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节目的文化传播与创新模式
2021-07-27霍璐
霍璐
关键词 访谈节目;《十三邀》;文化传播;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104-0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媒体资源和公众注意力成为传媒产业内容生产的重要部分。网络平台自制的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独树一帜,该节目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势完成技术与内容的革新,体现出精英文化特征和社会价值。
1 传播内容从通俗娱乐到精英文化的转向
2016年,第一季《十三邀》开播,邀请13位不同领域的人物探讨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观察与反思现实境况。2020年,第五季以“亲密”为主题的在原节目形态中再次突破,豆瓣评分由第一季的8.3分逐步上升至9.2分。
访谈节目是一种传播人文关怀的综艺节目类型,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与审美水平的传播内容。以下通过拉斯菲尔德的“5W模式”,分析《十三邀》实现从通俗娱乐转向精英文化的传播策略。
1.1 传者:知识分子的人格化传播形式
节目利用人格化传播概念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所谓“人格化传播”,是指“互联网时代下节目主持人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所赋予的文化品位、思想情感、语言修养和独特的个性魅力,塑造形象、传达信息、沟通情感,使节目更具亲切感和人情味”[1]。在该节目中,主持人许知远和受邀嘉宾可以被视为是传播主体,承担着加工传播内容和塑造节目风格的作用。
许知远是一位以忧患意识和批判思维审视时代发展的作家,其强烈的个人气质与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的节目风格融为一体。许知远一改传统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惯常的客观、中立的形象,以偏见的视角和边缘化的主持风格向嘉宾发问,传播者之间的冲突和辩论促使内容更具深度和广度。约翰·菲斯克认为这是使电视节目意义多元化的一种技巧:“社会体系是由各不相同、互不平等、往往相互冲突的群体所组成,所以大众文本表現出结构上的类似性、声音和意义的多样性。正是电视的多元声音,才使它的文本与它的观众产生对话关系。”[2]
在传播主体的身上,观众时常能够看到不同见解的交锋,访谈中展现出观点的多样性引导着观众独立思考相关话题。当许知远与马东辩论时,两人表面上是“粗鄙”与“精致”文化的较量,实则是关注流量市场下艺术与商业的冲突。主持人和嘉宾同时向观众输出观点但不做刻意的引导,让观众深刻自省过度娱乐化的现象。
节目中保留了主持人和嘉宾对话时卡顿、沉默等尴尬的瞬间。在真实地呈现人物性情的过程中,无形间拉近了知识分子与观众的心理距离,相较于专业主持人熟练的临场应变能力,许知远稍显笨拙的气质是观众在主持人惯性风格的审美疲软下对屏幕背后真实性表达的追求,无疑成为节目的看点。
1.2 内容:宏观主题与个体经验融合
《十三邀》在第一至五季的节目都立足于时代背景,提炼相关主题引发观众深思,2020年12月开始播出的《十三邀》第五季聚焦“亲密”主题,片头以主持人许知远的独白方式阐述节目的立意:“中断,意味着新的开端;缓慢,未尝不是另一种速度;隔阂,令你渴望亲密”。关键词“亲密”着眼于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社交方式产生的影响,人类的沟通正在从现实世界向虚拟空间转变,隔阂是对人类社会关系的现实描写。此外,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重新审视时间和距离的含义,宏观性的“亲密”主题呼唤观众对时代变迁的深度思考。
节目每期设立单独的话题,以13位嘉宾为切片将目光聚焦到不同领域,将宏大的主题解构并具象化处理,既追踪当下热度又回应节目主题。例如,在第五季第四期许知远对话王宝强时,节目运用大量描述片场群演生活的镜头,以小人物的故事关照社会中为生活、梦想奔波的群体。一方面,通过纪录群演的生活让观众联想到王宝强的过往曾经,使其努力坚韧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传播主体从个体转向群体,观察群演职业生涯的背后当下年轻人追梦的心路历程。
该节目不以说服、教化式的口吻描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是采取理性的姿态,将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观众。
