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吴门书法的“昆山之路”

2021-07-23黄健秦

书画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篆隶最高奖张斌

黄健秦

张斌 号立堂,1982年生于江苏昆山。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委省政府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成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行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人文大学兼职教授、昆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亭林印社执行社长。第十三届昆山市“十大”杰出青年。获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雨山问道——江苏省书法院学术提名展(行书)第一名,第三届江苏文艺大奖·书法奖(最高奖),江苏省纪念建党9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金奖(最高奖),第八届江苏省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第七届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全国首届书法临帖展优秀奖(最高奖),第二届江苏书法奖提名奖,首届江苏家训展提名奖等。出版《〈礼器碑〉临习指要》《张斌书法近作集》《张斌书法》《张斌篆刻》《清欢》《迁想妙得——立堂篆隶匾额书法集》等。

张斌获得了兰亭奖!

作为江苏人、苏州人、昆山人,父老乡亲们都觉得很欣慰,尤其是当年一起学书的师友,更会觉得振奋。张斌并非书法本科毕业,可见,业余同样能够成就精专,学书之路存乎一心。通过他的作品和经历,我们对学习书法的理论和实践做一番梳理。

书法有法,师道永恒

每一位善书者,都得益于老师的指点,书法有法,口耳相传。15年前,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张斌,安居乐业,静静地开启了书法之旅,那时候总觉得成为书法家还很遥远。2006年春,张斌师从陆家衡先生学习书法。2007年秋我与张斌一起参加了昆山书画院第一期高研班。整整1年时间,在车水马龙的市中心,于柴王弄的古建筑闹中取静,滋润心田。我常见张斌和师友们讨论种种细节,由于并未深悟笔法,故不以为然。现在看来,书法确实是无法自学的,且需要长时间的浸润,传统方式要拜师,就像现在选导师。学术与艺术传承,办班搞讲座,先是面上传播,接下来则为双选,师生必心靠得很近,成为命运共同体,才能向着更高峰攀登。

书家的成就,必得传承有序。在江苏书协“名师带徒”计划的统筹下,张斌成了陆家衡先生的弟子,这体现了书法教育大省的格局与创新,更是对师道的尊重。张斌还北上游学,师从中国艺术研究院陈海良先生攻读研究生,努力会通南北。他还广泛游历,向海内外名家请教。

取法乎上,打通笔法

“条条道路通罗马”,任何一本碑帖,都能让学习者领悟笔法。张斌最初学隶书,很快就达到形准,陆家衡先生让他看看何绍基,这其实就是“善学慎变,要动脑筋地学古人、去变”。后来张斌在一把折扇上写道“余学书从石门入,知用笔之真谛”(2014年)。从他当时临的《石门颂》来看,已是篆隶线质,行书笔意了,左右开张,对于平动摆动、提按绞转(邱振中教授术语)诸笔法,都有所领悟和贯通。他近年虽常以行书获奖,但篆、隶、楷功夫深厚,骨力坚实,气血通畅,刚柔相济,作品很能动人。

张斌最擅长的当是提按法,凝成“站立”的线条,细若金针,粗如柱石,对比精微,颇具艺术张力,这一点是从陆先生学来的心法,常听到“高手写字用提按”“笔尖拎得高高的”等表述,想必他已深谙,接下来又是六七年的整固和提升。

篆隶是基础,陆先生反复强调“不可以绕过去”。很多初学者会觉得篆书用不上,隶书不好看,草书又看不懂,于是采取“回避策略”。殊不知,行草要好,篆隶得牢。从篆到隶有八百余年的“隶变”,它们像视频一样保存于简牍帛书。规范化勒石则为整饬的汉碑隶书,而手写墨迹则花开三朵,直接草化、楷化和行化,“取法乎上”,学习者应从这些珍贵的墨迹中获得营养。

再看“当代草圣”林散之,据上海成大予老师讲述,在每日写草书后,林先生会静静地临写《乙瑛碑》两百余字,以收敛心神,他重视隶书,以寻根草书之胎息。所以,对于书体,不应执着于形,而应打通理解。书体和点画皆为临时表象,笔法(动作挥运)才是固定内核——也即“用笔千古不易”之“古法”。

艺外求书,贵在学养

尊师,得言传身教,悟道,走正确路徑;然后就是投入时间,付出那99%的汗水。张斌是陆先生众多学生中“最认真的一位”,他勤奋黾勉,对书法的线条、结构和图形,充满了热爱,法帖经典,过目不忘,因为用心、定心,再化为己用,自出机杼。

学养方面主要靠读书、行路和思考,讲究的是字外功,需广泛涉猎东西方文史哲学,精研国学,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学养和技术,不是孰先孰后的问题,而是互为滋养的共生。邱振中教授指出,优秀的作品如五指并拢,而伟大的作品,是一个小指分开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极小,却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书法家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来提升感觉、智识与境界。张斌的技术日臻纯熟,接下来需要慢慢“养”,以成就那一点点的伟大。

张斌五体兼备,能力均衡,代表着江苏青年书法家的水平和风貌,师友们寄厚望于他,愿他能继续精进,朝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中国书法的传承与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篆隶最高奖张斌
好好爱自己,何必去取悦任何人
傅山“碑学先声”的源起之说
《花之恋》
傅山《杂记》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新风采上海市第七届篆隶书法展”举行
王留锁书法篆刻作品选
陈明之
清·傅山论书句
《为奴十二年》摘多伦多大奖
牧羊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