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称谓词话语的表达、困境与重构

2021-07-27甘露颖

新媒体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流行语阿姨

甘露颖

关键词 话语符号;阿姨;流行语;形象嬗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63-03

“话语”这一术语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概念,作为人类表述的“话语”,其传播的范围区间跨度较大[1]。全媒体视域下,随着研究的深入,“话语”逐渐跳出语言学的框架,呈现出扩大化和开放性的特点[2]。在社会学中,“话语”是差异化社会主体的语言文化行为;在传播学中,“话语”被视作信息传播的载体。在不同学科领域的“话语”,都可以被视为人类交际的工具。

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UGC模式出现泛化特征[3]。媒介的融合让“话语”成为主体个人主义和客体自我实现的具体表现[4]。自媒体在内容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发展了话语模式,推动着话语空间的变革,构建了开放的社会话语体系。信息时代下媒体加速发展,自媒体话语传播作为网络社会传播的产物,具有互动性、主观性和趣味性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受众的语言使用行为[5]。例如“美女”“帅哥”等赞美性话语称谓与“阿姨”“大叔”等亲属性话语称谓在互联网场域中的泛化现象。当下语言学介入新媒体话语分析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自媒体话语以主观化的内容变现和交互性的传播方式,成为社会话语权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当下的社交场域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00后”的女生会被一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陌生人叫“阿姨”。大学生作为思想文化的先锋群体,这一现象不仅使20岁出头的年轻女性陷入社交的尴尬处境,也引发了大众心理反感和焦虑[6]。隨着“阿姨”亲属性称呼的社交化程度不断加深,本文以这一称呼为例,探讨此类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1 “阿姨”的初始表达

在古代,“阿姨”一词最早出现带有强烈的亲属性质,无论是《说文解字》中的“妻之女弟同出为姨”,还是《辞源》中的三个释义:母亲的姐妹、妻子的姐妹、庶母。对于“阿姨”的解释都框定在家庭的语境中,贴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7]。而随着词语的语境变迁,在《辞典修订版》中,对阿姨的解释又更加全面,在《辞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义项:与母亲年纪差不多的女子。由此观之,古意的“阿姨”并不具备现代意义的社交属性。进入现代社会,在普及度最高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阿姨”的词义得到了扩展:一是〈方〉母亲的姐妹;二是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妇女;三是对保育员或保姆的称呼。从“阿姨”类称呼的古今词义变迁中可以看出,现在仅仅保留了最原始的“称母的姐妹”的用法,而后两种用法都是依据现代用语习惯新增的。以下分别讨论这三种词义在现代社会的语意实践

1)〈方〉母亲的姐妹。“吴方言区”的最原始的用法在普通话普及地区已经不再常见,更多的是出现在江浙沪一带[8]。“阿姨”在江西地域特指母亲的妹妹,母亲的姐姐则被称作“姨妈”。但随着普通话对方言的猛烈冲击,加上传统文化在青年中的式微,“阿姨”类称呼在江浙一带的心理接受情况也不容乐观[9]。在吴语之外的地区,称呼“母亲的姐妹”有着详尽的区分。而这些称呼也依然是依附于“姨”这个字而来,但“阿姨”这个词却不被包含在内。

2)称呼跟母亲年纪差不多的妇女。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素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而随着现代社交的随意性和人际传播的便捷化,这个带有亲属性质的称呼被迁移到社交场合。在这种迁移之下,“阿姨”称呼就成了一个典例,这个本用于称呼亲属的词语被广泛用于社交场域上称呼非亲属,例如生活中的陌生人。“阿姨”的社交化用法也是当今最受争议之处,令女孩介意的“阿姨”称呼也是语出于此,这也引发年轻一代产生束缚下的叛逆行为[10]。

3)对保育员或保姆的称呼。除了社交化的用法,“阿姨”还存在于职业用语之中。例如学校食堂盛饭菜的女性工作人员会被称为“阿姨”或“大妈”,清洁工、家庭保姆、小区物业亦然。虽然汉语中已有相关的词汇来表达具体的职业,但随着交往礼仪的规范和女性地位的显著提高,“阿姨”类称呼多用于替换相关职业表达,例如“保洁阿姨”,具有本土化特征[11]。

