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广贤文》: 一部流传甚广的格言谚语集

2021-07-23钟岳文

月读 2021年7期
关键词:格言读书

钟岳文

古语有云:“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其中的“增广”是指《增广贤文》,“幼学”是指《幼学琼林》。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两本书有如此评价呢?原来,《增广贤文》中有大量口语化的语言,它们既富哲理又具有知识性,非常有助于人们在待人接物和表达思想时使用。而《幼学琼林》内容广博,涉及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鸟兽花木等诸多方面,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内容加以掌握,并且在生活中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便能“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本文介绍的是《增广贤文》。

一、《增广贤文》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增广贤文》是中国古代一部格言谚语集,原名叫《昔时贤文》,亦称《古今贤文》,不知何人所编,始于何时。书名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年间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其中第七出《闺塾》有云:“【绕池游】(旦引贴捧书上)素妆才罢,款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贴)《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据考证,此处的《昔氏贤文》即《昔时贤文》。由此可以推知,此书最迟成于明万历年间,相传是由一个儒生所编。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修订,这部书才成为现在的面貌,称为《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或简称《增广》。

清朝后期以来,这部书风靡全国,影响极大,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即使那些没读过《增广贤文》的人,由于经常听他人在说话时引用,也能够说出其中一些名言警句。如“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等。

《增广贤文》的编写方法基本上是围绕待人处世的准则,按照一定的音韵,把历代各种贤文、格言、谚语、成语和名句汇集成册,没有段落篇章,没有组织结构,显得有些杂乱。这大概与编纂者没有精心整理有关,或许也是因为此书并非成于一人之手,而是由不同时代的人累积补缀而成的。当然,这也与此书是格言警句集有关。

书中的语句十分精辟,言语浅白,但含义深刻,通俗易懂。形式上,大多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一经成诵,便经久难忘。

此书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涉及立身安命、为人处世、礼仪道德、风物典故、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这部书虽然文字不多,内容来源却十分广泛,大部分来自先秦典籍、诸子言论、笔记小说、诗词曲赋等,可谓博采众长,名句荟萃。清代何荣爵在《重订增广序》中说:“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善恶言、勉戒言、在家出家言,复有仕宦治世言,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

在明末藏书家毛晋编辑的《六十种曲》里,可以看到明代中期的很多戏曲杂剧已广泛征引《增广贤文》里的语句了,说明当时《增广贤文》是相当流行的。而在之后的“三言二拍”中,《增广贤文》里的语句就更随处可见了。

通过对原文源流的探究,我们可以推断其在流传过程中的一些用字讹误,比如“黄金无假,阿魏无真”,应为“黄芩无假,阿魏无真”。黄芩和阿魏都是中药材的名字,这样两个名词才对应。由于黄芩遍地都是,非常普遍,所以在藥材行里买黄芩不会买到假货;而阿魏是一种名贵中药,能治疗多种疾病,甚至被称为灵药,但是它非常稀有,很难找到,再加上多数人没见过,所以古代药店里卖的阿魏多是假的。同时,对于源流的梳理也为我们理解原文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因为有些语句如果脱离了上下文和原始语境,就很难准确理解其内在含义。

其实,如果细究起来,我们是可以看到作者的写作思想和动机的。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荀子“性本恶”为前提,又以冷峻的目光洞察人生百态,特别是对当时社会的弊病和不良风气进行了揭露,如亲情被金钱污染,“贫居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情只是一句谎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法律和正义被金钱所操纵,“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世故导致人心叵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恶难辨,“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等等。

可以说,《增广贤文》把封建社会诸多阴暗现象以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真实而又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读者只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便会顿感危机四伏,孤苦无依。此书以此作为内在的逻辑起点,逐步引导、告诉人们一整套为人处世方略和应恪守的道德规范,以维护自身的安全,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进而获取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二、《增广贤文》的现代价值

必须承认,受时代影响,《增广贤文》中有不少封建糟粕和思想局限。比如有宣扬宿命论的,“万事皆先定,浮生空自忙”,“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有宣扬一味顺从忍耐的,“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有宣扬封建纲常的,“在家由父,出嫁从夫”;有提倡醉生梦死生活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有但求自保、不顾大局的,“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对于这些内容,我们今天必须批判地加以对待,除去它的消极影响。

至于其他语句,则体现了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智慧,是人类世代积累的经验的传递,是一种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社会知识等的“再生产”,对于当今不无借鉴意义。