1.3 渠道:多版本与多元渠道实现双向传播
访谈节目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是实现媒介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十三邀》深谙传媒市场特性,凭借传播载体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调动观众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的参与积极性。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互联网民规模达9.4亿人,用手机上网网民高达99.2%,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人。互联网在我国已基本普及,移动端成为了当下大众使用互联网的主要方式,横版视频、竖版视频应运而生。
为针对不同载体的用户需求,《十三邀》不仅推出精编版和片段版等不同的剪辑版本,而且在公众号上发布无剪辑的完整版本,以及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传浓缩看点的短视频形式,以多种策略迎合受众碎片式收视习惯。灵活应变用户需求的服务思维使节目最大化提高传播效果,不同版本之间产生互动效果,无形中激发观众的独立思考与解读。
此外,节目一改传统访谈节目的单向传播模式,整合线上和线下两个传播渠道,与受众进行双向的传播。通过微博话题、节目公众号、单向街书店公众号为受众构建表达空间与互动平台,提高严肃主题的趣味性与受众参与度,利用网络技术打破节目的时空局限。在第五季节目正式上线前,节目在腾讯新闻、新浪微博平台开展“十三邀和他的朋友们”直播活动,主创人员与观众分享与交流节目的幕后故事、访谈心得,在开播前进行预热。许知远以作家身份出版的《十三邀》系列丛书与节目形成互补,书中对于访谈嘉宾的文字解读和对节目话题的剖析弥补了视频传播内容的局限。
节目在传播时充分体现了灵活性的特征,创新了传统访谈节目的单向传播模式,使观众真正参与到大众传播活动中。
1.4 对象:细化受众群体,实现有效传播
在多媒体的传播环境中,观众拥有更多接触信息的选择。由于观众的审美趣味众口难调,所以,细化节目受众人群、精准定位是访谈节目的文化传播策略。传统的访谈节目为扩大观众群,通常制造轻松的氛围和娱乐的内容。以谈话节目《鲁豫有约》为例,对于受众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标准宽泛,通过娱乐实现节目的商业价值。《十三邀》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以哲理与知识为核心内容,准确地定位年轻高知群体为主要受众,使观众在节目中寻求到价值共鸣①。另外,《十三邀》深谙受众人群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与兴趣点,不断深耕话题的思辨性,在传播过程中体现节目的社会担当,打破了传统访谈节目无文化内涵的局面。
1.5 效果:内容品质传递人文价值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通过媒介将信息内容传至受众,从而引起受众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达到了自己所需求的最终效果”[3]。《十三邀》的制片人朱凌卿曾表示,希望这档节目呼唤观众独立思考。当下,大众在机器的裹挟下渐渐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节目以迅速变迁的时代与个人意义为话题,从娱乐、文学、法律、政治、商业等多个领域切入,拓宽观众的知识面,从不同的人物故事中追寻真实的内心世界与人生意义。
在与主播薇娅的对话中,许知远引导观众思考物品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购物行为对人类的意义及影响。节目不仅探讨主播特殊的工作生活,更在时代背景中探讨“新宠”行业的个中滋味,以及延伸反思机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又如,在与罗翔讨论刑法时,追根溯源法律与道德的平衡问题,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讲述专业知识,赋予观众多元化的解读视角,同时具有普法功能与教育意义。
《十三邀》以有内涵的话题和真实的表达方式,全程贯穿人文主义关怀,强调时代文化、时代精神,让观众脱离低俗娱乐的节目,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体现了媒介的社会责任感。
2 节目构思与形式的跨界创新
