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把“患者至上”刻进“基因”
2021-07-25畅婉洁
畅婉洁
中日友好医院的首任院长辛育龄,出生于1921年,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火硝烟的考验,用一把刀、一根针、一支笔,在医学临床和卫生管理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辛育龄的左臂上,留有一道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为他缝合的伤口瘢痕。这道瘢痕,见证了白求恩对这位当年八路军小卫生员一生的影响,也见证了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为曾经在白求恩身边工作过的战友,辛育龄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白求恩精神,深深地镌刻在他的心中,并言传身教,培养了一代代的“中日人”。
在白求恩精神的指引下,在辛育龄精神的感召下,中日友好医院把“患者至上”刻在基因里。一代又一代的“中日人”把“甘于奉献”当作行为准则,严于律己。
“患者走进来”
一位医生模拟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一旁的医生和护士们各就各位,有的负责讲解手术的大致流程,有的负责讲解器械的操作,一旁的患者和家属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一幕是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党总支手术麻醉科、胸外科、骨科3个党支部联合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患者走进手术室”主题实践活动的现场。
“麻醉药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吗?”“手术当天我需要怎样做?”随着医生的讲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化作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一台手术从入院到影像检查、麻醉科、手术室再到大夫,直接介入到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医护人员不少于20人。”“4K、3D的超清荧光屏让医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患者体内的情况,手术机器人可以将病灶视野放大10倍,让医生以第一视野进行更加精细的操作。”“从无菌衣帽等的穿戴,到术前最少四层的无菌布的铺设,再到医护人员自身以及对术区的清洁工作,所有的一切都给病人的手术创造了一个无菌、安全的手术环境。”一旁的医生耐心细致地解答着。
手术室里,医生正在给患者讲解手术流程。
随着医生的解答,患者和家属从一开始的紧张情绪中逐渐放松下来。“这次活动主要是让患者及家属接受围术期注意事项宣教,同时近距离了解手术室环境及体验手术流程,从而帮助他们减压解惑。”中日友好医院手术麻醉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张亚军说。
“看到一场手术原来是这样的流程,手术室里并不是一个医生,而是一整个团队。有你们在,我心里踏实多了!”参观结束后,患者们纷纷表示,自己没有像之前那样紧张,对手术更加放心了。
“你们真是太辛苦了!真不容易。我也要学习你们这种敬业的精神。”在参观后,一位患者家属向在场的医护人员们表示。张亚军感慨地说:“我们的本意是改善自身工作,让患者更加满意,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
像这样“走进手术室”的活動,医院已经开展了8年。“‘走进手术室活动就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落地实践,是我们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手术麻醉科创新意识强,找准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活动。我们从最开始的让手术室职工家属走进手术室,帮助家属们了解我们的工作;延伸到和兄弟科室进行联动,让大家彼此了解;再到让患者走进手术室,近距离了解我们的工作,消除和患者的距离感。这整个过程中,最终受益的都是患者。”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党总支书记李雯说。
患者的良好感受,就是医护人员的使命。患者有反馈,医护就行动。有些即将手术的患者反映在等待手术时非常冷,但医院的被子单层太长双层太厚,于是手术麻醉科护士长张颖想到了办法,带领同事们制作了各种形状的被子,用以满足不同手术患者的需求,如今手术室处处可见这些人性化的创新。“‘护士的温度就是医院的温度,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张颖说。
在这里,手术室不再是肃穆的冰冷,不再是工厂的流水线,而是一个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生命载体,患者在这里被关怀、被治愈。
“医生走出去”
“患者走进来”,是为了消除患者术前的紧张和焦虑。“医生走出去”,则是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6月11日,中日友好医院“辛育龄小分队”成立仪式暨义诊活动在将台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当天,中日医院胸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脏科、消化科、神经科、康复医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等专业的专家开展义诊活动,为近百位社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中日友好医院团委书记、科研处副处长张军跃介绍,“辛育龄小分队”的成员主要由“辛育龄青年奖”获得者组成,主要功能是开展义诊咨询、健康宣教和志愿服务,传承辛育龄教授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接下来小分队将会重走辛育龄教授的革命足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那天有一个60多岁的阿姨来问诊,我一看片子,就跟她说这个病需要手术,让她尽快来医院找我。她反问我,你们医院怎么去。详细了解后才知道这个阿姨不会打车不会用智能手机。我很错愕,现在这个年代怎么还有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何况她还住在离医院不到10公里的地方。我当时很震惊,也意识到这就是我们‘辛育龄小分队成立的意义。我们小分队将传承和发扬战争年代‘流动医疗站的优良传统,主动到老百姓身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民办实事,充分发挥我们小分队的作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医生马千里回忆起“辛育龄小分队”第一次义诊时的情况。
除了看病咨询,还有健康宣教。“病人都是三分治七分养,护士们主要负责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的预防知识,任重道远。同时,我们小分队的成立也是为了把辛育龄教授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随着我们事情越做越多,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护士长石玉慧说。
“辛育龄小分队”的成立不仅深化了“紧密医联体”的服务内涵,还通过专家下沉社区举办义诊活动,提高了居民的防病治病意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三甲医院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和健康教育。
“‘辛育龄小分队成立后,要继续继承发扬老一辈不畏艰苦、为民服务的精神,携手共建医联体,优质医疗惠民生,要将中日友好医院的优势与将台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秀骨干有机结合,将中心打造成一个以中医药文化和国际化服务为特色的优秀单位,为居民提供便利、贴心的优质服务。”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树立说。
辛育龄教授曾在2012年给马千里的手术服上题了八个字—做白求恩式好大夫,这八个字时刻激励着他:“年轻的时候不懂什么是奉献,付出一点就想要回报,没有回报的事情绝不会主动去做。等到年纪大一点后,才对那种无私奉献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深有体会,那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辛育龄教授用白求恩精神铸就了人生路标,我们年轻一代正在努力把辛育龄精神凝练成前行动力。我不敢奢望成为辛老这样的人,只要能够接近一点就知足了。”马千里说。
在中日友好医院,像马千里这样的青年人很多,他们把辛育龄当作自己前行的指明灯,努力践行着辛育龄的理想—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