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毛泽东《兴国调查》中8户农民的后人

2021-07-23张典标

新传奇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兴国农民家庭

张典标

1930年,毛泽东邀请8名兴国籍农民开调查会,这次调查会的成果就是著名的《兴国调查》。如今,研究者把这8户家庭视为观察中国农村的标本,他们几代人的生活变迁是“模范县”90 多年的缩影,也中国农村百年巨变的见证。

1930年,李昌英和另外7名兴国籍农民傅济庭、温奉章、陈侦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赶到新余参加红军预备队。当时毛泽东在新余罗坊召开“罗坊会议”,便邀请这8名农民开调查会。调查会开了一个星期,每天开两次甚至三次,有时开至深夜。毛泽东称他们为“我的可敬爱的先生”。

这次调查会的成果就是著名的《兴国调查》。毛泽东在4万余字的调查报告中写道:这次调查要比历次调查深入些。第一,做了8个家庭的调查,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没有这种调查,就没有农村中的基本概念。第二,调查了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

1941年9月,毛泽东在延安时提到:“我在兴国调查中……得出的结论,只有两个字:革命。因而也益增革命的信心,相信这个革命是能获得百分之八十以上人民的拥护和赞助的。”

因为在中国革命史和农村调查史的特殊地位,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8户家庭不断引来各界关注。

“江南沙漠”里难刨食

1986年,24岁的胡玉春刚进兴国党史办,研究毛泽东农村调查,负责寻访兴国调查中8户家庭的后人。

山路坑坑洼洼,他推着自行车,攀爬在植被稀疏的山岭上。有时寻访一户人家,路上就得花费半天的时间,没谈上几句天就黑了,只得借宿一晚。

夜宿温常鑫(温奉章之子)家的见闻让胡玉春记忆犹新。温奉章是当初参加兴国调查的8人中唯一活到新中国成立的。村干部说温家在村里算日子最好过的。不过,胡玉春发现温家7口人住在两间低矮的土坯房,每年要花200元购买议价粮。

两年之后的1988年,全国百县县情调查开始,兴国被选中。江西省和兴国县社科联组成联合调查组,参与其中的胡玉春再一次走访了8户农民的后代。

调查组详细比较了1930年《兴国调查》中提及的劳动方式、生产工具、口粮和债务、文化程度、生活水平等方面。虽然农民翻身得解放,但农村仍很落后,农民生活普遍不富裕。

胡玉春解释,那时兴国自然条件仍然恶劣,传统农业收成很低,农村改革的活力难以激发。

毛泽东在《兴国调查》里写道:“那一带的山都是走沙山,没有树木,山中沙子被水冲入河中,河高于田,一年高过一年,河堤一决便成水患,久不下雨又成旱灾。”

兴国曾被称作“江南沙漠”,当地人形容这里天空无鸟、山上无树、地面无皮、河里无水、田中无肥、灶前无柴、缸里无米。一到夏天就和“火焰山差不多”。

时任江西社科联主席的傅伯言补充了另外一个原因:8户家庭人口倍增,人均耕地过少。1930年,8户家庭共51人,人均耕地1.2亩;1987年,8户家庭人口达111人,人均耕地只有0.54亩。不过,8户家庭后代已经感受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情况逐步开始好转了。

走出“江南沙漠”,闯出一片天

生态条件“先天不利”,限制了兴国农村发展,好在市场经济潮起,兴国农民不用像先辈一样在“江南沙漠”里刨食了。

傅浪是傅济庭的曾孙,初中毕业后,傅浪在周边县市打小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第二年,傅浪就去了广州。攒了7年钱后,他给家里盖了一栋三层楼的砖房。

除了傅浪,其余7户家庭的后代也都南下广东、东进福建打工。

1993年,李昌英的孙子李吉元去广东建筑工地拉沙子,一年能攒下一万块钱。1996年,李吉元把老家摇摇欲坠的土坯房换成了新瓦房。

情況最好的是陈庄德(陈侦山之孙)。20世纪90年代,陈庄奎、陈庄林、陈庄兴、陈庄德、陈庄才五兄弟到福建漳州的工地里做建筑模板。最开始兄弟几个帮人打工,一天10块钱,手艺最好的人也才15块钱。4年之后,老四陈庄德开始自己承包工程,拉起一支施工队。好的时候,一年挣10来万。到2002年,陈庄德在老家盖了两层小别墅,贴着外瓷砖。这是村子最早的楼房。

这一时期,8户家庭后代已经摆脱了生存压力。1995年和2000年,两次兴国再调查证明了这一点。1995年和2000年8户家庭后代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236.3元和2200元,是1988年的7.5倍和13倍。

调查数据显示,1988年,8户家庭的收入基本上来自于农业;1995年,8户家庭中有10人在外务工;2000年,8户家庭后代近三分之一的人投身打工潮;2008年,外出务工的比例提高至35.7%。

“模范县”摘掉贫困帽

李吉锴是李昌英之孙,他有8个儿子。年长的孩子外出务工,李吉锴和老伴留在家里务农。在兴国农村,判断一家人日子过得怎么样,就看盖没盖房、外墙有没有贴瓷砖。因为孩子多,要读书,家庭负担比较重,直到2009年李吉锴的新房才动工,在村里属于最晚的。

新房动工那一年,老五李士森大学毕业,这是8户家庭后代中最早的大学生。在调查组看来,这是8户家庭生活变迁的标志性事件。

李士森大学毕业之后,在北京从事计算机编程工作,2011年每月工资1万多元,几年之后涨到近3万元。他的几个兄弟,也在政策帮扶和李士森的帮衬下陆续盖起了新房。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8户家庭中的17户后人,均已脱贫。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8户家庭后代中,受益最多的是住房、医疗、教育和产业等方面的帮扶。

脱贫攻坚带来了第二次建房潮。兴国对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每户补助1.5万元。傅济庭的孙子傅传英一家被列为贫困户,也享受了政策。房子盖好的那一天,傅传英对媳妇说,这次终于跟上大队伍了。

同样好转的还有李吉元。李吉元在家养了4头牛、100多只鸡。养殖业是当地扶贫补贴的产业,一头牛补贴2000元,每只鸡鸭补20元,每头猪补300元。再加上儿子的务工收入,李吉元一家不仅脱了贫,还把2011年开工的新房子彻底完工,贴上了瓷砖。

在胡玉春看来,这8户家庭的后代生活变迁是兴国旧貌焕新颜的缩影。

兴国是有名的“模范县”和“将军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全县23万人口中,参加红军的就有8万多人,5万多人为国捐躯,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红军倒下。1955至1964年间,兴国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就有56位。毛泽东曾亲笔书写了“模范兴国”的奖旗授予兴国。

2020年4月,兴国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可以告慰5万多兴国籍烈士了。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在胡玉春看来,兴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也是《兴国调查》8户家庭后人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兴国农民家庭
耕牛和农民
画家花盆下有冤魂:悔将女儿托付熟人
家庭“煮”夫
农民
恋练有词
秦兴国:一根拐杖撑起一所学校
战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