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全民强大力量 创造举世瞩目辉煌
——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021-07-23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华民族现代化

◎ 本刊记者 周 烨

箭指苍穹、“神舟”凌空——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之旅。“身穿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服,我们都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航天员刘伯明豪情万丈。这信心背后,是伟大的祖国,是党领导下日益强大的中国科技事业。

曾几何时,因工业制造及相关工艺水平较低,被钱学森称之为“先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的载人飞船“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构思图和一个个试验中。而今,从“嫦娥”探月到“天问”登火、从跑出“中国速度”的新冠疫苗到跻身世界领先水平的5G技术、从万米深潜到航母入列……中国以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让古老的东方涌动起创新之潮。

中国科技崛起的背后,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引领科技事业不断前行的奋斗历程,也是党领导中国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书写新时代崭新篇章的历程。百年来,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筚路蓝缕,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

一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丰富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光辉史册中。在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深刻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光辉史册中。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共产党于民族危难之际开启中国现代化征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陷入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境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也使中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状况,从而开始寻求变革、谋求自强,探索现代化道路。

在那个西方列强侵略、战乱不止、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年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可歌可泣的斗争。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但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在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其他各种“主义”也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更谈不上为中国现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走上历史舞台的。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而矢志不渝,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过程中

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历史使命不同,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会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向全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1954年9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清醒认识到,“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实现国家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也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重要任务。1964年12月,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成为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能否实现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这条现代化道路既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又紧跟时代潮流、体现世界现代化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规划了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再到“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步骤。这成为我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为接续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路标。在“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基本实现时,党的十五大对“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中国式的现代化”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的宏伟蓝图,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认识的深化。立足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战略步骤,体现了坚持远大目标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体现了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几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中国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中国从传统农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大国,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实际,更加具体地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这样的现代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责任和担当。实现这样的现代化,必须有“主心骨”,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这个核心只能是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虽然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的矛盾、困难和风险仍然十分复杂,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党的建设还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要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集中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能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创造现代化建设的新奇迹。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需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宝库;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化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优势。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华民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