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新娘婚礼中猝死,妹妹当场顶替

2021-07-27吴阳煜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娘婚礼印度

吴阳煜

按照印度的阴历国定历,每年的5月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结婚旺季。今年的5月下旬,在印度北方邦埃塔瓦地区,发生了一桩令人匪夷所思的婚礼。

在这场起初充满欢庆气息的婚礼上,新娘苏拉比在撒落的碎花中,和新郎彼此交換戴上了花环后,就突然晕倒失去意识。苏拉比的家人打电话喊来医生,没过多久,医生就宣布苏拉比因心脏骤停死亡。

婚礼的现场新娘猝死,这原本就足够让在场的人震惊和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新娘尸骨未寒,男方和女方家人坐在一起碰头后,竟然当场就将新娘的一位妹妹许配嫁给了新郎,也就是她本来的未来姐夫。

根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苏拉比的叔叔对侄女的猝死表达了悲痛:“这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个女儿躺在一个房间里,另一个女儿的婚礼正在另一个房间里进行。”

婚礼的欢乐还没落幕,死亡的悲痛就已袭来,转眼又是下一场婚礼的举行。据印度媒体报道,苏拉比的妹妹和新郎的婚礼结束后,才举行了已故新娘的葬礼。

婚姻是人生大事,从中也可窥见社会文化渊源和流转。在这起荒诞色彩浓厚的婚礼闹剧背后,可以看出印度各地的婚俗文化,仍保有痕迹明显的传统色彩。这个“传统”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印度女性地位低下问题。可以想见,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类似的魔幻事件在印度半岛里的不同角落还会上演。

血泊中的孕妇

屋外的年轻男子满脸焦急,等候着怀孕的妻子分娩。可当婴儿啼哭的声音传出,他从接生婆那里得知是女婴的消息后,脸上欣喜兴奋的表情瞬间冻结,冷酷地把自己的女儿亲手溺死。这是2003年上演的印度电影《没有女人的国家》里的一幕剧情。

这幕剧情绝非艺术化夸张,而是对印度社会的“写实”。印度社会各界早有共识,人工干预是造成该国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根据推测,到2030年时,印度人口将突破15亿。而有数据统计表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印度人口男女比例失衡愈发突出:1961年时,印度每1000名男性约对941名女性;在2001年,与1000名男性相对的仅为933名女性;到了2018年,有些地区这一数字达到令人担忧的152:100。

全国范围的性别比例失衡加剧,具体到印度某些邦,情况则更为严重。而以选择性别为目的的人工流产,是一个重要原因。2018年时,《柳叶刀》曾发布报告估算,仅在2015一年间,全印度就有超过1500万例人工流产,其中78%是在医疗机构外进行的。

不安全堕胎无疑对该国孕妇的身体造成极大甚至致命的伤害——印度有医药界相关观察指出,全印孕妇的死亡原因中,不安全堕胎高居第三位。

在更广阔的印度农村地区,更为科学的现代避孕手段远未完全普及,遑论更加理性的生育方案。根据《柳叶刀》所估算的数据,2015年这一年,在印度4810万怀孕妇女中,大约一半都是意外怀孕。

印度女性的“生育之祸”如此严重,除了公共卫生意识缺位、传统道德观念束缚和经济原因之外,还有极具印度特色的因素。有印度当地的援助机构指出,对于那些20岁左右、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单身女性,在医院寻求帮助时经常会受到医生和院方的羞辱或骚扰。

生育和性健康话题在印度大部分地区,依然和耻辱以及禁忌划等号。更为可怖的是,由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严重,而传宗接代需求又强势存在,导致人口拐卖、对女性的暴力事件在印度成为社会顽疾。

从童婚到早夭

在1957年,印度政府统一了各地五花八门的历法,正式制定了官方历法印度国定历。国定历一年设六个季节,如上所述,5月是印度的结婚旺季,主要原因就是因为5月过后,在接下来的年内,所谓的“吉祥婚礼日期”一般都会大幅减少。这样的吉祥婚嫁日,对众多儿童新娘而言,往往意味着人生悲剧。

历史资料显示,早在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的1929年,当局就通过立法明令禁止童婚。但这个法律,起初没有任何震慑作用,后来推行过程中也是阻力重重。作为印度教曾经沿袭的旧规,直到1970年代,童婚制度仍然在印度不少邦盛行。

1978年,印度政府将男、女适婚年龄定为21、18岁,可童婚习俗仍可见于印度农村,甚至在某些邦的山区部族,每年5月的结婚旺季里,还保持着儿童集体婚礼仪式的古老传统。

根据印度相关部门的统计,2005至2006年间,超过44%的女性在16~17岁间结婚,22.6%的女性在16岁前结婚,其中包括2.6%在13岁前结婚的童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报告称,全球“儿童新娘”里,超过三分之一都来自印度,并且光在2007年一年中,就有接近2500万印度女性满18岁时,就属于已婚状态了。

