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对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2021-07-27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01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征象颅脑血肿

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放射科(湖北 武汉 430010)

陈鹏飞 梁 奕* 王 剑

颅脑损伤在交通事故、工矿等事故中常见,自然灾害、爆炸、坠落伤、跌倒伤等各种锐气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且多与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1]。根据受伤的部位不同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三种,三种损伤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发生,其中脑损伤最为严重[2]。受伤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以及瞳孔散大等症状,可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脑疝以及脑水肿等并发症,患者需要及时的脱水、抗感染等治疗,根据患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3]。颅脑损伤有高致残率、致死率的特点,患者未接受及时的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是患者治疗的关键[4]。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可有效对颅脑损伤进行评估,对患者的颅骨病变数量、大小、部位等情况通过影像学表现进行显示,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5]。因此,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SCT对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预后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10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3.11±7.45)岁。损伤原因:车祸伤、坠落伤占80%,其他伤为20%。其中24例颅脑骨折、25例脑挫伤、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23例硬膜外血肿、26例硬膜下血肿。患者6个月后情况评估,使用GOS评分进行评估。分为预后良好组(1~3分),预后不良组(4~5分)。预后良好71人,预后不良29人。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病理检查等都确诊为明确的颅脑外伤患者;所有患者都经MSCT检查;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会积极配合本研究;无碘试剂过敏患者。排除标准:有其他脑部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或影像学资料不完整者;年龄20岁以下者;无其他系统严重合并伤;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检查仪器选用东芝320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基线为眶耳线。扫描前准备:扫描前叮嘱患者头部不能随意晃动。患者平躺于扫描床,选取仰卧位。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扫描层厚为5mm,间距为5mm。扫描部位:选取相应的头部序列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整个头部。首先进行平扫,完成平扫后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利用CT后处理工作站,对患者轴位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将图像数据传输到PACS系统,由诊断医师针对扫描图像进行阅片和分析诊断。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及临床诊断结果为基准,对MSCT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进行比较,并对预后不同情况与CT征象(基底池情况、中线结构)相关性进行分析。基底池情况:正常,无受压变窄情况,为正常脑干环池形态;受压:存在单个或多个受压变窄的情况;消失,各池存在受压情况消失。中线结构评估:重度偏移,经过CT图像检查可见其中线结构偏移幅度>5mm;轻度偏移,经过CT图像检查可见其中线结构偏移幅度<3mm;正常,中线结构没有偏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CT检查对颅脑损伤患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基准,100例患者颅脑损伤患者中,MSCT检查出97例,检出率为97.00%,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颅脑损伤患者MS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n(%)]

2.2 不同预后情况与MSCT征象相关性分析根据GOS评分,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分别为71例、29例。预后良好患者中中位线结构、情况明显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与预后良好患者基底池情况所占比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情况与MSCT征象相关性分析[n(%)]

2.3 MSCT影像学表现在研究中24例颅脑骨折患者MSCT图像可见骨折连续性中断、移位,颅缝分离(图1~2);25例脑挫伤患者MSCT图像表现为损伤区低密度,可见散在点片状出血,有占位及萎缩表现(图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弥漫性脑水肿患者可见密度减低,小于20HU,脑沟、池及脑室变窄、消失等(图4~5);23例硬膜外血肿患者MSCT图像可见内板下局限梭性均匀密度影,占位征象以及骨折现象等(见图6);26例硬膜下血肿患者MSCT图像急性期可见均匀高密度影,新月形影,有占位征象(图7),亚急性期多为低或混杂密度影,任有占位征象(图8)。

图1 额骨多发骨折并额窦积血。图2 右侧颅骨多发骨折。图3 脑挫伤患者图像表现。图4~5 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图6 硬膜外血肿。图7 急性期硬膜下血肿。图8 亚急性其硬膜下血肿。

3 讨论

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常见重症,其病情危急、复杂多变、且并发症多,而不同程度的伤害、受伤部位的不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情况,如果患者昏迷时间超过6h后,患者在昏迷以及意识障碍的情况就会出现加重现象[6-7]。骨折、脑实质变化、各部位出现血肿等是颅脑损伤对患者的主要影响,在患者出现脑实质变化后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救治,会导致患者颅内压升高,出现脑水肿以及脑实质坏死等严重情况,导致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升高[8-9]。因此寻找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以及治疗后的预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10]。

传统的CT在对颅脑损伤的诊断中,由于颅骨的特点对于颅脑骨折以及脑组织损伤诊断存在着局限性,当患者病灶小、病灶部位在颅骨顶部和底部较为隐蔽的位置时,传统CT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现象,耽误患者病情,影响患者预后[11]。随着MSCT的逐渐应用,其有着比传统CT更为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功能,成像效果更佳,可对患者颅脑组织细小病变通过不同窗位和窗宽进行全面观察,对于病变径线可进行准确的测量,有效地提高了诊断速度以及确诊率[12]。而其三维成像功能,可将患者骨折类型及程度进行直观的显示,对于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3]。在传统CT无法检出的颅顶和较深的颅底部位,MSCT可将其清晰地显示出来,弥补了传统CT的缺陷,减少了误诊的可能[14]。因此,在患者出现颅脑损伤时,需进行明确的诊断,MSCT可为首选方法。而对于骨折、出血性、血肿颅脑损伤患者,MSCT扫描检出率高,可为对此种急性创伤争取救治时间,对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15]。在本研究中,以病理检查为基础,可见100例患者颅脑损伤患者中,MSCT检查出97例,检出率为9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SCT检查检出率高。需要注意的是在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治疗时,需要在3h内进行MSCT检查,确定患者病情,对于MSCT检查阴性患者也需进行复查,以免漏诊和误诊。在此次研究中,将不同预后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之间相关性分析可知,预后良好患者的中位线结构、情况明显优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预后不良患者与预后良好患者基底池情况所占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通过MSCT检查,对其相关征象进行观察可对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信息。

综上所述,MSCT对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为临床治疗实行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征象颅脑血肿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