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管理的实践探讨

2021-07-27平淑媛

商业文化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质量企业发展

平淑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时期,正在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筑企业首当其冲,因为它对国家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外部要素的反映敏感度高。所以,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国有建筑企业管理,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挑战和机遇

对建筑企业而言,除了因政府部门的要求直接导致的停工外,还体现在人员流动受限、材料成本增加等各个方面,从而对在建工程的工期和费用产生较大影响。当然,对任何行业而言,都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挑 战

1.普工稳定性差,人工成本增加。

每个工程除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外,主要是普通施工人员。而普工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建筑项目长期停工的状态下,对普工的影响较大,如果项目匆忙也会出现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情况,造成用工短缺,从而影响施工成本。

2.建设工期压缩,工程成本增加

人员不足,导致不少项目难以按原有施工计划推进,有时候工期会无限被迫延长,有时候为了工程进度,又会尽量压缩赶工。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压缩工期,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如材料价、采购保管费、运输费、运输损耗等。特别是原材料,材料厂家也面临人工成本增长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并且停工停产会造成整个建筑材料市场供应和需求上的不平衡,由此造成材料原价上涨,无限增加工程成本。

3.市场需求萎缩,项目签约困难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加速了产业转型的步伐,因而会使传统的建筑需求出现萎缩,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新兴建筑产业还未形成规模,所以市场整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机 遇

1.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基础医疗的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如公共医疗资源短缺、物流基础发展不足、智能化公共交通枢纽建设不够、基层医疗体系还有待提高等。然而当前也是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重大机遇,这对建筑产业来说是机会,更是责任和挑战。

2.加速企业优胜劣汰进度

市场需求虽然会逐渐萎缩,但也会导致新一轮资源整合;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一些具备科技实力、规模实力的企业会迅速成长,而一些资源量少、资质薄弱的企业将会被市场逐渐淘汰,形成“强者上、弱者亡”的竞争状态。

3.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相对于传统建筑行业,新型“数字建造”和“建造数字”已成为发展趋势。“数字建造”已经掀起了以BIM为基础的建筑行业数字化浪潮;“建造数字”是指建筑本身的功能已经逐渐向万物互联的数字化空间发展。

对策建议

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既是对建筑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的“大考”,也给建筑企业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审视自己、对症下药的机会。从发展面临的短板来说,切中时弊,未来可为。

抓住营销本质,创新营销模式,大力开拓市场

目前,建筑业市场“僧多粥少”的竞争局面不断加剧,有项目则生、无项目则亡,市场营销能力在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愈发凸显。

1.扩大营销市场

面对新形势,营销工作要坚持高端市场做精做深,兼顾权衡终端市场。要多揽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含金量”的项目,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创新载体和创效平台,力求规模与效益相协调,质量与数量相统一,做大与做强相同步,推动企业行稳致远、基业长青。

2.创新营销理念

要善于“三种营销”,一是项目营销,通过高效执行、优质履约,为营销提供现场支撑;二是客户营销,强调质量为重、服务至上,培育稳定的客户群体;三是市场营销,突出战略引领、文化驱动,形成良好口碑,得“上门工程”,形成“产品如人品、现场出市场、满意即效益”的客户服务营销理念。

3.抓实区域营销

要持之以恒强化传统固有市场经营,强化守土有责意识,确保市场规模和份额,为企业发展奠定稳固基础。要到政治生态良好、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开展营销,重点攻坚大项目,慎重承接小项目。并积极融入当地政治经济、民俗文化圏,为客户、相关方提供人无我有的愉悦服务体验,做到接一个项目、树一面旗帜、交一方朋友、打一片市场,从而在区域获得主导权、话语权。

加强成本管控,推进精益管理,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要想长久富,管好项目部。项目成本管控水平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

1.求真务实抓管理

一是以高质量的项目策划和务实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为抓手,通过作业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施工机械化、生产工厂化、过程绿色化,提高项目管理精益化,不断提升所有在建项目的“均质化”管理水平,拓展高质量发展的效益空间。二是加强项目目标管理,深挖降本源泉,前期做实施工图预算,过程中做好动态成本分析,加强全专业商务优化,发挥商务管理对项目盈亏的关键性作用。

2.精打细算降成本

充分发挥项目前期策划作用,进一步健全标前成本测算评审机制,把项目效益控制体系延伸至投标经营阶段,提高一次经营创效水平。同时,按照“总量限定、费用包干”的原则,确立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主导地位,重点抓好劳务队伍管控和工序单价承包制度,严格控制验工计价程序和合同外工程量,严格控制各级管理费开支,堵塞每一个漏洞,争取每一分利润。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持续改进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流程,真正做到“优揽、细管、精算、足收”,追求效益最大化。

3.持续提升运作力

项目经理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承包方的第一责任人,可以在企业授权范围内充分行使人、财、物的权力,这要求应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政治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时间观念等基本素质。要学会“三看”:一是要“回头看”,要善于总结经验,汇聚成果,提炼升华,以利传承;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研究策略,以利改进;二是要“左右看”,就是要看准我们的参照标准,找准定位,认真对标,寻找差距,迎头赶超;三是要“向前看”,要研判形勢,未雨绸缪,先人一步,抢抓机遇。

抓好基礎管理,强化提质增效,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项目的全面实施,要抓住影响实施的关键环节,严肃项目策划的执行力,结合综合考评定期检查,并结合项目特点“量身定制”成本考核制度,总结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营利、赢利、盈利。

1.做深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能

以重大工程为载体,开展科技研发应用示范试点,加强项目工程师配备,提升项目管理团队整体技术思维和能力。同时,强化技术基础管理工作,系统论证实施策划书的科学性,结合公司实际,建立高水平标准化模板,推进技术标准化,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高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

2.做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

狠抓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控制,在保增长、提质量、促发展、控风险、增效益方面积极作为,加强对企业级、项目部的财经、财务基础的管理。并重视审计工作,更多地考虑内部机制有何问题,风险管理有何漏洞,考虑未来可能出现什么题,还要考虑如何让企业的目标能更好地实现,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让企业发展能够更健康更长久。

3.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项目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要认真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扬尘治理工作,坚决把事故排除在隐患状态,把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不断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质量,努力实现人才强企

人才是第一竞争力。要立足企业长远实际,加大推进人才体系建设,激发企业人才发展活力,使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由蓝图成为现实。

1.健全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目前,“95后”“00后”正逐渐成长为职场新生力量的主力军,普遍学历高、个性强,要用政策激励年轻人,提高自身能力,鼓励青年成长为专家型人才。并通过“岗位练兵、擂台比武、学术交流、技能切磋”等活动,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构建人才展示大舞台。

2.健全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吸收并采纳基层人员提出的培训建议,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培养岗位多面手,避免能力不足而“不能为”,用好能人、用活“差生”、驾驭“刺头”、激活变量。同时,不唯资历重业绩、不唯学历重能力,注重群众口碑和个人品质,大胆提拔重用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3.健全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

一落实薪酬待遇留人、职业发展留人、人格尊重留人的制度,以激励机制为抓手,让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力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总额分配机制,坚决贯彻以业绩为导向的公平竞争机制,精减机关部室人员总数,更加强化业绩导向,彻底打破“大锅饭”倾向,避免人员过多而造成的工作拖拉、效率低下,实现差异化。

坚持党建领航,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公司党组织三大作用,打造基层党员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生产深度融合,为完成建设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新生.疫情大考建筑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建筑,2020(06).

[2]吴桢WU Zhen.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成本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20(10).

猜你喜欢

高质量企业发展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