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象,何以为家

2021-07-23吴雪

新民周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野象亚洲象西双版纳

吴雪

最近,“野象旅行团”几乎“住”在了热搜上。

两群野象从老家——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出发,开启了漫无目的的“迁徙之路”。一群北上500多公里,大摇大摆一度逛到了昆明境内;一群南下滞留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威胁着科学家60余年来收集的13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

村民们不吝于一遍遍向来访者讲述大象进村的故事,网络上也形成了一片“云吸象”的热潮,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亚洲象是“出逃”还是“浪漫旅行”。在经历过400多公里的迁徙后,也许这两个都不是野象内心真实的意愿。

网络上的声音渐渐从惊奇、调侃变得趋于理性。前段时间还笑言“昆明欢迎你”的网友们,转眼就开始担忧起野象们的冲突、安危与归宿,“它们为什么来到这里?”“野象还能回家吗?”“野象的家又在何处?”

大众视角,看到的都是热闹一片,但热搜之下,各方专家站出来从亚洲象行为学、栖息地适宜性、生态环境系统等方面进行讨论,试图基于事实、科学的态度,从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为全球野生动物提供“中国样本”。

“这是一次人与野生动物的友好对话,但作为中国样本还应理性看待,在解决这一突发事件时,我们的工作强度是惊人的,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目前还远没有到总结经验的时候。”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放说,作为一个野生动物研究者,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即公众在关注亚洲象这一事件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十几只野象身上,应该非常努力地从事件背后,看到动物生存的普遍规律,看到需要面对的挑战和解决的困难。更应该看到,“象丁”渐旺背后的何以为家,绝不是亚洲象一种动物面临的烦恼。

迁徙的理由 在保护区之外

事件热议的关口,关于象群迁徙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些描述很有趣,比如,生态环境太好了;有些描述很神秘,比如磁暴说,声称“烙印在其基因中的迁徙本能偶然间被激发,而这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公众猜测野象好像有远大的目标,要一路向北。但或许象群自己也没搞明白,人类就更无法获得肯定的答案。

在王放看来,公众首先要正确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是,野象绝不是“出逃”,保护区也不是把动物关起来的地方,划定了保护区,不代表动物必须一直待在那里。从某种程度上讲,迁徙或者迁移,是动物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与生俱来的本领。

亚洲象的迁徙一点都不偶然,也不新鲜。上世纪90年代末期,曾經有象群被监测到往北迁徙,最远曾经到达普洱市景东县。1995年,有5头象迁移到普洱市思茅区,这是这里第一次有野生亚洲象出现。后来,又有更多的象群北移至普洱。但它们在普洱和西双版纳两地间往返,始终没有走远。

动物迁徙在书本中的定义,是指在越冬地和繁殖地规定的路线。美洲灰狼一年内移动超过1000公里,放在美洲狮身上,这个数据是2000公里。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则是700多公里,甚至一些食草动物,比如驼鹿、麋鹿,一年内移动也可超过500公里甚至更长。

“即便是懒洋洋的大熊猫,迁移距离也在二三十公里,它们会跑到高山裸岩和流石滩,而更长距离的迁徙在动物世界里,不足为奇。”王放告诉《新民周刊》,动物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为了食物、水源、繁殖,寻找新的栖息地,逃避捕食者或回避过于强烈的竞争、降低近亲繁殖风险等等。

一旦动物失去迁移能力,种群生存力会快速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局部灭绝。但迁徙本身是艰苦且危险的,这次“断鼻家族”途经的地方,海拔超过2000米,远超过亚洲象适宜的海拔1000—1300米以下的生存环境,如果不是有什么必须走的原因,它们不会贸然离开传统栖息地。

这是一次人与野生动物的友好对话,但作为中国样本还应理性看待,目前还远没有到总结经验的时候。

王放认为,野象不断迁徙最深层的原因不外乎三点:栖息地在减少,栖息地的破碎化,野象种群的增加。这一观点在与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张立的沟通中得到了印证,“不管你分析野象迁移有哪些原因,都不能忽略栖息地这个最残酷的事实”。

张立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特别强调了一个数据:近20年间,西双版纳地区亚洲象的适宜栖息地减少了40.68%。他认为,象群出走更大的问题,出在保护区之外的土地上,这些土地上的农田,都转换成了高利润的橡胶林和茶园。

而橡胶、茶叶等产业,是野象栖息地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从数据上看,虽然西双版纳栖息地的森林覆盖率在提高,去年一度达到81.34%,但多出来的土地,只能生长橡胶树等单一植物,适宜亚洲象的灌木、竹阔混交林覆盖的平整山谷及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脚等栖息地面积,已不足1975年的1/3,因此它们有个外号叫“绿色沙漠”。

但也有西双版纳当地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举出佐证:1949年前,大量野象迁往只有2.7万多平方千里的西双版纳,也没有阻碍亚洲象从几十头繁衍到300多头;20世纪50年代初,当地农民种橡胶致富,几十年间来,野象也从未北迁过。

有专家把亚洲象北迁或四处迁徙的原因归结为另一种经济作物——砂仁,它既是中药,也可以做香料。种植时需把林下的幼树清除掉,这造成野象喜爱食物的减少。但目前还没有砂仁和茶树种植过多直接导致亚洲象食物减少的研究结果。因此,这也只是一种假说。

唯一没有异议的是,适合于亚洲象的栖息地碎片化,难以让它们在舒适区中觅食,才不得不走出保护区。例如,水电站的建设淹没了亚洲象迁徙通道;保护区的象群分布不均也造成了亚洲象生存空间的相对逼仄。

猜你喜欢

野象亚洲象西双版纳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行为训练对圈养亚洲象行为的影响
蜜蜂保护农作物免受野象破坏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野象卷起了稻壳猫
YU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