《十三邀》致力于提高内容深度以彰显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在节目策划和制作过程中不断突破传统访谈节目的模式,在构思和形式上融入新的元素和新的方式进行跨界创新,使节目富有艺术性与观赏性。
2.1 构思创新:纪录影像嵌入访谈节目,完成主持人的身份重塑
《十三邀》以纪录片的方式增加访谈节目的叙事情节,削弱了纯对谈的枯燥性。从节目开头以采访片段或资料短片让观众认识人物,再到跟随许知远拜访受访者,最后以偏见的视角提出疑惑,带领观众对嘉宾进行全方位解读。在专访嘉宾时,为立体地呈现人物形象,融合体验式采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采访成长故友、幕后团队等相关人物。例如,对话张艺谋导演在咸阳市棉纺八厂的工友、薇娅的助理、法学专业的大学生,第三者的观点给观众提供了了解人物、思考社会现象的不同角度。
传统的访谈节目一般是在封闭的演播室进行录制,而《十三邀》的访谈场景常见于嘉宾片场、工作室、烧烤店甚至古宅门前,充分体现取景的自由性。让嘉宾获在舒适、自然的环境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同时消解了演播室正襟危坐的刻板处理。
在细节上,节目保留了主持人与嘉宾闲逛、寒暄,与拍摄团队聊天,与剪辑师沟通的过程,这些画面在节目中看似是闲笔,实则发挥着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正如戈夫曼的“拟剧论”所说,减少了“前台行为”,让观众看到更多真实的“幕后行为”[4],以真实性增强观众的亲临感。
在内容策劃方面,节目重塑主持人与被访者的身份,以许知远为主体带领观众进入嘉宾的生活进行亲身体验。第五季中,许知远不断切换身份,以群演身份在王宝强的片场体验演员的工作,以学生的身份进入罗翔的课堂,以粉丝的身份观看五条人的演唱会。许知远成为了故事的主人公,与嘉宾一起成为被观察者。节目中还加入了对许知远进行访谈的环节,让观众从许知远的视点切换回客观视点,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进行理性思考。记录体验过程的目的是为随后的人物访谈做铺垫,让观众也带着疑问和思考去观看访谈,比起直接进行访问而言,这种真实体验后的人物访谈变成了答疑解惑的过程,让受众充分发挥认知能力寻找到叙事逻辑以及话题的前因后果。
2.2 形式创新:丰富视听语言,突破传统叙事结构
由于节目极具访谈场景的开放性,因此,《十三邀》在拍摄时巧妙利用了手持摄影和不断切换的构图,以增强画面的叙事性和观众的代入感。轻微晃动的手持摄影使画面更加自然真实,让观众以主观视点进入访谈,在受邀嘉宾表达情绪时更易产生共鸣。在对话五条人乐队主唱琴仁科的片段中,编导有意识地凸显人物身份,展现市井气息与知识性的碰撞,琴仁科与许知远十分“接地气”地坐在古宅门前,两人的的物理距离极近,几乎没有隔阂,这一点又充分回应了第五季的主题“亲密”。在一分钟的对话中切换了九种不同景别、角度的镜头,这种灵活的镜头切换和碎片化剪辑不仅使画面表现力扩张,也契合着流行乐队燃燥潮流的风格。
在叙事结构中,《十三邀》突破传统访谈节目线性叙事的模式,将人物访谈碎片化剪辑到许知远了解嘉宾的过程中。这种叙事蒙太奇是将访谈内容进行“有意”剪辑组合,把单一叙事的访谈内容创造出具有纪录片质感的情节化表达[5]。此外,节目结尾通常使用“留白策略”,例如在与嘉宾罗翔的谈话中,罗翔前往洗手间,对话也戛然而止,激起观众产生好奇心理,将未解答的问题和思考的话语空间留给观众,这一形式在访谈节目也是一种新颖的尝试。
3 结语
《十三邀》将主持人许知远的个体焦虑和忧患意识变为呼唤和引导,把握住了时代脉搏,节目的成功突围预示着公众对于优质内容和文化内涵的需求,也为国产访谈节目差异化竞争提供了启示。尽力消解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鸿沟,打破文化圈层壁垒,是节目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的关键要义。
注释
①据节目收视数据显示,本科以上学历人群占70%,研究生以上学历占40%。
参考文献
[1]陈虹.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J].视听界,2006(1):46-47.
[2]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137.
[3]胡敏合,刘淑梅.从“5W”模式解析《人民的名义》的热播[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8):142-143.
[4]李超.浅析访谈类节目的创新之道:以《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8):160,232.
[5]陈成.网络自制访谈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十三邀》为例[J].视听,2018(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