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在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中适用性探析
2021-07-26宋丹米欣刘晓龙周雨宁李三喜
宋丹,米欣,刘晓龙,周雨宁,李三喜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70)
近年来,高校用水量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影响下逐年攀升,水资源短缺问题却并未解决。从2001年我国开始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1]至今,我国节水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仍存在用水量相对较大和用水效率偏低的问题,成为影响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2020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2]提出调动社会资本和专业技术力量参与高校节水工作,将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引入节水型高校创建中。
1 研究背景及适用性分析
1.1 高校开展节水工作的制度进程
我国一直积极鼓励学校开展高校节水工作,“节水”一词频繁在教育部和住建部先后出台的一系列的通知、导则和文件中出现,如图1所示。直至2019年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高校”,标志高校节水工作进入新阶段。
图1 高校节水工作的制度进程
1.2 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问题
虽然在2019年之前国家并未明确提出节水型高校,但是高校节水工作一直贯穿于节能、节约型校园建设、绿色校园建设等工作中。如2006年,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本市教育系统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后〔2006〕8号)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节约用水作为节能降耗的重要工作,认真落实节水措施,要主动会同计划用水部门开展水平衡测试”;同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实施意见》(京教勤〔2006〕8号)指出“加强用水管理,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节水龙头等节能设备,加强对用水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及时制止用水的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等等。各地方政府也通过下达创建节水型学校通知、建立省级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等方式持续关注高校节水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2007年颁布《关于开展节水型学校(校区)试点创建活动的通知》(沪水务〔2007〕375号);2010年,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水利厅联合发出《关于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高校依照《江西省节水型高校考评标准(试行)》组织自查。除此之外,各高校也一直进行节水改造,目前高校仍是节水器具和节水科技的推广使用等方面的先锋,这些都为我国推广创建节水型高校提供了稳步、持续和坚实的基础。2019年,我国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高校后,各地政府和各高校在前期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模式,如高校合同节水模式等,各高校开展节水型高校建设呈现良好态势。只有政策制度保障、政府社会协助、高校师生投入、技术创新支撑才能更好地建设节水型高校。但是也必须看到的是,目前《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高校合同节水项目实施导则》等相关标准规范虽已颁布,其中内容仍较为宽泛模糊,难以为高校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高校落实实施时存在很多困惑;节水型高校建设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高校和社会对节水工作的重视还不够深入、节水工作的决心不够坚定、节水工作的目的不够明确。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的开展。
1.3 合同节水模式在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中的适用性分析
通过市场化合作机制,拓宽节水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和技术力量积极参与节水,实现用水单位和第三方服务机构互利共赢是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高校采用合同节水模式既是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的具体措施,又能够以点带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还实现了良性循环,在校企间形成联动。
1.3.1 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
高校实施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践行节水优先、两手发力的重要举措[3]。高校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以往完全依靠政府推动情况下,高校开展节水工作的积极性较低。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使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性节水工作,实现了从单一的政府推动向市场和政府两手发力推动的转变,充分利用市场资本解决高校节水建造或改造中存在的资金和技术问题,降低高校应承担的风险,调动了高校用节水改造的积极性,助推节水型高校的建设。
1.3.2 以点带面,示范引领
高校实施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能够以点带面,引领节水行业发展。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一种创新的节水管理模式,高校理应做节水模式探索的排头兵,形成一批示范试点,探索出可复制、灵活多变和易推广的合同节水模式,既为其他高校建设节水型高校提供模式,也为其他行业实施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提供参考。高校也是育才之地,培养高校师生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用水习惯及节水行为,不仅能形成以身作则的节水氛围,有利于建设节水型高校,还能辐射影响周边人群,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1.3.3 良性循环,形成联动
