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警予孙女讲述:风风火火的九儿和革命的“老祖母”

2021-07-23

新传奇 2021年26期
关键词:老祖母蔡和森家书

今年清明节前夕,蔡楠给向警予写了一封家书:“今年,您为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100周年。相信作为党的唯一女创始人、早期领导人之一,您看着中国共产党已发展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百年大党,一定会很欣慰吧……这太平盛世如您所愿!”

1928年5月1日,向警予在走向刑场的路上进行了最后一次演讲。她奋力高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看管她的士兵扑上去,拳打脚踢,不许她开口。向警予挣脱束缚,头一昂,继续高喊。有人掐住她的脖子,抓起地上的石块塞进她的嘴里,又用皮带缚扎她的嘴巴和双颊,阻断她的喊声。这些都没用后,枪声响了,33岁的向警予结束了她短暂而耀眼的一生。

100年前,向警予是时代的少数。她是赴法勤工俭学的新女性,也是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毛泽东称她是“我党唯一女创始人”。她牺牲后,蔡和森哀痛地写道:“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00年后的今天,向警予研究会会长舒新宇、研究革命女性的陕西师范大学学者袁玉梅和向警予孙女蔡楠讲述了向警予的故事。这些年,他们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不断走近她。

风风火火的九儿和革命的“老祖母”

1895年,向警予出生在湖南溆浦县的一个商人之家。时值清廷没落,列强紧逼,救亡图存迫在眉睫。

相比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大部分家庭,向警予是幸运的。父亲向瑞龄是一个民主贤达人士,家中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她排行第九,小名九儿,深受宠爱。她6岁读私塾,8岁时成为全县第一个就读新式小学的女学生。听老师提到“不抗争便要做亡国奴”时,她哭得格外伤心。家中几个兄长先后留学日本,大哥向先钺是同盟会成员,她从小就接触到了新思想。1912年,17岁的向警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轉入周南女校。

从少年到青年,向警予都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女孩子。舒新宇喜欢用“风风火火”来形容她。她喜欢花木兰,会做体操和翻杠子。她曾说:“将来我如做不出大事业,我便要把自己粉碎,烧成灰!”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向警予在湖南带头抵制日货,当众把日本制造的脸盆摔烂在地上,以示决心。这一年,她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领导的新民学会,思想逐渐倾向革命。次年,向警予与蔡和森在法国结婚。1921年,她和周恩来、李立三等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早期组织。

1922年初,向警予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二大上,她当选中央委员,出任中共妇女部第一任部长。1924年,她直接参加并领导了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罢工斗争。她成长极快,妇女活动家杨之华曾写道:“我们在平日称向警予同志为‘祖母,这虽是叫着玩,但她确实是中国共产党女同志中最努力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她确实是女同志中最有力的一分子……”

妇女解放的前卫

1923年夏,作家丁玲在上海见到向警予。向警予讲述了自己刚从法国回来就在码头上演讲的场景:“我刚到广州,一踏上码头,就围上来许多人说:‘来看女革命党呀!那时,广州的女子很少剪发……看我这副样子确实特别。我当时一看,围过来的人这么多,不正是宣传的好机会吗?我不管他们是否听得懂我的话,就向他们讲解起妇女解放的必要来。居然有人听懂了,还鼓掌呢!”

回国后的向警予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1922至1925年,向警予主要在上海开展工作,她十分重视女工的力量。她认为,政治革命是妇女解放的前提,也是唯一途径。“真正觉悟的中国妇女必然是一边参加政治改革运动,一边参加妇女解放运动。”

她还撰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文章,言辞尖锐泼辣。她将受几千年压迫的妇女比喻为“生殖机”“灶下婢”,十分同情她们的遭遇。她说:“为花季少女解开裹脚布,为广大妇女争取参政权,为底层娼妓寻求独立人格,谁说我辈不女权?”

“向警予的很多主张对今天的女性仍有启发。比如她主张女性经济独立,提出了三自原则——各个自觉、各个自决、各个自动。她关注的问题有些也具有先见性。比如,她当时就注意到了职业女性被育儿束缚的问题,她自己也遇到了这个困难。后来,她提出了家务劳动社会化这一观点。她的设想是:女性在儿童哺乳期应以母性角色为主;儿童1岁之后,社会应当组织儿童公寓,以此解放广大妇女。”袁玉梅说。

穿越百年的深情

“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叫她‘向警予。她做了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叫她奶奶总感觉有些狭隘了。”向警予的孙女蔡楠说。

蔡楠没有和向警予见过面,但是父亲蔡博说她们很像。向警予牺牲时,蔡博只有4岁。长大后,蔡博留学苏联,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冶金专家。蔡楠对向警予的印象,大多来自于老照片和书信文稿。尤其是在那些家书里,蔡楠读到了向警予作为女儿和作为母亲柔情似水的一面。

1920年,在法国求学的向警予在一张明信片上写下了给父母的家书:“我的爹爹呀,不要愁,你的九儿在这里,努力做人,努力向上……和森是九儿真正所爱的人,志趣没有一点儿不同。”

1928年,向警予在狱中给蔡和森母亲葛健豪的书信中夹带了一首短诗,实际上已是托孤绝笔:“小宝宝,小宝宝,妈妈忘不了……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在没有剥削的社会成长!”

“我没有对向警予的直接记忆,但是在这些文字里,我能感受到一种血脉深情和精神力量。”蔡楠说。

今年清明节前夕,她动笔给向警予写了一封家书,也是一封告慰信。她说:“今年,您为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100周年。相信作为党的唯一女创始人、早期领导人之一,您在天上看着中国共产党已发展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百年大党,一定会感到很欣慰吧……奶奶,我已到不惑之年。虽然此生无缘见到您,但父亲一直说我跟您特别像。记得小时候,我在武汉向警予烈士陵园与您的雕像拍过一张合影,我们有着同样的姿势和相似的容貌。您的儿子、我的父亲蔡博也去世30年了,但我时刻牢记父亲的嘱托,任何场合不说与您的亲属关系,朴实生活……奶奶,看这太平盛世如您所愿,看这锦绣山河国泰民安,您安息吧!”

(水云间荐自《环球人物》2021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老祖母蔡和森家书
老祖母的牙齿
一封信发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先声
蔡和森:用生命践行立下的誓言
蔡和森:“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春节家书
一封家书
老祖母的牙齿
家书( 连载一)
老祖母的牙齿
老祖母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