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敦煌变文集》中的“万福”

2021-07-24艾贵金韩诏春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小学

长江丛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万福问候语问候

■艾贵金 韩诏春/.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小学

关于“万福”,谢友明(2007)认为是“女子拜仪的一种,古时妇女对人行礼时,上身略弯,双手在襟前合拜,口称‘万福’。万福意即“多福”,本为祝贺语。”

那么,“万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①多福。《诗·小雅·蓼萧》:“和鸾雍雍,万福攸同。”②唐宋时妇女相见行礼,多口称“万福”;后亦以称妇女所行的敬礼。《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沈琼枝看见两人不同,连忙接着,拜了万福。”《辞源》对“万福”的解释有三个:①多福。《诗·小雅·蓼萧》:“和鸾雝雝,万福攸同。”②后通用为祝颂之词。《汉书九九下王莽传》:“礼曰:‘承天之庆,万福无疆。’”注:“礼之祝词。”唐·韩愈《昌黎集十八·与孟尚书书》:“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③妇女相见行礼,常口称“万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五》:“王广津(建)宫词云:‘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胜常,犹今妇人言万福也。”又苏泂《泠然斋诗集六·过金陵之四》:“高资店里主人婆,万福官人问讯和。”

由以上的解释可见,“万福”本来的含义是“多福”,用为祝颂之词,除了上述《诗经》的一个用例,《诗经》里还有2例,均出自《小雅》: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诗经·小雅·桑扈》)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 (《诗经·小雅·采菽》)

从三首诗的内容上来看,均为诸臣对天子的颂扬和祝贺,“万福”是一种祝颂语。

先秦时代,除了《诗经》,《吴越春秋》里也有用例:

大王延寿万岁,长保吴国。四海咸承,诸侯宾服。觞酒既升,永受万福!(《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在这里,“万福”也是表示祝颂的。

汉代延续了先秦的用法,“万福”只用来表示祝颂,如:

《礼》曰:“承天之庆,万福无疆。”《汉书·列传·王莽》

颜师古对此的注释:“《礼》之祝词。”

百姓戴其功,咏其德,歌“宣房塞,万福来”焉,亦犹是也,如何勿小补哉!《盐铁论·刑德》

以上两例中,“万福”也是祝颂语,用于对天子的祝颂。

到了三国时代,“万福”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万福”由对天子的祝颂转为对天子的问候。

关于“万福”成为问候语的年代,郭作飞(2011)认为:“‘万福’作为问候语,起始于唐代,大致是没有问题的。”但从《六度集经》来看,“万福”作为问候语,应该始于三国。

“万福”怎么成为问候语的呢?我们可以从《六度集经》中的“无恙”说起。“无恙”在上古是一个问候语,如:

太子曰:“田先生今无恙乎?”《燕丹子》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风俗通义》解释是:“俗说:恙,病也。凡人相见,及通书问,皆曰无恙。谨案:易传:‘上古之世,草居露宿。’多被此毒。恙,噬人虫也,善入人腹,食人心,人每患苦之,故俗相劳问者云无恙,非为病也。”不管“恙”是病还是虫,“无恙”就是人们相见而用的问候语,问候的对象不局限于天子,可以问人,也可以问收成,天子可以问大臣,凡人之间也可以互相问候。

在《六度集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万福”和“无恙”连用,因受到“无恙”的影响,“万福”也成为了问候语。

到了唐代,“万福”的使用发生了变化。“唐代武则天称帝后,改定礼仪,将女子的跪拜姿势改为‘正身下立,两手当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曲膝。’这种拜仪当时便称为‘女人拜’……唐宋女子在做女人拜时,常口称‘万福’ ,因此人们又把女人拜称为‘万福’。”

但从唐代典籍看,“万福”此时也不仅仅限于女人用,如:

黑驹忽人语曰:“丈人万福。”《河东记·卢从事》

因私谓处钧曰:“圣上万福,王宜竭力忠孝,不可草草。”《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传》

全素至灯前拱曰:“阿姨万福!”又曰:“姨夫安和!”《玄怪录·开元明皇幸广陵》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武则天规定了女人的礼仪,并在拜的时候口称“万福”,但是“万福”的使用范围不受影响,男人女人都可以用“万福”来打招呼,来问候,而且其普遍性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您好”,前面往往还要加上称呼“XX万福!”

