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东台新植大棚西瓜优质耕作层快速构建技术

2021-07-26苏生平

中国蔬菜 2021年7期
关键词:东台田块园地

苏生平

(东台市绿肴蔬菜研究所,江苏东台 224200)

江苏东台西瓜新植大棚园地多为一般粮田,耕作层生产水平低,供肥水平和供肥强度不足,实践证明采取添加优质全能肥料等措施可实现优质耕作层快速构建。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东台利用沿海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春提早西瓜栽培,目前西瓜种植规模达2万hm2(30万亩),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东台地区西瓜种植主要采取瓜粮轮作,一年一换茬的模式。西瓜生长要求土壤耕作层深厚,但新植大棚园地多为一般粮田,存在耕作层浅、土壤理化性质相对较差、有机质含量低、容重高等问题,导致供肥水平低,供肥强度不足,影响西瓜生产和农民收益。快速构建优质耕作层是实现大棚西瓜优质高产的保证,因此笔者总结出一套新植大棚西瓜优质耕作层快速构建技术,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瓜苗长势稳键,抗病性强,增产显著,西瓜品质明显提高。

1 东台西瓜新植大棚优质耕作层快速构建的基本条件

1.1 新植大棚耕作层的生产基础

1.1.1 土传病虫害基数低 东台西瓜新植大棚园地前茬多为水稻—小麦轮作,一般在近5年内未种植过瓜类作物,因此西甜瓜易发生的枯萎病、黄守瓜等土传病虫害,以及藜、苋、凹头苋等常见草害较少。

1.1.2 土壤养分相对平衡 新植大棚园地一般选在苏北沿海垦区,成土时间虽短,但经过多年水稻—小麦或玉米—小麦等轮作种植,结合持续秸秆还田和深耕改土,土壤耕作层具有一定肥力,土壤养分相对平衡,无缺素现象(表1)。

表1 新植大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与肥力状况

1.1.3 园地环境条件较好 新植大棚选址前,一般先对在田作物进行实地考察,主要考量交通是否方便,排灌水是否便利、土壤肥力是否达标,盐碱度是否适宜等,尤其是对地块的平整性有严格要求。因此,经过严格选择的新植大棚园地环境条件相对较好,土壤耕作层有一定的肥力基础。

1.2 新植大棚耕作层存在问题

1.2.1 土壤理化性质相对较差 东台沿海垦区成土时间短,仅50~800年,自然耕作层厚度仅2~5 cm,尽管经过多年开垦、种植绿肥和实施粮(玉米、水稻)—粮(小麦)连作等种植方式,或形成了与下伏层区分明显的剖面结构,但土表耕作层厚度只有10~15 cm,且团粒结构差,孔隙度小,容易板结;沿海瓜田地下水矿化度高,易随土壤毛细管上升而呈现盐分表聚;同时土壤中水分含量高,通气不畅,耕作层水气不协调,比热大,早春温度提升慢,西瓜种植后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往往出现生长前期僵苗滞长,甚至死苗现象;而伸蔓期以后植株又易徒长,营养生长过旺,不易坐瓜。

1.2.2 根际土壤供肥能力和强度相对不足 西瓜根系分布浅且密集,须根发达,对养分需求量大,要求土壤耕作层深厚(20~30 cm)、透气性好、不易板结。但新植大棚的前茬作物一般都经过长期免耕或少耕(水稻、玉米、小麦均直播),这类田块有明显的犁底层,耕作层浅薄,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偏低,一般表现为耕作层基础供肥能力与供肥强度相对不足。

1.2.3 新植大棚存在潜在病虫草害和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 新植大棚园地生态系统改变较大,存在潜在的病虫草害、药害和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主要原因:一是前后茬口种植模式不同,对农药尤其是除草剂选择要求不同;二是新植大棚经深耕打破了原有犁底层,土壤盐分不断上移,加之大棚长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土壤无雨水或灌溉水冲洗而迅速形成盐分表聚;三是长期露地栽培条件下的生态系统转换成设施栽培后,受高温高湿环境影响,病虫草害及根际微生物将产生新的适应类型。

2 东台西瓜新植大棚优质耕作层快速构建的关键技术与做法

曲成闯等(2018)研究表明,激发式快速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做法可以快速完成一般粮田耕作层向优质设施园艺产地转化。即运用新型农机具、理化方法和新型肥料等,经过1~2个月的工程建设,在瓜苗定植前完成设施园艺产地耕作层的构建。借鉴他们的做法,笔者通过调研、土壤诊断、采用水肥一体化运筹技术等措施,总结出一套东台西瓜新植大棚优质耕作层快速构建的关键技术。新植大棚土壤改良后理化性质与供肥状况如表2所示。