2 “阿姨”话语变迁的困境

话语作为一种符号,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内化为一种社会行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行动本身及其所产生的意义也发生了嬗变。话语不仅只是表面上的约定俗成,在一些具有天壤之别的话语和象征物间,也可能被构建巧妙的联结。颠覆性的再创造性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现实,继而生成一种新的社会行动指令。

“阿姨”这个称呼,多带有“婆婆妈妈”“已婚妇女”“年老色衰”等男权社会下对传统女性“凝视”的色彩,不符合现代女性独立自主的形象。在“阿姨”一词越来越成为世俗观念里被社会“淘汰”的“老女人”,女性对于称谓的要求实质上也成了对以往世俗刻板印象的反抗。

随着消费主义的侵蚀和互联网传播的快速转型,商家们利用女性对于外貌和年龄的普遍焦虑,打造出诸如“青春不老”“小姐姐”等寓意美好且强势的标签[12]。女性们在其中乐此不疲,却不知自己已经陷入商家设置的营销陷阱。“阿姨”正遭受着语义变迁的危机,基于这种变迁的逆反心理,引发了与称呼阿姨的社会性对抗行为,并上升到对于女权的污名化。

不同的群体所传播和表达的话语不同,隐藏在背后的身份建构各异。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尽管可能使用同一种语言,但由于彼此仅有狭窄的共通意义空间,常常导致交流时的壁垒对立、群体冲突。“阿姨”类称呼本身是具有一定年龄差的一个称谓,现在界限却遭到模糊,一些人会被年龄相近甚至更大的人叫做“阿姨”。当此类行为引发一些啼笑皆非的反应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网络的模仿效应。无论是心理上可接受的恶搞行为,还是对于女性的恶意攻击,不同的态度分裂出不同的使用人群,在违背女性鲜明特点的同时,丰富了“阿姨”的语意实践[13]。

3 “阿姨”的使用情境的重构

由于新媒体的交互模式,一些网络称呼,如“小姐姐”“女神”等,正在挑战和冲破传统的话语体系[14]。阿姨的使用语境因其丰富的语义内涵而泛化,基于社会大众关于“阿姨”类称呼的矛盾已经变得深重,那么对社交场合中相关称谓的使用应当做出一个规范。

在韩国有着森严的语言称谓体系,韩语中对于“敬语”“平语”和“半语”有着严格的界定,使用的原则也与阶级、身份以及年龄等多个尺度挂钩。而在中国的语境下,并不存在着一套墨守成规、不可篡改的称谓体系。话语表达生活化,语言使用的接纳程度较高[15]。社会固有的认知模式很难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人们对于语言的使用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因此,综合把握“年龄尺度”和“模糊替换”原则才是应有之道。

3.1 限定年龄尺度

在现代社交场合中,阿姨多用于称呼“与母亲年纪差不多的女子”。据《婚姻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虽然法律中并没有规定女性的生育年龄,但是按照传统的婚后生育观念看,母亲的年龄在20岁以上。所以,“阿姨”类称呼使用的年龄尺度也应该在20岁以上,所以,“阿姨”类称呼的最佳年龄限定应在20至40岁。因此,被称作阿姨的“00后”女生实质上符合这一年龄区间[16]。

3.2 模糊替换称呼

对于陌生人,第一眼社交时,我们仅能简单获取外貌特征信息[17]。例如,假设A年龄为18岁,在遇到了一个实际年龄为28岁的陌生人B,因为B外表看起来像40岁,于是A礼貌地称呼她为“阿姨”,然后迅速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和排斥,甚至发生冲突。所以在此类情形下,“小姐姐”“美女”等不带有年龄揣测的模糊称谓,就能很好地避免年龄尺度的尴尬[18]。

4 “阿姨”的社会化性别建构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加速了“阿姨”一词的社会化过程,不仅是隐喻思维引发的语义泛化,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语境碰撞的结果[19]。人是社会的基础,在女性理想期待和社会性别构建的框架下,“阿姨”的社会化使用基于当今社会压力激增的背景,反映了女性对于年龄和外貌的焦虑心理[20]。过度娱乐化的“大叔”和“阿姨”同为带有性别色彩的流行话语,女性却对“阿姨”形象普遍恐慌[21]。个性化与话题化并存的时代,“老阿姨的自嘲”也体现出年轻人排解压力自我调侃的一种路径,是青年亚文化的体现[22]。消费文化裹挟着男权文化对女性身心进行双重压迫,大众女性在摆脱“阿姨”称呼的道路上不断向无法逾越的鸿沟突围,试图打破性别的刻板印象[23]。