宋代,“万福”在文献中男性使用的比例还是挺高的,蒋绍愚先生在《近代汉语研究概况》中通过对四部典籍的检索研究了其使用的情况:

表1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宋代“万福”用于男性的还不少。

到了元明清,郭作飞通过对十三部元明清典籍的考证,发现,“万福”的使用者大多为女人,由此,他得出结论,“至少在元明清时代的日常生活寒暄用语中,‘万福专用于妇女’这种说法是符合汉语的历史实际的。作为补充,男人们见面时的问候动作则由‘作揖’来替代。”

我们检索了元明清的典籍,发现“万福”用于祝颂的依然存在,只是数量很少,多存在于书信中,如: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曾国藩家书》

而大多数用于见面问候打招呼,而且多是女人用:

果然赵县君出来,双手纤纤捧着杯盘,来与宣教安席。道了万福,说道:“拙夫不在,没个主人做主,诚恐有慢贵客,奴家只得冒耻奉陪。”(《二刻拍案惊奇》)

那妇人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全传》)

是夜梦见江中一女子,凌波而来,视之,乃杜十娘也。近前万福,诉以李郎薄幸之事。(《警世通言》)

马氏在里边也替他欢喜,忙脱一个布衫,把胡似庄去当,买鱼买肉,自立在中门,问老爷、奶奶的万福。(《型世言》)

正说时,慧儿送客已回,向前万福。(《型世言》)

蒋日休见了,有心于他,赶上前一个肥喏,文姬也回个万福。(《型世言》)

长老万福!夫人使侍妾来问: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着看得停当了回话。(《西厢记杂剧》)

只见他一进屋子,便忍着羞,向那女子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算是道个致谢。那女子也深深的还了个万福。二人见礼已毕,安公子便向那马鞘子里拿出两吊钱来,放在那女子跟前,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侠女奇缘上》

见了安太太,垂下手来,安安详详的道了两个万福。安太太连忙拉住他,问了问一路风霜光景。《儿女英雄传上》

到了现代,除了《新青年》和张爱玲的小说里还有几例,别的小说里已经很少见了:

余不能责汝之不余相随,余惟感谢汝以此至爱之纪念以志汝之赐余也已,萨亚吾爱,祝汝万福。(《新青年第一卷二号·托尔斯泰之逃亡》)

这里,是译者翻译俄国人白露克夫氏所著《托尔斯泰之历史》中翻译的,用“万福”翻译俄语中的祝颂语。

走两步又回来,一步一回头,世上能有几个亲人呢?而这是中国人的离别,肝肠寸断的时候也还敬酒饯行,作揖万福,尊一声“大哥”,“大姐”,像是淡淡的……(张爱玲《创世纪》)

霓喜叱道:“这谁?”玉铭答不出话来,这妇人却深深万福,叫了声姊姊,道:“我是他妈给娶的,娶了有两年了。(张爱玲《连环套》)

这两例,“万福”沿用了明清时期的用法。但明显地,在那个时代已经很少见于作品了。

到了当代,无论生活中还是作品中更是少见了。由此可知,到了现当代,用于问候的“万福”和“万福礼”在生活中几近消失。

那么,“万福”在《敦煌变文集》中的情况怎么样呢?

经过检索,我们发现“万福”在《敦煌变文集》中出现几次:

(1)慈母闻道儿归,火急铺设花幡,辽绕院庭,纵横草秽狼藉,一两日间,儿子便到,跪拜起居:“自离左右多时,且喜阿娘万福。”《目连缘起》

(2)目连见母哭乌呼,良久之间气不苏,自离左右经年岁,未审娘娘万福无。《目连缘起》

(3)霸王闻奏,诏至帐前。卢绾得对,拜舞礼讫,霸王便闻(问):“汉主来时万福?”答曰:“臣主来时万福!”《汉将王陵变》

(4)有一类门徒弟子,为人去就乖疏,不修仁义五常,不管温良恭俭。抄手有时望却,万福故是隔生;斋场上谢座早从,吊孝有时失笑。《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

(5)净能见使人,高声便唤使人且住。使人闻唤,下马离鞍,向前礼拜,天师且云:“来日圣宫(躬)万福。”使人曰:“何得至此间?”《叶净能诗》

从以上的九个用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敦煌变文集》里,“万福”的主要功能还是祝颂和问候,问候的比重更大一些,多发生在两人对话时。而从例(4)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唐朝时,人们见面的礼节是“抄手”,对此,项楚(2019)的解释是“抄手,即叉手,表示恭敬。”例(4)描述了一类弟子,行为乖张,不修仁义五常,而且连最基本的礼节“抄手”有时都忘记,对人说“万福”这样的话也生疏了。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知,《敦煌变文集》中“万福”已经完成了由“祝颂语”向“问候语”的演变,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人们见面问候的常用语。而“万福”从祝颂语到问候语的演变,应该早于唐代,从三国时开始的。

注释:

①谢友明.说“万福”[J].语文知识,2006(7).

猜你喜欢

万福问候语问候
川人李万福
川人李万福
问候武汉
窃银案(中)
最美三月天
论问候语的历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职场中的问候礼仪
常见问候语的汉外对比考察
问候
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