2.1 提前深入田间调查,摸清新植大棚园地的耕层土壤理化性质 通过实地踏田查看在田前茬作物长势,探测土壤耕层剖面,走访近年生产农情、取样送检、和相关专家研讨,尽量掌握一手种植资料,并为选租到具有优质耕作层的好田和编制新植大棚优质耕作层轻简快速构建技术方案做好准备。具体措施:一是提前与候选田的田主沟通,了解拟租田块概况,查阅相关资料;二是在前茬收获前实地踏田察看,了解前茬作物长势和耕层土壤状况,在拟选田中抽取土样送检;三是咨询相关专家研讨肥水运筹方案。

2.2 优先选租地势平坦的高产粮田 东台地区粮田类型主要有3种,第一类为上等田,第二类为普通家庭农场田,第三类为一般的一家一户连片种植稻麦两茬粮田。新植大棚优先选租地势平坦的高产粮田。

2.2.1 上等田 应选择长期坚持稻(玉米)麦秸秆深耕还田以及灌溉沼液的大中型农场高产农田,这类农田秸秆还田至少在20年以上,灌溉沼液至少在5年以上,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可直接利用,但租金一般比普通农户农田高1.5~2.0倍,因目前该类型粮田资源有限,需保护性开发利用。

2.2.2 普通家庭农场田 该类型粮田秸秆还田至少在6~10年,虽没有灌溉沼液,但经近几年改良,稻麦两茬产量可达1 t以上,这类田块没有明显的盐碱化,耕作层剖面草质较多,耕层厚度一般在20 cm左右。

2.2.3 一般的一家一户连片种植稻麦两茬粮田 该类田肥力不够均衡,但连续种植稻麦也达到5年以上,且是连年秸秆全量还田,剖面耕作层较浅,有些地块的前茬秸秆甚至没有完全腐烂。经走访调查,这类田块的稻麦两茬产量也能达到1 t左右,且改造后能做到灌溉排水两便,作为西瓜新植大棚用地需提前2~3个月进行改良。

2.3 早深耕早施底肥,抢早实施耕作层转换作业 第一类田块耕作层一般在30 cm以上,有机质含量在2.0%~3.0%之间,和一般农田相比,其速效氮含量高出40%以上,速效钾含量高出70%~100%,速效磷含量高出50%~60%,通气性好,保水保肥性强,无需实施耕作层工程转换,适度耕翻,并每667 m2底施45%硫酸钾复合肥(N-P-K为15-15-15,下同)50 kg即可使用。

第二类田块的耕作层一般在20 cm左右,有机质含量在1.5%~2.0%,氮磷钾养分比较充足,但与优质高产栽培要求相比需进一步改造。至少提前30 d(天),每667 m2施亲土一号(山东亲土一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N-P-K为20-20-20,下同)等全元生物有机肥50~80 kg+土壤调理剂(总氮≥12%,有机质≥15%,总碳≥30%)5~10 kg或蚯蚓粪1~2 t。先取1/2肥料在接田深耕时随秸秆(全量还田)耕翻入土,剩余的1/2肥料在做畦时施于瓜行下方,底肥施完后将瓜畦做成2个小高畦,畦高0.5 m,畦宽3 m,滴灌浇足底水,采用双层膜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覆盖的多层栽培模式(注意地膜下土壤湿度保持在80%以上,地膜下温度保持在20 ℃以上)。做畦及大棚建造均应确保在深耕作业30 d(天)后进行,瓜苗定植应在大棚封闭后30 d(天)进行。

第三类田块是由零星田块组成,需要踏田调查,最好取样检测分析耕作层理化性质,然后采取填优补劣措施。由于多种植的是晚春西瓜,新田接手后等苗时间较长,可就势建园,或采用激光整平机整平地面,每667 m2机械撒施商品有机肥(如有蚯蚓粪肥更好)250~400 kg,深耕入土后上水淹灌,平铺地膜闷30 d(天)以上,放水晾干做畦。翌年开春后有条件的可采用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7 d(天)后再搭棚做畦,瓜行下每667 m2条施45%硫酸钾复合肥20~30 kg+亲土一号等生物菌肥5~10 kg。覆土后铺设滴灌带并覆盖地膜,覆盖双层大棚及中小棚。建立膜下滴灌和肥水一体化调节系统,实行“看苗诊断、看苗补拙”。

3 小结

目前东台地区第一类新植大棚园地面积在1 433.3 hm2(2.15万亩),平均每667 m2效益在1.6万元以上;第二类占地面积在11 220 hm2(16.83万亩),平均每667 m2效益在0.9万~1.2万元;第三类占地面积6 500 hm2(9.75万亩),平均每667 m2效益在0.7万元以上;另外,重茬地块846.7 hm2(1.27万亩),平均每667 m2效益在0.3万元左右。针对新建立的园地耕作层,如遇到供肥强度和供肥水平欠佳、苗情长势不好等情况,应实施勤观察、勤诊断,积极采取膜下滴灌实施补肥等措施,西瓜膨大后期如雨水多,墒情过大,则应采取叶面追肥等方法,改进植株生长状况。

猜你喜欢

东台田块园地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东台鱼汤面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园地再现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