5 结语

话语主体的权力决定了“话语”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程度。大众媒介的把关人和意见领袖作用,因为自媒体为公众赋权而被削弱。在“话语”塑造自媒体时,其意义范畴也得到了扩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话语”限制了个体的语言使用自由,但个人情感因素和主观感受也丰富了话语的使用情境,传播领域出现了典型的个人主义倾向[24]。

互联网的部落化加速了话语的变迁,开启了“话语”众生喧哗的时代[25]。同时,话语变迁中的语言暴力和游戏心态成为构建自媒体平台有序性的障碍,因此健康的“称谓”成为考量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卜嘉敏,戴蔓琳.乡村振兴语境下老年人的媒介使用偏好研究:基于对淮安市Y镇的调查[J].东南传播,2020(5):59-62.

[2]冯广圣.报业“一体化”转型模型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8(3):94-96.

[3]李越,吴斯,冯广圣.UGC视角下的网络社区内容分层管理个案研究:以站酷社区为例[J].东南传播,2019(7):121-123.

[4]杨艺,谢慧.融合传播语境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江苏盐城市A镇为例[J].东南传播,2020(7):51-52.

[5]孙梦婷,何晴,黄蓉.故宫文创的跨媒介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20(9):83-85.

[6]徐娉婷,冯菊香.大学生时尚杂志电子刊消费的心理动因与行为特征[J].东南传播,2020(9):89-92.

[7]丁月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电影女性形象塑造分析: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J].戏剧之家,2019(15):83-84.

[8]李惠敏.助力乡村文化自信:涉农纪录片的当代价值研究:以记住乡愁为例[J].东南传播,2020(6):35-37.

[9]杜彦洁.电影作品的叙事特色分析:以侯孝贤电影为例[J].汉字文化,2019(3):36-37,48.

[10]刘雯.浅析巴金小说《家》中反封建文化的体系建构[J].汉字文化,2020(15):58-59,61.

[11]丁月明.危机与转机:网络综艺节目叙事策略的优化:以《心动的信号》为例[J].戏剧之家,2019(16):222-223.

[12]丁月明.试论网络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J].东南传播,2020(5):56-58.

[13]杜彦洁.浅析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色彩运用[J].戏剧之家,2019(6):75-77.

[14]王灿.以《风味人间》为例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J].戏剧之家,2019(15):79-80.

[15]王灿,冯广圣.情感唤醒与乡村认同:从《向往的生活》看慢综艺热[J].新闻知识,2020(7):62-65.

[16]王灿.融合、精准、细化:对国产化妆品企业营销渠道设计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9,32(4):227,274.

[17]位云玲.观察类综艺节目走俏的原因探究:以《我家那闺女》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3):115,128.

[18]王灿.基于营销3.0视角的企业整合品牌传播研究:以宜家家居为例[J].东南传播,2019(5):136-138.

[19]位云玲.新闻反转的内在机理、影响及治理探究[J].新闻知识,2019(4):86-89.

[20]杜彦洁.浅析美国电影新英雄形象:以《蝙蝠侠:黑暗骑士》为例[J].大众文艺,2019(8):158.

[21]位云玲.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走红的原因探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藝术评鉴,2019(7):169-170,76.

[22]李惠敏.经营体验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特色分析:以《潮流合伙人》为例[J].汉字文化,2020(10):179-181.

[23]位云玲.法国电影《触不可及》的人物角色分析[J].汉字文化,2020(12):124-125.

[24]葛婷婷.绿色广告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研究:以L村为例[J].东南传播,2020(11):50-54.

[25]吕志文.构建与解构:“男性向”网络小说改编剧分析[J].艺海,2020(7):82-83.

猜你喜欢

流行语阿姨
加菜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让流行“流形”,让经典“永恒”
推销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80后、90后“阿姨们”的抗老秘籍
简单快乐
高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