按照印度教的传统教典,童婚是被赞成、提倡的婚俗行为。当10岁出头的女童到了“夫家”以后,她的命运就被完全交到其丈夫一家人手上了,因为身体过早生育的缘故,所以儿童新娘早夭事件比较常见。

居住在印度北部城市古尔冈的Bilas今年28岁。在他的经历和记忆里,童婚是自己身边确切发生的事情:“在过去,印度的童婚传统在农村地区非常盛行。我的奶奶还未成年的时候,大约12岁左右就结婚了。”

在印度许多广袤的农村地区,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成果尚未惠及当地,在急着把女儿嫁出去的父母眼里,结婚成本相对更低的童婚有了延续下去的动力。“在新德里、班加罗尔、加尔各答和孟买这样的大城市,男女平等的意识一直在被推广,女性的社会地位确实在慢慢提高。在这些大城市里,女性能获得的工作机会也更多,她们就可以自力更生,不用再依赖丈夫。”Bilas告诉看世界。

但与此同时,在印度许多贫穷的农村家庭,因为没有稳定、自主的经济来源,非常多的农村妇女终其一生不懂“自由恋爱”为何物,听由家长决定出嫁的年龄和对象;婚后也只能惟丈夫是从,不能提一点反对意见或建议。

Bilas对看世界说,“在农村并没有那么多好的工作机会,提供给女性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95%的农村女性婚后都是家庭婦女。自己想买一些小饰品什么的都要向丈夫开口拿钱。在这样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社会里,无论丈夫说得对或不对,她们基本都只会照做。”

有长期跟踪印度社会的研究者发布报告称,在印度,童婚女性更易进行三次以上的生育,生产两个孩子的间隔不到两年、多次意外怀孕、终止妊娠以及绝育的可能性也更高。

“幸福”的印度男性?

对于印度与婚姻相关的传统,Bilas还说了这么一段故事:“在以前的印度农村,比童婚更过分的还有陪葬习俗。在有的邦,丈夫去世火化后,他的妻子也要跟着火化,按照宗教的解释,这是村里的人希望这对夫妇可以到天上继续团聚。有的地方不用妻子陪葬,却要求她们在丈夫去世后终生吃素,并且一辈子只能穿白色的衣服,不能再结婚了,表示自己生活里的开心和快乐都随着丈夫的离去而消失了。”

尽管在农村地区,这些惊悚的婚俗陋习逐渐被印度政府取缔,但Bilas认为,大部分印度农村女性距离掌握婚姻自主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和埃塔瓦地区这起婚礼闹剧有些类似,Bilas以身边一位女性朋友的遭遇为例称,这名女性在和男方订婚后,她的未婚夫突然反悔,以“不想和这个女人结婚”为由,取消了婚约。但女方家庭为了遵循相关习俗,认为家中女儿订婚后若不能顺利结婚,也要立刻找另外的男性完婚,所以匆忙为其安排了新的结婚对象,并很快举行了婚礼。

不难看出,Bilas所举这个真实例子,与那起婚礼闹剧相比,只是少了新娘猝死的悲剧,而Bilas那位女性朋友无法决定自己婚姻命运的悲剧,还是那样扎眼。更为扎眼的是,造成印度女性悲剧背后的社会传统、习俗。而这些传统、习俗背后,是印度男性的“存在感”。

从印度教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印度家庭都认为,家里的男人肩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甚至觉得没有儿子的家庭是残缺、不完整的。从印度教以火葬为荣的习俗出发,在农村,这也和男尊女卑的观念牢牢绑定在一起:若死后没有儿子为其点燃火葬的柴堆,死者的灵魂则无法升入天堂。

而在另一方面,嫁妆制度在现代印度社会的沿袭,也影响着女性地位的改善。嫁妆纠纷经常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还因此迫使印度政府在1960年代推出了《反嫁妆法》。但直到如今,嫁妆制度在印度并未被真正废除,相反,不少印度富豪们的奢华婚礼排场,倒是经常登上全球各家媒体的新闻。

与东亚国家习俗几乎完全相反,在印度,女性出嫁,女方家庭要拿出比男方更加丰厚的嫁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度传统婚礼的嫁妆,也从过去的牛、首饰和一些家具,升级为更为直接的现金,甚至更为高端的汽车、别墅。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如果生出了男孩,就如同下了一颗金蛋,因为在未来有可能收获不菲的彩礼。如果生的是女孩,那基本就是与负债划等号。而且,女性出嫁所带的嫁妆彩礼越少,在夫家的地位也就越卑微。男方因对女方嫁妆不满而在婚后家暴女方,在印度社会时有发生。

“女方要给男方的嫁妆越来越好,彩电、家具、冰箱、洗衣机,我都见过用这些做嫁妆,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金首饰。有不少外国人听说之后,都跟我说,觉得印度男人很幸福。”Bilas说这些话时,语带嘲讽。

猜你喜欢

新娘婚礼印度
如果可以去印度
新娘与父亲
新娘,你很帅
结婚季 新娘美甲推荐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最高警察
多趣婚礼
印度数字
笑熬 完美新娘等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