首先,强调了“仁”和“恕”的思想。《增广贤文》虽然内容广泛,但其基本思想和价值取向还是儒家的基本道德观念。著名学者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说,这部书“使儒学(又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的好些基本观念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解释下,成了整个社会言行、公私生活、思想意识的指引规范”。那么,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呢?“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其实就是“仁道”和“恕道”。“仁道”和“恕道”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总纲,也是其他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理论基础。

《增广贤文》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其中心内容、基本精神和人生价值取向就是建立在儒家的忠恕之道或“仁道”和“恕道”基础上的。其中的精华,对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具体而言,仁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爱心。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韩愈说“博爱之谓仁”,强调的都是对他人之爱。与“仁道”相联系的是“恕道”,主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平等待人,待人如待己,不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情。

《增广贤文》一书并非从理论角度对“仁道”和“恕道”进行系统阐释,而是从“行”的角度对人们进行劝导,或收集儒家经典中的原句,或对经典语言中的重要观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以格言韵语的形式对“仁道”和“恕道”进行浅近而又富于哲理的表达。

书中汇集了很多劝导人们行仁的格言,如“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立地之柱石;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育物之根芽”,“处富贵地,要矜怜贫贱的痛痒;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等等。既通俗又深刻,从价值观、良知、处事态度等多方面对人们加以劝导。

此外,该书还从多方面、多角度劝导人们行恕道。其一是从修德方面进行规劝,强调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要严己宽人,如“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天下无难处之事,只要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自反”,“勿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等等。其二是从祸福方面加以警示,说明祸福与恕道的关系:“克己者,遇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启口即是戈矛”,“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书中虽然强调严己宽人的“恕道”,但绝非唾面自干的作揖主义,更不是无原则的一味退让,而是以正义为原则。书中说:“以直报怨,以义解仇。”其中的“直”非常重要,不以德报怨,因为以德报怨的后果是纵容恶;也不以恶抗恶,因为以恶抗恶的后果是使恶无休止地蔓延,而以“直”报怨是从维护社会正义出发与恶做斗争,是对社会道德的维护。

其次,书中将仁与义并提,体现了仁义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如“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正是仁义高于一切的道德观,正是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被内化为一种自觉动力,才使中国自古以来都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仁人志士出现,在中华民族出现危机的时候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第三,书中体现了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儒家学者特别强调积极进取的意义,鼓励人们要有所作为。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调了一个士人必须要有远大的志向、坚毅的品格。孟子提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鼓励人们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增广贤文》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句子,比如:“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这是告诉人们不要安于现状,不要止步不前;“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这是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河狭水激,人急计生”,说明危困的境地能激发人的潜能;“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意在告诫人们失败后不要气馁,要敢于再次尝试;“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强调勤奋用功可使人成长与蜕变;“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阐述了做事需脚踏实地的道理。这些强调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句子,读来特别鼓舞人心,意在告诉人们要志存高远、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有限的人生中建功立业。

第四,书中传达了居安思危的忧患观。中国自古就强调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说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孟子也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增广贤文》中说“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深耕足养家”,“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这些都是告诫人们要未雨绸缪,及早防范,免得遇事慌了阵脚。可以说,书中对居安思危的阐述形象而生动,做到了场景化、生活化,说服力强,令人深思。

最后,书中号召人们要多读书。“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增广贤文》中将读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用格言的形式一一表露出来。“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这是将读书看作一个人提升地位的重要途径,其中也隐含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是说读书还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修养,禾稻有充足的谷粒,显得十分饱满,多读书就会如禾稻一样成为有用之才,而不爱读书的人则像杂草一样碌碌无为,几乎没什么用处。

另外,书中还有关于读书方法和态度的警句,比如强调读书要严谨:“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就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弄懂弄通每一个字词。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价值千金,只有认真、细致地读书,才能有所收获。又如,读书的内容要以德为重:“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孝”“义”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道德准则,读书时学习掌握知识是一方面,提升德行修养则更为重要。再如,学习莫要眼高手低。眼高手低,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毛病。所以《增广贤文》中教导说:“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更作等闲看。”意在指出学习是个“苦差事”,需持之以恒,要多做少說。

今天看来,强调读书和勤学的重要性,不仅对我国教育思想具有启发意义,同时也告诉我们,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不读书、不学习是行不通的。

总之,《增广贤文》作为古人宝贵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价值引领、方法指导、动力激发等多重功能,可以给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因此,这部书被人们视为处世金箴、做人指南。读《增广贤文》,有时就像拜访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听其谆谆之言而感到醍醐灌顶,有所思,又有所悟。

猜你喜欢

格言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老师的样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生活的格言
图片格言
阅读理解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