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出版创新发展的路径思考
2021-07-27毛丽娜
毛丽娜
关键词 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出版;新媒体技术;传播力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74-04
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要求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融合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在融媒体时代,“媒介的生产方式、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乃至人类的思维习惯,都将发生重大改变。编辑出版作为媒介生产、信息传播中的一环,必然受到深刻影响”[1]。
社科学术期刊是传统媒体的一种形态,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是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在引领学科发展、学术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阵地特色和功能突出[2],是定期出版文史经管、政治法律、教育心理、语言文字等社会科学类文章的学术类期刊。其受众多是从事相关研究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属于精英阅读类的小众读物。大数据、5G、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社科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其改变“全、散、小、弱”的弊病、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社科学术期刊纷纷加快媒体融合步伐,转变办刊思路,融合新旧媒体的优势,积极践行融合出版,实现从单一的纸质出版物到多媒体融合共建的富媒体转变,满足用户知识获取、智能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1 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出版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社科学术期刊在内容生产方式、呈现形式、传播渠道、服务用户等环节注重利用新技术手段,联合新媒体平台,力求刊网融合发展,然而融合深度和创新力度还有待加强。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1 多元开放的出版融合生态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国内大多数社科学术期刊虽然都已建立了从投稿、评审、编校到出版功能集成的在线采编和发布系统,但功能更完备、界面更友好的投审编修协同工作平台尚未出现;社科学术传播虽从以往单一的发行渠道转为多元的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为主的融合传播渠道,但由于技术创新和运营能力不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对知识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所提供服务的精准化程度还较低。
1.2 对新媒体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不足
很多社科学术期刊在选题策划、组稿、约稿、收稿、审稿、传播、读者反馈等环节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的能力较低[3]。在内容呈现上,多以图文为主,漫画、音频、视频较少,缺乏吸引力与趣味性,未紧跟时代潮流。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传播时,基本沿袭固有思路,仅仅简单复制、平移纸媒内容,在知识呈现、信息附加、资料补充等方面的创新性不足[4],缺少与作者、读者的有效互动。
1.3 整体影响力不强
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媒体形式为传统的文字阅读扩展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吸引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对期刊影响力起到了强劲的助推作用。但用户活跃度不高,如在期刊网站日访问量、微信订阅户数、微信公众号篇均阅读量和App下载量上,社科学术期刊所获得的关注度普遍不高,用户黏性不强,整体影响力不足。
2 制约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原因探析
在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过程中,既有政策支持、技术支撑、资源充足等方面的优势和机遇,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技术人才稀缺
目前社科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工作多由传统编辑兼职开展,而传统媒体人虽然在传统出版方面经验丰富、训练有素,但往往由于对出版转型升级、媒体融合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方法尚缺乏足够认识或由于精力有限疲于常规的编辑出版业务,而常常无法突破传统出版的窠臼。因此,在融合出版方面,国内社科学术期刊人才明显不足,尤其缺少既熟悉编辑出版流程又了解数字技术运用的复合型人才。而缺少这样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势必会影响互联网思维在社科学术期刊领域的有效运用,制约了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及多元媒体的深度融合。
2.2 资助资金匮乏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平台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媒体融合又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社科学术期刊要实现融合发展,同样需要在技术研发、内容生产、人才引进、平台运营等多个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维持和运作。由于缺少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社科学术期刊对各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更新迟缓。而社科学术期刊在网站、新媒体运营方面未实现盈利,低收益或者无收益又进一步导致资金再投入困难。
2.3 体制机制制约
在媒体融合转型升级中,社科学术期刊的创新主动性、积极性还受到传统媒体体制机制的束缚,与媒体融合所需要的积极尝试、敢于突破的创新特质有较大的差距。目前,社科学术期刊多受制于“主管、主办、出版”三级管理体制,延续着体制内的行政监管制度,实行半行政半市场化运作,内容生产、资金、技术、人才配给、经营管理等都被限制在体制内。这导致期刊的运行机制不够灵活,融合出版的政策与管理方法不够完善和滞后,制约了其高效发展。
3 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创新路径
目前,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出版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探索发展路径。现阶段,纸本发行量已呈现萎缩之势,学术用户与纸质学术期刊越来越疏离,以数字化方式阅读文献已是大势所趋[5]。2020年6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文化与科技发展深度融合,加速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消费场景的变化[6]。融合出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此,社科学术期刊必须加快融合出版步伐,创新发展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内容创新为驱动,构建多元开放的出版传播生态体系。
3.1 以内容创新为驱动,整合“出版+”资源
内容是根本,传播要靠内容来实现。无论传播格局如何变化、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优质内容才是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根本。融媒体时代社科学术期刊既要深耕内容生产,又要顺应时代要求,创造性地生产出多样化、个性化、对象化的内容产品,用全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一批导向正、品质高、影响大的融媒作品,走出“千刊一面”的发展困局。从长期来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需发挥内容优势,优化面向用户的专业化内容生产和知识服务功能,满足用户对高质量内容和服务的双重需求,建立与互联网用户的深层次的有效链接。在内容呈现方面,要避免对纸刊内容的简单平移,应尽量匹配不同终端形态和用户需求,载入相对应的融合内容,实现“新瓶装新酒”。
