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2021-07-23顾耘
顾耘
随着融合教育的大力推进,智力障碍儿童如何融入主流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议题。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推进智力障碍儿童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一、引言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国智力障碍的总人数为554万人,其中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智力障碍儿童有76万人,是学龄残疾儿童中占比最高的人群。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提出,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被社会广泛关注,如何融入学校、社会的探索被越来越多地付诸实践。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以及重要表现。智力障碍儿童是学龄残疾儿童的主体,提升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对推动融合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概念界定
1.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是指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两个方面明显受到限制而表现出的一种障碍,通常发生在 18岁以前。
2.亲社会行为
1972年,美国学者艾森伯格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用来表示所有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分享、友善、协助、捐款、救灾及自我牺牲等。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1.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
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较低以及伴随适应障碍,我们通常会假设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要低于普通儿童。一些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个假设,如Bacon等人(1998)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对他人痛苦的亲社会反应水平均低于普通儿童,普通儿童几乎全都做出了亲社会反应,智力障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则只有少数做出了亲社会反应。
然而,Bender等人(1992)的研究顯示,在面对简单帮助任务时,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帮助行为上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所以,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是否低于普通儿童还没有明确的定论。
2.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征
(1)年龄特征
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提高,如魏芳(2014)发现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助人、分享、合作和安慰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有些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上述结论,如Walz等人(2002)的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年龄的关系并不显著。因此,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也没有明确的定论。
(2)性别特征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相关研究的结果同样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如Bacon等人(1998)的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在言语和非言语的亲社会反应上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表现出了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反应。但Walz等人(2002)的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性别差异并不显著。
(3)障碍类别特征
将自闭症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比较,自闭症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明显落后于一般智力障碍儿童,如Sigman等人(1992)的观察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看到自己母亲和实验员弄伤手指时的亲社会反应要低于一般性的智力障碍儿童。
3.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魏芳(2014)发现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助人、分享、合作和安慰行为与心理理论具有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心理理论水平可显著预测四种亲社会行为的水平。饶玲(2015)从环境层面探讨了父母教养压力、教养方式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压力的亲子互动失调维度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智力障碍儿童的合作行为,教养方式不一致性因子在亲子互动失调与智力障碍儿童合作行为之间起中介效应。
4.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研究较少。韦小满等人(2005)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但该研究只探讨了合作和分享两种亲社会行为,着重考察了角色扮演干预方法的效果。干预的次数较少,强度较低,每种行为只单独干预了一次,研究结果表明对智力障碍儿童合作行为的干预效果显著,但短期内对其分享行为的干预效果并不显著。张玉红(2018)通过开展基于共情训练的亲社会行为综合干预,发现智力障碍儿童的共情和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基于共情训练的综合干预是可行且有效的。
四、研究局限性
1.研究领域局限性
目前,关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主要以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智力障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数量极其有限。在中国知网以“智力障碍”和“亲社会行为”为关键词搜索,检索出的论文数量仅4篇。通过关键词的同义扩展搜索,如将“智力障碍”置换为“智力落后”“弱智儿童”等,检索的论文数量仍不足10篇。由此可见,学界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这一领域的关注甚少。
2.研究对象类型局限性
通过上述对文献综述的整理可以发现,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一般的智力障碍儿童。但是智力障碍儿童中,还有许多儿童患有其他综合征或伴随着其他障碍,这些对象都没有被纳入到研究中,研究对象类型较为局限。
3.研究方法局限性
在现有的文献中,多数学者使用实验法来测定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应用实验法来测定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性是存在疑问的。智力障碍儿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适应性差,知识、技能难以迁移。实验室情境的人造性与新异性会造成测定出的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与实际偏离。在实验中,对智力障碍儿童这一被试变量没有控制得当。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不同,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水平差异很大,如轻度智力障碍和重度智力障碍的智商差异非常大。而智力水平对亲社会行为有着很大的正向预测作用,所以实验对象没有选取相同智力范围内的被试,由被试变量导致的实验偏差就会很大。
4.研究应用局限性
目前,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水平、特征的研究,对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的研究极其匮乏,这使得本领域研究的应用性很弱,难以对如何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这一重要议题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五、展望
伴随着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好,相信对本领域的研究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更多学者、更多研究聚焦于这一领域研究,推动更多的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