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应用
2021-07-23王华
王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课堂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教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新课标下灵活、新颖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它的教学目的不只是简单地完成教学大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容,通过不断思考、深入探索,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基于此,笔者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探究式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有效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满足如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次,把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如何才能将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更好地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是值得当今每位教师关注并思考的问题。
一、巧设情境,在课堂中领悟
在课堂中巧妙地设置一些情境是探究式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课堂情境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使其认真听讲,更好地领悟教师所讲的知识。教师要在情境中联系课程内容并铺垫好探究话题,让学生按照预定设计领悟知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目标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已有经验相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来教学。
例如,在教学“真正的友谊”这一单元时,学生可能不太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此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个名叫王大伟的男孩家里很有钱,一天到晚都和朋友在外面吃喝玩乐。有一天,王大伟的母亲问他有几个真正的朋友,王大伟回答道:“很多。”母亲便对他说:“现在你去换上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告诉你的朋友们家里破产了,现在只能流落街头,看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反应。”王大伟照母亲的话去做,结果大部分朋友都扬言不再和他做朋友,只有一个平时不起眼的朋友愿意帮助他。通过这个情境,教师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真正的朋友并非平时一起吃喝玩乐的人,而是在自己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面前的人。
二、问题导入,在思考中深入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导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思考中逐步深入。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小学生大都活泼可爱,他们经常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满腹探究欲望,但是由于他们的思维还不成熟,知识和经验都欠缺,想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通常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实践、讨论、参观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提问。
例如,在教学“我的课余时间”这一单元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该视频展示了学生小明每天都过得很忙碌,他除了上课之外,还要看一些课外书,参加父母报的培训班,没有时间玩,因此很是苦惱。学生看完视频之后,教师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让他们交流视频中呈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接下来,教师尝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要想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自主地去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告知问题的答案,而是指导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并且分享自己的喜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法自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这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而是需要反复思考,不断深入。通过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在得出答案时会获得自信与喜悦。
三、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融合
让学生多实践是解决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知行分离问题的主要方法。实践出真知,在学习中,教师不能只教学生纯粹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把书本中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亲自感受,进一步探究。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合作”这一单元时,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了关于合作的一些理论性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合作为主题的活动。教师把学生两两分组,每组一人不能动,另一人蒙上眼睛,不能动的指路,蒙上眼睛的根据搭档的指示走动,比赛哪一组最快到达终点。学生通过玩这个游戏,在实践中融合了教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运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对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目的的达成意义重大。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重视课堂教学、问题切入与实践,让探究式教学更好地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思想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