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防灾两相依
——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人防体验馆
2021-07-24王占明
王占明
“一架架飞机从天上飞过,炸弹暴雨般投向城市,城市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在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前夕,我们一行7人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借助智慧VR系统,参观体验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人防体验馆。
沿楼梯而下,先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人防设施,那里的楼梯、过道和转角,均按照地下防空设施的元素装饰而成,转角处防空警报经过灯光、音效特殊处理,通过人体感应就能播放。“我们借助了许多大型博物馆安装的这种新型设备,体验者进入指定区域,系统感应后就会播放警报,打开特效灯光,现在听到的警报声,是空袭轰炸前的预先警报。”工作人员介绍说。
北京城市副中心人防体验馆是一座以人防教育为主的沉浸式体验馆,占地2560平方米,共分人防知识体验、人防设施专业体验、人防救灾体验三大区域。体验馆采用交互手段,通过功能模块化设计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增强市民的参与性,使市民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熟悉防空防灾知识。
进入展区,穹形屋顶上,天上的白云从头顶飘过,还没有等我们反应过来,一架架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展厅的左边是人防主题浮雕墙,它是中国人民防空建设的缩影。浮雕上有疏散的学生群众,有穿着防化服、戴着防毒面具的战士,还有挖防空洞的老人和儿童。其展现了人民防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原始的锹挖筐抬到如今的利用现代化设备建设地下长城的情景,再现了我国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筑牢护民之盾的辉煌历程。浮雕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浮雕上方,中国人民防空蓝三角徽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人防体验馆”的字样格外醒目。走廊的两边展示了北京最早的人防工事——双清别墅防空洞,以及指挥通信、医疗救护、核生化武器防护等人民防空防护知识和图片。
进入人民防空VR模拟飞行体验区,我们戴上VR眼镜和耳机,好似进入了一个新天地:一会儿是缓缓移动的过山车;一会儿是360度的急速旋转;一会儿是晴空万里,山川秀丽;一会儿是飞机投弹,满地废墟,仿佛置身于空袭后的情景中。
在空袭警报区,我们戴上耳机,体验了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声音。在VR虚拟射击体验区,参赛者可以自由组队,分级别进行射击和科目训练竞技闯关,其他人员则通过大屏幕观看多人竞技过程。
空袭灾难发生后,如何保证市民用水呢?一个白色战备储水箱吸引了我们。工作人员介绍说,该水箱容积为100立方米,容水量为100吨,定期消毒清洁,使用循环水,并设有专业通风机房和洗消间等设备。
走进现代化的9D影院,坐在动感座椅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动感融为一体,不仅可以“触摸”到电影中的物体,还能随着画面中刮风、下雨、雷电等场景,感受风吹、雷鸣、雨淋等自然现象。
在汽车溺水逃生VR展区,有一辆半悬在空中的白色汽车。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次尝试车辆溺水和人员溺水VR体验,体验者可以感受到车辆溺水和逃生的整个过程。我们进入汽车后,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了车辆溺水后的注意事项、自救互救相关知识。我们戴上VR眼镜,眼前出现汽车落水的情景,然而面对车内不断上涨的“雨水”,我们的心情还是有些紧张,将头仰起,解开安全带,拉开车门,“游”入水中,直到成功脱险。
空袭后遭遇洪水如何自救,轰炸时电梯坠落怎么办,家中着火如何应对,地铁突发火灾如何逃生,以及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紧急包扎、打逃生绳结等实用性强的急救项目,这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急救知识,在这里都可以体验和学习。
防空防灾知识“测试”是项目体验完成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特意在结尾部分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观众可通过触摸屏进行自考,或者大家互相提问,增强记忆。”工作人员介绍说。
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应对灾难的无知。北京城市副中心人防体验馆,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让体验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防空防灾知识,而且使人防知识“活”了起来。我们相信,这些体验项目将会提升市民应对灾难信息的辨别能力、处置灾难的规范能力、战胜灾难的自信能力和灾难突袭时的再生能力。愿每个家庭年年都远离灾难,每个人岁岁都拥有平安欢乐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