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琼剧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2021-07-27刘红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戏曲音乐教学传统文化

刘红

[摘   要]中国传统戏曲种类繁多,形态丰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地方戏曲,有利于学生从中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育人和传承的目的。以琼剧为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通过看戏了解剧情、聊戏普及常识、唱戏感受韵味及演戏体验乐趣四大策略,有效推动戏曲进校园。

[关键词]琼剧;初中;音乐教学;传统文化;戏曲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于2017年联合出台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海南琼剧在海南文化的孕育下,将民间艺术和地方语言巧妙结合,融忠、孝、节、义的主题于通俗质朴的唱词和优美动人的唱腔中,是琼州大地上一张瑰丽的文化名片。海南琼剧进校园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地文化,感知戏曲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对此,研究者在课题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将琼剧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四大策略。

一、看戏了解剧情

看戏是指观看、欣赏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与听戏一词相通,一般指观赏庙会、戏楼、茶馆等处的戏曲表演,也泛指一切观听戏曲表演的活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剧情剪辑视频,并在音乐课上播放给学生欣赏,将所要教的唱段与整个剧情结合,或将剧照截图制作成微视频给学生讲故事,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脉络和人物情感。如琼剧《十五贯· 防鼠测字》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市井无赖娄阿鼠和高风亮节的清官况钟等人物形象。教师在导入阶段提问:“况钟是新上任的苏州知府,为何要扮成算命先生?娄阿鼠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师播放视频片断后,就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学生进行交流,并进行唱段教学。临近下课时,教师又问:“面对这样一个泼皮无赖娄阿鼠,况钟抓到真凶了吗?”

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心好奇心。通过看琼剧了解剧情,符合学生学习、欣赏戏剧的特点。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不论以学唱为主还是以欣赏为主,都可以经典唱段为轴,结合剧情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精选唱段。

二、聊戏普及常识

琼剧有精致的戏服、道具和头饰,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内容,借助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针对所学经典选段,与学生聊戏。

1.聊行当服饰装扮

教师可通过信息化手段下载《中国传统戏剧知识百科——琼剧篇》漫画微视频,与学生聊琼剧服饰。在琼剧舞台上,不同人物的形象需要通过化妆和服装来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物性格。如在教学《手拿碧桃祷告上苍》时,教师把刘金定的扮相与《张文秀》中王三姐的装扮作了对比:刘金定是皇上钦赐的御妹,为花旦装扮,头上戴着正凤,衣服上绣着凤凰,象征了她的高贵身份;而王三姐是闺门旦装扮,头上戴着斜凤,身穿颜色艳丽但以绣花为主的小姐服。这样,从装扮服饰延伸到人物性格与社会地位的差异,使学生对旦行形成了更清晰的印象。

2.聊唱词节奏特点

为方便学生学唱,教师可让学生先朗读唱词以了解内容,再划分节奏。琼剧为多声腔,音乐主要分为板类和曲牌类。在学习板类唱腔时,学生可能会用海南话朗读唱词,教师就可以聊一聊唱词的句式结构。如琼剧《秦香莲》选段中“有相爷|做主意|上前去见他”就是以“3、3、5”的字数划分朗读节奏的。这种方式既可增强学生的朗读体验,也有利于其形成准确的演唱经验。

三、唱戏感受韵味

为使琼剧真正融入音乐课堂,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从学唱中获得艺术审美体验,培养艺术兴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唱戏是参与琼剧学习的重要方式。不管是以欣赏为主还是以演唱为主的琼剧课堂教学,只有通过学唱,把握好音准并唱出韵味,才能体会其唱腔魅力。琼剧采用海南方言演唱,而海南话有八个声调,只有把字咬准、唱好并注意拖腔,才能唱出属于琼剧的韵味。此外,做功需眼随手动,要有起范儿、亮相、精气神等。教师可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学生的演唱更富表现力。如生角唱腔,韵味隽永,音调跌宕起伏,高低迂回,错落有致。在教唱《张文秀》中“不然让她走出书房”一句的“走”字时,要引导学生放慢速度并加上长拖腔来舒展演唱,才能使韵味浓郁。如果只按照谱子进行“科学”演唱,听起来就會缺失韵味。而琼剧的发声练习,可以采用学猫叫的方式来体会其咬字规韵。

经典唱段通常选自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且难度较高的作品。如果在一节常规课上以教唱完整的经典唱段为目标,往往难以实现。但是教师可以选择短小、活泼、欢快的唱段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两句进行教唱。而很多经典唱段都以第一句命名,足见第一句唱词的重要性。因此可以通过精唱第一、二句,初步体验唱腔韵味,剩下的唱段可留待下次课、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中继续学习。总之,只有鼓励学生亲自参与体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学。

四、演戏体验乐趣

通过看戏、聊戏可以了解人物,通过唱戏、演戏可以体验人物。在常规音乐课堂上的演戏,即是“做”的过程。“做”是唱、念与形体动作、脸部表情的综合,主要通过手、眼、身、法、步等舞蹈化动作来表现。如笔者在教学时带来了琼剧戏服,试穿戏服的女生化身漂亮的小仙女,跟着教师学得有模有样;男生也不甘示弱,不管是手法、脚步还是形体,也积极参与练习体验。师生个个喜笑颜开,课堂十分欢快。

在常规音乐课中学习戏曲表演的课时有限,因此对戏曲身段的学习应尽量简化,同时抓住重点,可学习“看、站、走、行礼、亮相”等最基本的戏曲表演动作,了解“眼随手动”“是指不需指”“欲左先右”等最基本的表演要求,满足学生演的欲望,意到即可。也可以在带着学生看戏、聊戏、唱戏的过程中渗透相关要领。如在教琼剧《拾玉镯》唱段时,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模仿角色喂鸡、开门等动作,并引导学生发现舞台动作与生活动作的不同,帮助学生理解戏曲中虚拟的美学特征。此外,方言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文化认同,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如学习《破天门阵你靠谁》时,从海南(定安)方言与琼剧唱腔的对比入手,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戏曲氛围;也可让学生穿上行头,与教师互动表演。学生们在学唱中感受琼剧的魅力,也体会了海南本地文化的深厚底蕴。

将琼剧融入初中音乐教学既有一定的顺序,也可相互渗透,但也不是僵化不变的。在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学情、教学内容、实际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欣赏水平,灵活地做出调整与变化,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琼剧教学。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戏曲音乐教学传统文化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