高校实施合同节水能够在市场、高校和企业间形成一种积极的良性循环,推动节水工作的发展。节水工作涉及方面广,水资源所具备的公益属性等特点不利于节水工作的开展。而合同节水模式则发挥专业化的节水服务公司资金和技术优势,符合市场、高校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从市场层面看,高校巨大节水潜力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市场导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节水型高校创建,增强经济活力;从高校层面看,节水能够带来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均有利于学校自身发展;从社会层面看,提高了用水效率,赋予水资源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高校是创新之地,可发挥其自身科学研究的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甚至可实现交叉学科的联合研究、高素质节水人才的培养和节水创新体系的建设;企业可利用其市场经验,与高校紧密合作,及时反映产品和技术存在问题,加快节水创新体系建设和节水技术产品研发升级,加速节水科技成果市场化,形成校企联动的节水产学研体系。
2 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创建节水型高校的案例分析
笔者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介绍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建设节水型高校时的一些体会。
2.1 开展概况
从2019年2月开始,沈阳工业大学决定抓住国家“节水优先”机遇,探索利用社会资本形式即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推进学校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至2020年8月14日,通过第三次公开招标确定1家江苏企业为中标单位。
2.2 主要体会
2.2.1 领导重视,大力推动
省级水利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动,是学校开展合同节水的重要动力来源。2019年3月,辽宁省水利厅、辽宁省节水办将该校列为首家合同节水试点高校。同年7月,国家节水办领导到学校现场调研指导合同节水工作开展情况;10月,再次专程来辽宁省督促高校合同节水工作,并详细询问了沈阳工业大学合同节水工作进展情况。上级主管部门重视高校节水模式探索,增强了学校改革探索的动力。
2.2.2 广泛调研,各方发力
学校坚持开门问策、各地调研,以期建立完善的高校合同节水模式。从2019年7月起,学校主管副校长多次带领相关人员赴上海节水设备生产企业、赴北京水利部综合事务管理局(北京中水新华灌排技术有限公司)、赴鲁东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地进行调研。
主管部门实地调研,帮助学校确定了方案的基本框架,助力节水型高校建设。2019年8月,水利部、教育部相关部门到学校对节约用水工作进行实地联合调研,将学校合同节水改造项目列为“教育部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同年9月,水利部综合事务管理局再次到学校对节约用水工作进行实地调研。
2.2.3 科学决策,合理规划
2019年,水利部、教育部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4]。学校认真研读通知精神,按照其要求开展高校节水工作,积极创建节水型高校。同年9月下旬,经过前期多次实地调研和论证,依据《高校合同节水项目实施导则》和《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2项标准,在水利部综合事务管理局专家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了《沈阳工业大学节水型高校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辽宁省水利厅、辽宁省教育厅相关工作人员对《实施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多次沟通研究推进以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的具体工作。
2.3 主要难点及对策
2.3.1 制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问题在《沈阳工业大学节水型高校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制定完成后显露出来,险些成为项目推进的死结。项目潜在实施单位坚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再推进后续工作,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费用(约占项目总金额的3%)并未列入学校预算,同时也违背项目费用全部来自节水收益的初衷。由于多次沟通未果,加之疫情影响,致使项目进度推迟半年以上。所以,上级主管部门协助沟通,出台《节水型高校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导则》等文件,可以为后续学校开展高校合同节水工作节约大量沟通成本,提高高校开展节水工作的积极性。
2.3.2 始终保持节水初心
考虑到整体效果,学校在初期方案设计时追求大而全,加入了主环路易涝点治理及人工湖中水回用设施改造、经营商户远程收费、人工湖实时监控等项目作为必需建设的项目,这偏离了节水初心,影响了前两次的招标结果。后学校围绕节水初心确定项目方案,终在第三次招标中完成招标工作。所以,回归节水初心是高校合同节水能够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也是高校开展节水工作、建设节水型高校时要时刻牢记的要点。
3 结语
节水型高校建设是落实绿色、创新发展理念,践行十六字治水方针的具体举措[5]。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提出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破解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中存在的“断点”和“堵点”,为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不论是探索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还是建设节水型高校,高校应始终不忘节水初心,研究和创新高校的节水措施,打破现有节水局面,发挥高校节水标杆作用,带动全社会持久、自觉开展节水行动。同时,水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高校进行节水模式创新,指导服务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帮助解决合同节水管理试点和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动节水型高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