社科学术期刊在传播学术信息时应该充分整合“出版+”资源,积极主动谋划,使期刊发展科学精准定位,以专业化的学术水准提高核心竞争力,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一是确保稿件政治导向正确,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二是严格按照“三审三校”制度精心选择、编辑加工稿件,保证出版内容的学术性、科学性与原创性;三是分析内外资源,用好文化、学科等优势资源,整合编委会、审稿专家、作者、编辑资源,组成一个协同发力的学术共同体,集思广益,协同发力创作出高质量学术作品;四是致力打造期刊特色,紧跟时代步伐,创建期刊特色栏目品牌。社科学术期刊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自觉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明确新时代的责任使命担当,自觉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
3.2 優化融合出版业务流程
目前,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出版业务流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如选题策划、组稿、约稿采用大数据分析法,审稿、编辑借助在线采编平台等,缩短了出版周期和论文发表时滞,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融媒体时代,要践行“一种内容,多种载体,复合出版”的融合出版理念,必须重构和优化编辑出版业务流程。其一,在策划、组稿环节就要考虑内容资源的多元运用与多种载体的不同需求,除传统文字稿外,编辑还需引导和协同作者采集、创作与论文主题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全媒体素材。如《党史博采》除运作一份半月刊外,还运营着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等图文内容账号,同时还打造有西瓜视频、抖音号、视频号等媒体账号,开发出了系列短视频作品。期刊借助大型流量平台,获得了较高的关注与点赞。其二,多元编辑加工题材,除正常编辑文字稿外,还要多元编辑包括栏目特色、专家介绍、论文亮点、论文结构、读者评论、编辑总结、相关论文等内容。如《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微信推文中有对栏目特邀主持人的详细介绍及其对所组稿件的深度讲评。其三,开展特色学术活动,形成线上线下整体联动。利用微信公众号、超星域出版、OSID开放科学计划、增强出版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学术、教育、科普等活动,提升文章显示度、赋能作者、服务读者、扩大期刊学术影响力[7]。如《科技与出版》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刊发的优质论文,论文中附带有OSID开放科学二维码,读者可通过识别二维码进入开放科学计划平台,听取作者对论文创作情况的简短语音介绍,获取该刊相关论文作者的语音推荐,还可进入“作者主页”,与作者进行学术交流;推文中还附带有文章的思维导图,便于读者阅读。《现代出版》实施的“中传出版领读者”计划,邀请资深学者,开展线上的面向公众和学界的公益性学术会议,促进了经典知识的专业化讨论和大众化传播,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力。
3.3 组建创新型、适应融合出版发展的编辑团队
编辑团队是各种出版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和有力保障。面对融合出版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有益于媒体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建设,做好团队建设规划,以管理创新、体制改革作为新的动力,建立人才储备和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团队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创新型编辑团队。另一方面,要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引导团队成员具备以下新素养:首先,要紧跟时代发展,转变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技能,掌握“出版+”的思维模式。其次,要继续发挥“把关人”作用,发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智能选题、组稿、审校、推送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要发挥自身在内容把关、引领、干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8],打造出一批精品佳作。再次,要持之以恒地学习新技术,并灵活应用新技术,提升内容的拓展能力、学科研究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技术赋能的手段来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刊物影响力。
3.4 多刊联动,打造社科学术共同体
目前,大多数社科学术期刊都已利用国内外数据库平台,完成了对单篇论文的数字传播。但单打独斗式的传统学术期刊发展不利于跨地域、跨部门地整合期刊出版资源,也不利于打造和培育中国特色的社科学术共同体。为此,社科学术期刊必须树立开放和合作意识,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径。应打破办刊壁垒,多刊联动,协同出版,加入高校、研究院所、期刊学(协)会。依靠这些组织的期刊集群网站,既可以使期刊覆盖更广的受众,增强刊物的显示度,也可以与更多的行业专家建立联系,同时挖掘和培养潜力作者,借力打造和融入学术共同体,壮大刊物的审稿和作者队伍。
3.5 多渠道精准传播,提升传播力
在融媒体时代,不能把大量资源配置在无效传播、低效传播的内容产品上,要将精准传播、有效传播作为融合出版的风向标。精准传播是一种分众化传播,是以用户为核心,根据需求和偏好细分用户,将内容产品推送给特定用户的传播模式。社科学术期刊要加大对最新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服务于科研交流和学科建设。其一,可利用各种学会、专委会的微信群、学科群、会议群等社交网络,明确群体成员的研究领域,结合文章主题内容适时地向他们有针对性地推送期刊优质内容。其二,根据读者在期刊网站、微博、微信、数据库平台上留下的行为数据(如浏览、下载、转发、点赞数量),确定其研究领域、活跃程度、学术地位、研究需求等,筛选出目标群体,对其进行精细化分类分层,满足其不同需求。可把每期的目录针对性地发送给学科涉猎较广的学者,将包含新思想的文章转发给学者大咖,将综述类文章发给在读研究生和导师[9]。其三,也可与专业的高科技企业合作,如重庆非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学术期刊精准传播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助力期刊快速实现专业读者定位和传播服务。总之,要对读者进行深度的个性化挖掘,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将优质内容推送到真正需要的读者面前,提高传播效率。
总之,融媒体时代,我国社科学术期刊应顺势而为,创新融合出版模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中国价值的责任,积极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发挥学术引领者和知识服务者的作用,助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媒介融合趋势下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改革探讨[J].现代出版,2011(2):72-75.
[2]喻阳.问题与愿景: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生态暨期刊高质量发展刍议[J].中国编辑,2020(9):11-19.
[3]李静.“融”时代学术期刊发展探究[J].中国编辑,2016(2):58-62.
[4]张海生,蔡宗模,吴朝平.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历程、问题与展望[J].中国编辑,2018(1):76-82.
[5]桑海.从网刊到新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及其升级转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7(1):24-43.
[6]宗俊峰.新时代大学出版的实践逻辑与转型思路[J].现代出版,2020(5):5-10.
[7]习琲,谭华.基于轻量化转型的高职学报融合出版业务流程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7(3):68-74.
[8]张炯,吴平.人工智能时代的编辑力体系重构及生成路径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20(4):74-79.
[9]侯丽珊.科技期刊多渠道精准传播体系的构建和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5):4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