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德固本,朝乾夕惕

2021-07-27杨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2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中学生教师

杨甦

【摘要】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和父母一样,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人和摆渡者。而就塑造灵魂和品格而言,中学阶段的教师影响更大,因此,中学教师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著名的美国诗人惠特曼曾经这样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是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和父母一样,就如同惠特曼口中的“那个最初的东西”,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人和摆渡者。在孩子向前走去的路途上,家庭教育在左,学校教育在右。只有双桨齐挥,才能把孩子送到理想的彼岸。而就塑造灵魂和品格而言,中学阶段的教师影响更大。本文试图以教学体会为例,从意义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谈对中学教师加强自身师风师德建設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方家指正。

一、明德固本,如履如临

我们的先哲都对师德作出过生动的阐释。《论语》中说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司马光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而笔者认为,最精辟的,莫过于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这句话中,韩夫子明确地把“传道”摆在最前。何谓“传道”,“传授道理”也,换句话讲,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做学生行动的标杆和榜样。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一个神圣的殿堂。中学六年,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且,在当今社会,物欲充斥着人的心灵,私欲泛滥,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经受考验。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更应主动承担起塑造学生美好灵魂的责任。对此,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的一生,有三个基本错误:一、德薄而尊;第二,智慧小而大;第三,实力小而任中。”笔者认为,这三者中,德是最首要的。如果教师自身思想品德作风都出了一个问题,又怎么去充当学生的标和榜样呢?因此,教师作风的学习对每一位教师都非常重要。从教近20年,笔者时时未忘“立德树人,明德固本”这八个字,它们时刻唤起笔者的使命感、责任感。笔者对每一个教育细节、每一个教育情境都不敢轻之忽之,始终如履如临。

二、心之所归,朝乾夕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在教学中把“文以载道”的观念渗透下去?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教会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20年来,“明德固本,朝乾夕惕”这声音一直响在笔者的耳畔。笔者认为,无他,首先是抓好自身的精神建设,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教师的作风修养很重要。

1.学习——学高为师,把学习视为习惯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学习和扩展自身的知识。从进入校园开始,笔者始终相信“教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发展需要有一碗水”这一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时刻加强自己的师德教育理论知识修养。平时要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经常阅读相关媒体,掌握最新的动态和信息,学以致用,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以便随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2.参与——身正为范,捍卫师道尊严

转变行为的关键是思考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行动上有所突破。内省和慎独,是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研究方法 。内省就是自觉进行思想约束,时时检查和反思自己的言行。慎独是从不允许自己做坏事,即使没有人看着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育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加强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风险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在为人师表方面,一是要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谨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时刻注意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可以形象;二是要向优秀的老教师学习,敬业爱岗,教书育人。教师对工作的热爱和奉献不是空谈,他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缺席、不旷课、不空堂;三是要与人民群众关系和谐,与同事进行合作愉快,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是要从廉洁中来,无私奉献,不关心个人得失,保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只有身正为范,自觉捍卫师道尊严,我们才能做好学生的向导。

3.立身——师者仁心,重视潜移默化

当教师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是最难的。它要求我们从身边生活小事开始做起,注意提高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比如,升国旗,我校要求学生升国旗的瞬间面向国旗,肃穆,挺立,行注目礼。但个别教师却迟到了,从学生身边走过有说有笑,没有停下来向国旗敬礼,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身为一个教师,要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身。

此外,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要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衡有度,积极构建和谐融洽,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尽最大努力把传授知识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起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育之路,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然而,只要用心、坚持,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4.榜样——以身作则,不忘教育初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祖国发展需要通过我们的担当和奉献。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挖掘班级中那些品学兼优或在品德方面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此达到素质教育的普及。由班及校,一个学校也是如此,需要一些师德高尚、忘我奉献、兢兢业业、爱国守法的教师来激发其他同事的斗志,齐心协力推动教育事业。而这,意味着我们要勇于当“榜样”。正如李白的诗中所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风”,充分说明了“榜样”的含义。我们可以向宋书声、贺星龙、王淑芳、赵忠贤、赵桂梅等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学习他们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来诱导和激发师德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力量。

明德固本,朝乾夕惕。笔者坚信,育才先育人,只有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去捍卫教师的尊严和形象,才能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雪,杨晓敏.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中学生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