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机构健全信托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方法

2021-07-27杨震

商业文化 2021年17期
关键词:信托企业发展

杨震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金融机构内部管控能力欠缺,危机爆发时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风险管控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机构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作为金融业的支柱产业,国内的信托投资风险问题不容小觑。下面从现阶段信托投资中的作用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金融业的风险防控中的不足提出些整改建议,仅供参考。

国家信托业起源的初衷是弥补银行贷款和投资等业务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信托业务的出现,很多银行业无法开展的各项业务被迎刃而解,信托业在社会资产融合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速了金融业市场转化的步伐。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信托产业的工程也在逐步完善。除了传统资金贷款及收益之外,其业务逐步面向投资以及服务等,尤其是在现有资产和证券业务之间的转化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给社会经济的高速前进带来诸多益处。

关于金融机构信托风险和职能的概述

现阶段,金融机构中的信托业务主要是根据需求对象的现有资产,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将其委托给投资公司的一种经济业务模式。该业务是实物信托的演变和升级,是信用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操作中,金融信托需要实物作为抵押,因此本身涵盖了资产管控、财产保险、社会服务以及公益产业等作用,规模也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壮大,成为现阶段各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表面上看这种操作有资产抵押行为,具其他投资而言稳定性相对较高,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一些风险诱发因素。因此,整个活动应该加强基础运营管理,准确判断风险成因,并拿出积极的应对方案,加以有效控制。

目前金融信托业务的主要面向财务关系、资金活动和经济发展关系等层面。第一,财务管理处理。投资者就某些资产委托金融机构实施的一系列活动,受委托者辅助其完成资产的管理、投资等一系列服务于企业发展相关的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基础的信托业务。常见的有资产贷款、投资业务、代为售卖或者租赁等等相关的市场行为。第二,企业投资活动。发挥信托业务的优势,待办机构为其筹措外部投资,有效缓解企业某个阶段的资金流通不顺畅等问题。主要通过货币融通、租售业务等方面提高企业的收益。第三,经济发展关系。通过信托关系的建立,由相关的金融部门为其提供资源、建议等其他相关服务。这种模式大多是多方共同参与的经济合作模式,由金融机构完成协同交流,起到推动参与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信托业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业务管理模式问题

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从宏观上强化调控、规避和分解信托业务发展中产生的风险,不断建立健全资产方面的投资以及实际运营的整体水平。加之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金融类业务发展中的管理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信托产业的市场发展方向也日趋明确。日益多变的市场环境,推动了信托机构与银行合作模式的调整,现阶段信托机构主要宗旨为满足受托人的资金财产需求,辅助企业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与此同时,给信托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机遇,面对日益加剧的激烈竞争,信托模式亟须调整和改变,进而降低运营风险。因此,银行证监部门也在积极创新和改革,不断寻求提升自身管理以及理财综合能力的最佳模式。打破现阶段的发展瓶颈,从基础工作入手,强化从规划、立项、运营、管控等多个环节的调整,提高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发挥更大的作用。借助现阶段的信息管理优势,加强资产管理,及时纰漏各种问题和不足,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风险管理体系缺乏

从现阶段的职能部门管理来看,信托服务机构在部门责权上划分相对明确。项目执行经理应该作为主要的负责人,加强学习,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运营风险,并提出积极正确的处理建议,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建立信托服务后,相关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如果不能抓住工作重点,发展阶段前后不统一,会给风险防控工作带来严重的干扰。在信托业务开展过程中,要具备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调整战略目光,切不可盲目看重眼前利益,忽视了内部机构组建,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

金融机构健全信托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方法

推进业务转型,创新信托产品设计

诱发这些问题的因素较多,长期受传统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无法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快速转变,工作效率低,企业收益不高等问题给生产运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此外,信托机构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亟须调整。因此,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企业的创新和变革迫在眉睫。服务机构的关注点也要及时转变,不能盲目追求利润,要将目光面向市场,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打造专业化的服务企业。要虚心学习,借鉴西方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结合本国现状适度优化,最终形成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服务产业。此外,还要及时更新技术,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不断完善现有机构,加大治理力度。合理调整内部结构、提高信息曝光率、加强现场监管等等。在保护客户利益的同时,积极调整内部结构,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

搭建风险管理支持体系

风险防控措施要全面提升,从人才管理上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全面铺开人才储备计划,制定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及时调整岗位序列,完善内部绩效考核,与个人实际收益挂钩。对现有人才加强培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作战团队,提高企业凝聚力,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另外,打造优质的企业文化。通过培训的形式提高现有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听取国内外专家的指导建议,提高自身风险防范和应对的能力。在员工的分配上,要从领导层开始,强化風险防控落实,对于治理不当者严究责任。形成科学的风范防范标准,让风险意识深入人心,注意细节管理,打造优质高效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文化。

完善金融机构信托风险管理外部机制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信托行业的法律法规了解程度,提升全民对信托业务的认知度。发挥信息平台的优势,选择现代人喜好的宣传模式,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主动关注信托机构的服务产品。根据人们的理解能力,制定与之匹配的宣传计划,由易入难,逐步推进,提升宣传工作成效。宣传手段可以传统与现代管理并存,除了电视、报纸杂志外,还要发挥新兴现代化媒体的作用,拓宽宣传渠。加大曝光率,提高参与者的思想共鸣,最终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强化金融机构信托管理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企业的发展运营中,信息技术的引进极大推动了企业发展的步伐。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特征,因此在信托机构的网络信息系统构建中,还要提高防范意识,保证基础数据的完整性。根据现阶段信息技术的特点,从信息的采集、处理,整合分析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整个机构信息化发展水平。此外,还要提高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不断完善内部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客户的信息安全性和完整性。一旦信托结构的内部安全性无法满足运营的需求,被黑客恶意攻击导致信息泄露,客户的信息被盗取,安全性无法保障,加大了信托业务的运营风险。由此可见,制定系统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信息安全做好保障工作,维护信托业务的安全开展意义重大。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对内,注重现有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强安全风险防范教育,提升个人的计算机水平和问题处理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此外,管理者还要随时关注国家的政策法规,积极学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内部的安全管理。加大投资力度,引进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软件,在行业间提高资源的共享性,借助信息的力量,加强沟通和协作,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的工作能力。

加快金融机构信托人才培养

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信贷机构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加強风险治理,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专业理财服务,维护市场发展秩序,赢得用户的良好口碑。从现阶段合作中的主要问题来看,大多数机构能力缺乏,信心不足,信贷管理业务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一些机构为了寻求发展,选择与一些大型公司进行业务合作,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断壮大自身的管理团队。人才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企业要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对外挖掘行业内的高水平人才,同时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风险防范能力强的专业化团队,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赢得市场的全面认可。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开拓业务渠道,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信托机构的转型势在必行。无论如何发展,风险防范意识必不可少,为公司的转型做好全面保障工作。公司还要认真剖析现阶段的问题和不足,将管理细化,拓宽业务发展领域,吸引更多的行业优秀人才加入,扩充内部团队的战斗实力。借助新型科技的力量,不断钻研,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做好基础保障,从容应对风险,妥善处理。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风险辨识能力,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内部管理流程,进而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信托企业发展
从法律视角认识家族信托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