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甲老汉“捡”来一座图书馆

2021-07-27河南鲁鄄

金秋 2021年7期
关键词:旧书书籍公益

※文/河南·鲁鄄

收购旧书不畏艰辛

张晓理1955年出生于河南商丘夏邑县一个普通村子,初中毕业后,他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部队大熔炉给了他坚定的爱国信念和军旅情怀。退伍后,张晓理返回老家,由于家庭贫困,日子一直过得很窘迫。

1994年春节后,39岁的张晓理迫于生计,远赴新疆寻找机遇。来到阿克苏后,还没等他立足,自己从家带来的2000多元钱就被人骗走了。那个年代,这些钱不是个小数目。张晓理来不及伤心,就到建筑工地上打小工挣钱填饱肚子。

打工之余,张晓理顺路捡些废品,渐渐地,他发现捡拾废品竟然比打小工还挣钱。于是,他专门拾起了荒。拾荒过程,张晓理偶尔会捡来一些书籍,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张晓理租住地也没电视,只能靠读书消磨时间。

一个偶然机会,张晓理趁着卖废品空儿,在一摊旧书堆前翻翻捡捡,发现了一本让他特别感兴趣的书,他坐在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善于动脑筋思考的张晓理,此后找到了拾荒的方向,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拾荒”,开始做废品收购生意,把收购来的有价值的废报纸,旧书、物件等,分门别类,整理归档,这一干就是20多年。

除了图书、连环画、纪念奖章等物品,张晓理还很注重收藏报纸,他认为报纸是国家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见证,很多都具有收藏价值。张晓理对1960年-1989年间的《人民日报》《新疆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十分感兴趣。有一次,张晓理到一户人家收购废品,发现户主收藏着一份1973年建军节的《人民日报》,那年正好张晓理入伍,他觉得这份报纸很有纪念意义,就想买下收藏。户主仿佛看穿了张晓理的心思,说不想卖,自己想保存。张晓理翻了翻兜,把身上50块钱都拿了出来,想用这些钱买那份早已被岁月染黄的报纸,没想到户主坚持不卖。张晓理没有办法,只得扫兴而归。

张晓理对那份有特殊意义的报纸念念不忘,得不到它觉睡不好,饭吃不香。随后,他一连去了4次,从原来的50块钱,逐步加价,最后加到500块钱才把报纸买下来。同行得知他花了这么大的价钱买了份旧报,都笑张晓理傻。张晓理笑着说:“傻不傻的没关系,只要我觉得值就行!”

张晓理当过兵,受党教育多年,对伟人十分崇拜,平时酷爱收购《毛泽东选集》、毛主席像章之类的“红色”书籍及纪念品,他还记得第一次收集《毛泽东选集》的场景。

那是2002年5月的一个沙尘天,张晓理接到一个收废纸老板的电话:“我这里有两卡车《毛泽东选集》,你要不要过来选书?不然,我就直接处理了。”当时,黄沙漫漫,能见度不足100米,张晓理购书心切,和妻子从阿克苏市坐公交车赶到一师建化厂,又顶着沙尘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地方。顶着漫天黄沙,张晓理和妻子趴在书堆上挑选了2个多小时,才选了3套《毛泽东选集》。

张晓理夫妻的不畏艰辛感动了收废纸的老板,也没要他的钱。挑完书已近黄昏,张晓理夫妇没赶上回去的公交车,两人在路边等了很久,才拦了辆三轮车回到阿克苏市。回到家里,夜已经深了,张晓理看着那三套珍贵的《毛泽东选集》,兴奋得半夜才睡着。

20年捡来一座图书馆

据张晓理粗略估算,从办收购站算起,他每年用于购买各类名著、文献、书籍的钱不下四五万元,20多年投入上百万元,共购书、藏书10余万册,图片2000多张,文件1000多份,地图3000多幅,手迹200多件,历史文献2000余份。

大量收购藏书让张晓理的生活过得很拮据,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有一天,他忽然萌生想法,既然自己喜欢读书,肯定有不少人和自己有相同的爱好,何不试着卖掉一些多余的书呢?

1998年的一天,张晓理把自己多余的三大箱书籍在集市上摆了个摊,让他欣喜的是,短短一天就卖掉了一箱半,共赚了60多元钱。当时打一天工也就30元。张晓理深受启发,此后,凡是收来的书有重复就把它们卖掉,用他的话说是“以书养书。”很多“同行”知道张晓理喜欢收藏图书,收了书都会特地留着卖给他,渐渐地,张晓理的藏书越来越多。

张晓理来阿克苏前几年一直租房住,后来,他收的书出租屋装不下了,他渴望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张晓理理想中的房子最好有个院子,带院子的家符合他在河南老家的习惯。

