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021-07-27谢丽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2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谢丽娜

【摘要】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存在的典型问题有:一、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多,家庭中缺乏德育,行为习惯亟需改正,价值观有偏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二、部分农村教师的教学重考试知识而轻文化,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浅层化和标签化,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缺乏,忽视本土文化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结合以上问题,本文总结日常教学经验,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在教学中联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挖掘本土文化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拓展文化内涵及对比文化差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意识;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成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可见,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学习和品格塑造的过程。

以往的英语教学过分地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新时代的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综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實践

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并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涉及以下几个步骤的演进和融合:感知中外文化知识——分析与比较;认同优秀文化——赏析与汲取;加深文化理解——认知与内化;形成文明素养——行为与表征。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大量文化内涵丰富的文本素材,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国外文化,又能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既可联系农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挖掘本土文化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也可通过拓展文化内涵及对比文化差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联系本土文化,激活已有文化知识,深挖文化内涵

广大农村地区具有浓厚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是祖国文化继承和传播的根据地。初中英语教材中,许多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挖掘、分析和比较,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案例1

以人教版英语Go for it九年级全一册Unit 2 Reading 1 Full moon Full feelings为例,该语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文段讲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月满情浓的理解以及抒发“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忽视情感教育,学生可能只是通过阅读浅层地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而无法理解中秋节更深层的情感:People wish to share love and happiness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who they love and miss.

在导入环节,笔者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请)月光姐”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又有趣的事情立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观看过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Q1.What festival is this activity about? Are you happy when you join in this activity?

Q2.What questions do people often ask “the moon sister”?

Q3.What do they wish to get from “the moon sister”?

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得出以下情感共鸣:人们经常问“月光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问题,有时也问不在身边的亲人是否如意,甚至有时问过世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是否幸福的问题。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祝愿之情。通过以上导入,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又深化了文本的思想内涵,学生很容易将已有知识与接下来对文中童话故事的理解架起一座桥梁。这既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为读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做好铺垫。学生最后体验到Full feeling的深层含意,加深了对“月满、情浓”的理解,也领略到了残缺之美,抒发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又如,笔者教九年级Unit 5 reading: Beauty in Common Things这篇阅读时,将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忠信花灯”和县级非遗“上坪织布”以及市级非遗“捏泥鸡”引入课堂,与课文中的孔明灯,剪纸和陶艺相呼应,让学生发现和体验到生活中普通事物之美,劳动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之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2.列表对比异同,拓展延伸文化内涵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商业炒作等原因导致西方节日热现象,许多年轻人崇尚并大肆宣扬西方节日而忽视中国传统节日,以庆祝西方节日为潮流。特别是农村的中学生,他们通过网络有所接触新鲜事物,但对新鲜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广,极易产生“跟风”现象。如何引导初中生正确看待西方节日和习俗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要。人教版教材中,有多篇阅读篇目涉及到国外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节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文化,更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了解中外文化异同,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重温熟悉的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传播中国文化和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