员工掌握物资库存管理的专业技能,熟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操作流程;二是指派管理人员或引进专业物资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物资库存管理工作,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业绩评定,分析各项管理决策的有效性,总结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物资库存管理水平。

结 语

物资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物资库存作为物资管理中可控性最强的管理工作,对企业在生产营运过程中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平衡采购、生产与销售间关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加剧,以及信息化平台、供应链管理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技术与思想的出现,物资库存管理也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尽管当前企业物资库存管理意识、采购策略、物资库存与周转、信息化建设、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同时也恰逢时代变换的关键节点,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企业应积极转变管理思路,根据自身实际探索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策略,紧紧抓住时代机遇,获取更广阔的发展。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崔红艳. 论工程项目中物资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 现代商贸工业,2020(01).

[2] 曹姝妹. A公司物资库存管理优化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2019.

[3] 张伟超. 建筑施工物资成本控制研究——以H建筑公司为例[J]. 蚌埠:安徽财经大学, 2019.

猜你喜欢

物资库存效率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救援物资
跟踪导练(一)2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