2004年春节期间,张晓理没休息,每天蹬着三轮忙着收旧书。在阿克苏市红旗坡片区柯柯牙社区一户居民那里,张晓理打听到一个让他心动的消息,一户人家过了年将搬回内地居住,准备把他们所住的房子处理掉。张晓理找过去实地看房,看到那座房子拉着高高的院墙,两扇朱漆铁门,整个院落整洁肃穆,和豫东人家的院落没啥两样。

张晓理从外面一看院子就喜欢上了,他敲开那户人家,说明来意。主人带他看了一下,看到院内8间房屋宽敞明亮,更是中意。张晓理问了房子价格,因急于处理,房东要价不算太高,但对张晓理来说仍是一笔巨款。

张晓理恳求房东给他半个月筹款时间,他跟阿克苏的老乡、亲戚借了一些,仍不够用。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收购来的书,花了两天时间把多余的一万多本旧书拉到市场上,一次性卖掉,才凑够全部房款。

在阿克苏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家,张晓理和妻子非常开心。接下来,他花费三天工夫,把出租屋堆积的旧书搬了过来。张晓理买的院子共有八间房屋,他专门腾出四间房子用来储存书,朋友们过来参观,开玩笑地叫他“四库全书”,意思是他四个房间里都是书。

到了2013年,张晓理拥有藏书已达十万余册,这些都是他的精神财富。小时候,农村精神生活贫乏,只有看书才是最好的精神食粮,那时的学生都喜欢阅读,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买了书,大家都会排队等着借,类似现在的“预约”。现在,他拥有看不完的书,何不把它们的作用最大化,办一个图书馆,方便市民们前来阅读呢!

说干就干,办图书馆必须有书柜。张晓理手头不宽裕,他一下出售了三千本连环画,用这笔钱置办了书柜等用品。置齐用品,张晓理把他的藏书分成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网络文学、红色记忆等五个藏馆。

6万市民造访“公益图书馆”

2013年4月2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读书日”,张晓理的“晓理公益图书馆”正式开门迎客。由于是当地第一家民间公益图书馆,很多读者闻讯而来。推开朱漆铁门,院子左右4个厢房排满书柜,书籍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尤其“红色记忆”部分,让很多上了年纪的读者驻足。这里有中共先烈遗照、红色文化书报、红色连环画和中国不同阶段珍贵史料……一件件红色物件诉说着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

开馆以后,“晓理公益图书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尤其是图书馆的“红色记忆”部分颇受家长的欢迎。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红色记忆”馆里流连驻足,听张晓理给孩子们讲过去的历史。

家住红旗坡农场的黄慧香带着8岁的女儿多次前来参观,女儿平时喜欢挑食,衣服只穿新的。黄女士带女儿参观“红色记忆”时,请求张晓理给孩子多讲讲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的艰苦情景。张晓理翻开当年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的画册,给孩子讲了红军伯伯穿着草鞋、吃着炒面进行长征,天上有飞机轰炸,后面有追兵追赶的艰苦经历。黄女士的女儿听后,深受教育,改掉了吃饭挑食、穿衣追求品牌的毛病,生活方面有了很强的自立意识。

柯柯牙社区居民郑玉林老汉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他认为没有毛泽东等老一辈开创的伟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饮水不忘掘井人,致富感恩共产党。因此,郑老汉很喜欢带着孙子来“晓理公益图书馆”转转,他希望通过那里的红色书籍及红色文化藏品教育孩子。郑老汉说,“晓理公益图书馆”成了他的精神领地,几天不来总觉得少了什么似的。

能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张晓理非常欣慰。为了提高市民的阅读兴趣,他计划在阿克苏市街头游园、绿地等处设立22处图书角,在每处图书角摆放图书80余本,每周更换补充一次。同时,为了唤起市民互助意识,图书角在底层设置了图书受捐箱,专门接受市民捐赠。目前,张晓理已完成10处图书角的投放。

为了扩大“晓理公益图书馆”的影响力和利用率,张晓理还在专门时间向部队、学校、机关单位开放。部队官兵定期前来“公益图书馆”读书充电,附近学校也组织学生定期前来。为了营造图书馆的书香氛围,张晓理在图书馆内添置桌椅长凳,窗台摆放兰花等绿植,向读者提供开水。开放7年来,“晓理公益图书馆”已接待读者6万余人。

张晓理不仅收藏图书,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1998年起,他就开始创作,作品发表在阿克苏《今日库车》《龟兹诗词》《中华诗词》等刊物。如今,张晓理不仅是中华诗词学会、兵团一师阿拉尔作家协会会员,每周还要去给塔里木书画院的学生讲授古典诗词。平日里,张晓理会把古典文学和琴棋书画方面的图书免费赠送给塔里木书画院,让师生们从这些书籍中开卷有益。

张晓理已经66岁了,通过读书写作,他完成了人生的蜕变。生活虽然不富裕,但那满满几个房间的书籍让他成了世界上精神富有的人。有了这些书作伴,他的人生也过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猜你喜欢

旧书书籍公益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公益
公益
公益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公益
书籍与少年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