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描写方法
2021-07-25张荣谦李文斌
张荣谦 李文斌
(一)场面描写
微题目
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则短文,描述课堂场景。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过了5分钟,老师还没有下课的意思,不少同学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
要求:(1)要描写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微指导
材料选取了一个下课后老师拖堂的课堂场景,这是同学们常见的场景。在行文时,需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可以从下课铃响5分钟后这一特殊时刻入手,选择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通过对其不同反应的描写,将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表现出来,还原一个真实的课堂场景。
微作文
讲台上,老师正激情澎湃地讲着,似乎清脆的下课铃声从未响起过。“已经下课5分钟了啊,要不要提醒一下老师呢?可万一老师生气呢?”第五排的那个女孩已经是第四次偷偷地瞄向手腕上的表了。后门口的那个男孩早已将后门打开,像时刻准备出海乘风破浪的航船一样,脚尖已经朝向教室外的方向了。而第一排的班长却仍面色如水面一般平静,眼中尽是专注之色。讲台下,学生百态,一览无余,想必此刻最让他们兴奋的莫过于老师的一句“下课”了吧!
微点评
作者抓住下课铃响后这一特殊场景中三位同学的不同反应,来表现学生在面对老师拖堂时的真实想法。通过对三位极具代表性的学生心理和神态的刻画,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的课堂场景。
(二)细节描写
微题目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车站可以是离开家的出发点,也可以是回到家的终点站,更可以是旅途中的一景。车站,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各种各样或令人感动,或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请以“车站一瞥”为题,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200字左右。
微指导
“车站一瞥”,首先,应明确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为车站。其次,“一瞥”反映出这个故事应是无意间被注意到而展开的。写作的内容可以是车站里的人生百态,也可以是自己的个人经历,重点在于突出一瞥所见之事对人的心理冲击。
微作文
“快要发车了,不说了,我先进站啦!”匆匆忙忙赶到火车站,抬头看了一眼高悬的钟表,仅剩下十分钟。来不及转身告别,匆匆向身后一摆手,便一个健步冲向安检处,刷证、放包、过安检一气呵成。“呼——看起来还来得及!”走了两步,往后一瞥,我突然愣住了。透过玻璃,父母单薄的身影映入眼帘。印象中的父母都很强大,此刻才猛然发现他们已经被生活压弯了腰,鬓角也被岁月染白。曾几何时,只顾着自己一年年长大,却忘记父母也在一年年变老。眼有些发酸,我快速转过身,隔着栏杆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一刻,我知道,我真正成为一个大人了。
微点评
文章选取了父母送自己去火车站的一个常见场景,从细节入手来表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浓浓亲情。开篇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突出赶火车的急迫,营造出一种生活的快节奏,为下文的偶然一瞥作辅垫。而现实和印象中父母形象的错位,使“我”重新认识了与父母的关系,展现了“我”的心理成长。
(三)肖像描写
微题目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个开学季,都有一批学子踏入大学的校门,对于其中的大多数人而言,是第一次离开家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而在大学的校门口,出现的不只是学生,还有送孩子的家长们,每一年的开学季,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面孔,每一张面孔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故事。
将你看到的人和事,用文字描述下来,300字左右。
微指导
肖像描写,即“以形写神”。所谓面由心生,通过对肖像的刻画,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形象,加深对于人物的理解和认识。开学季,家长送学生是常见的,家长们来自五湖四海,对于家长的第一印象,便是人物的肖像。
微作文
“又是一年开学季!”看着校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不由得感慨。“同学,你好!请问这里是报到处吗?”一个粗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啊,是的。”我回头一看,是一个有些秃顶的中年男子,头发努力往中间梳,像极了文学作品中的“地中海”。正是中午,烈日当头,头顶汗水随着他的一缕头发流下来,沿着额头淌下。明明是盛夏,他却整整齐齐地穿了一套西装,西服明显熨烫过,连领带也打得一丝不苟,“真是怪人”我不由得涌起这个念头。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他憨厚地一笑:“孩子今年考上大学,我也是第一次走进大学,特意正式打扮了一番。”看着正低头帮孩子填写材料的他,我突然觉得眼中的他变得帅气了一些,或许这就是父亲吧!
微点评
文段对一个送孩子上大学的父亲的外貌进行了刻画。通过对其样貌和衣着的描写,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第一次踏进大学校门,心中忐忑与激动并存的父亲形象,同时通过作者眼中此人形象的前后对比,升华了主题,突出了父爱。
(四)环境描写
微题目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13号晚,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突降大雪。毒疫未驱,寒雪又到,在星光社区第三网格卡点,5名工作人员在零下20度的寒夜里坚持值守,他们有的手冻麻了,有的脚冻僵了,但大家没有一个撤退。他们用热血与担当,书写雪中最美的风景线。
请想象当时的环境,用一段文字描述下来。不少于200字。
微指导
环境描写是作文写作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角度入手。合适的环境描写对于文章氛围的渲染和文章主题的烘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环境描写时,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注意意象的塑造,从而实现典型环境的营造。
微作文
天渐渐暗了下来,风也越来越大,夹杂着小雪花,拍打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脸上。风沿着帽子的缝隙钻进脖领中。这是2021年的开始,新冠疫情再次出现,社区工作人员以血肉之躯阻挡病毒的蔓延。没有温暖的空调,也没有暖气,只有帐篷在夜风中呼呼作响。夜色慢慢笼罩大地,雪花慢慢变得肉眼可见,地面开始披上一层白纱。帐篷里,一盏昏黄的小灯下,几个寂寥的身影在灯光中拉长。
微点评
短短一段文字,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刻画详略得当。作者抓住深冬雪夜这一时间点,生动地还原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社区网格卡点值班时的恶劣环境。通过对雪夜风大雪急的环境描写,突出了社区防疫工作人员的无私与担当。
(五)动作描写
微题目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最近,有市民看见在重庆的轻轨车厢角落里有一名农民工坐在胶桶上,高高卷起的裤腿上沾了许多灰尘。车厢里明明有空位,他却不肯坐,因为“不想弄脏别人衣服”。怕脏了座位便坐地上,这样的农民工委实不少。他们的胆怯让人心酸,他们的淳朴让人赞叹,他们的躲避,是因为他们觉得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无法理直气壮。大部分市民表示:他们也是城市的主人,有权利落座。
描写农民工在车厢中的动作,展现他淳朴的品质。300字左右。
微指导
如何通过外在的动作来体现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心路历程是完成本题的关键点。这需要作者對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对细微动作背后的深刻内涵的解读,再现农民工的内心世界。
微作文
非高峰时期,一位身上迷彩工作服沾满了白灰的农民工提着个胶桶踏着铃声进入轻轨车厢。车厢里人并不多,空位也有不少,农民工左右张望了一眼,然后径直走到车厢交界处的角落,将装满杂物的胶桶轻轻放到车厢地面上,轻舒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坐在胶桶上,蜷缩在车厢的角落里,默默地看着车门发呆。一个男孩在父母的鼓励下,邀请他到座位上。他下意识地往后一躲,唯恐身上的白灰沾到男孩身上,却忘记了自己已在角落,“嘭”地一声撞到了车厢内壁。他歉意地一笑,干裂的嘴唇微微张开又慢慢闭上,用行动拒绝了男孩的好意。
微点评
文中一系列细微的动作描写,展现了农民工的谨小慎微,反映出他的善良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也从某个层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引发了读者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