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科技工作的伟大探索与实践
2021-07-23杨伊静
◎ 本刊记者 杨伊静
1950年2月,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在共和国经济战线上悄然打响。针对猛烈的物价上涨,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周密部署,上海等地国营粮食公司遵令将紧急调运来的米面连续抛售。暴涨的粮价突然稳定下来,囤积居奇者措手不及,只得蚀本出货。趁跌价,国营公司又购进大批物资,为进一步平物价、稳市场作准备。至此,投机资本遭受毁灭性打击,再也不能兴风作浪。
没有什么比抑制通胀,更能让新的执政党迅速赢得民众的支持。成功稳定物价、稳步统一财经、理顺市场环境,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现的4次物价大波动画上句号,而且彻底扭转了国民党政府持续12年之久的恶性通胀局面。到这时,那些曾经认为“共产党军事上打100分,经济上打0分”的资本家才真正服气,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管理经济了。
新中国宣告成立,新的历史纪元开启,但严重财政经济困难是事关新生政权能否巩固的全局性问题。面对这个大考,中国共产党在不长的时间里,成功平抑了物价、统一了财经。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兴奋地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毛泽东评价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在一穷二白中奋起直追,在爬坡过坎中不懈探索,在革故鼎新中实现跨越,在拥抱世界中谋划大同……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一步步成长为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从1949年至2020年,百姓“米袋子”充实起来,粮食产量从2263.6亿斤提高到13390亿斤,人均占有量实现翻番,彻底粉碎“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人民吃饭问题”的臆断;“钱袋子”鼓了起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7元增长到32189元;“安居梦”圆了起来,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8.3平方米增长到近40平方米;“小康梦”触手可及,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以如此规模、如此速度实现大国崛起的“中国密码”,成为时代之思。破解世界之问、回答时代之思,既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也是为了增强开拓前进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以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明确经济治理根本方向
1921年7月的一个晚上,上海法租界石库门住宅里,中共一大悄然召开。怀揣理想的早期共产主义者,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在经济方面主张“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领土完整、民富国强、自尊自强、世界尊敬。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却预言,共产党政权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它必然会因此而垮台。毛泽东回应道:“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光荣之路发端于艰辛探索。守住初心、担好使命,发展是硬道理。汲取先进理论的营养、扎根本国国情的土壤,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三大改造”后,义无反顾地选择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形成中国近代以来引进规模最大、效果最好、作用最大的工业化浪潮。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将一切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力量集结起来。但是,在中国这样的独特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先例;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当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犹如攀登人迹未至的高山,必须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洪流中释放了卓越的发展能力。我们党以巨大的勇气、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动着这个东方古老大国实现工业化、走向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宽广道路奋勇前进。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之所以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继续创造发展奇迹、续写岁月荣光,归为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那句话:“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以科学理性的战略判断,确定经济治理思路格局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洞察时代特征和国内外大势,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
邓小平深刻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告诫人们:“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由此果断处理了党和国家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党和人民劈波斩浪,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历史反复证明,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把握经济规律,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从形态描述、总结规律、判定方向三个方面层层递进,作出“三期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并以此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发点,作出“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重大决策。在辨析主要矛盾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是结构性而非周期性的基础上,宏观调控保持定力,不唯GDP论英雄、不搞“大水漫灌”、不打“强心针”,确立了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政府、市场、法治要各司其职各尽其用,既要释放活力,又要防范风险,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个全面、系统、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经济治理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正在领航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驶向更加光辉灿烂的前程。
以历史辩证的思维方式,把握经济治理关键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共产党人掌握了它,就是掌握了看家本领,掌握了制定正确方针、解决矛盾问题、提高执政水平的方法论。
2017年10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党的十九大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入党章。历经抗争、奋斗与崛起,中华民族早已彻底告别屈辱沉沦。现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与5000年历史交相辉映,灿烂光华,繁盛如夏。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而凝练的总结,是历史的回声,也是时代的号角,穿越激荡100年,响彻壮阔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望我们党的历史时深刻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的确,无论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到进行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再到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无论是从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根源于对当时的社会存在的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实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没有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怎能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而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处理好治国理政中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才能在大有可为的新发展阶段大有作为。
以综合平衡的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治理务实见效
“治”,在于把握重大平衡;“理”,在于规范发展秩序。其指向,都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在经济治理中,如何处理稳定与增长的关系,历来是世界各经济体需要解决的一个最根本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经济赶超,计划经济体制迅速建立起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按照行政指令展开,高效动员资源流向重工业部门。但是,这并没有解决经济增长频繁波动问题,商品供求不平衡、物价上涨、投资增速过快等问题反复出现。历经深入观察和分析思考,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陈云反复强调“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再到一批经济学家为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问题献计献策,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增长尽管历经波折,但是逐步形成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的经济治理思想。
改革开放初期,是计划经济思想与市场经济思想的碰撞融合期。直到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一路南下,发表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到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改革开启了新篇章。“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独特模式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塑了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走向。
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水平供需平衡,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增强创新创造活力、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主张,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国经济航船在一系列重大平衡战略的指引下,稳稳驶向更深、更远、更壮阔的海面。
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增长数据,衡量波动度的标准差指标近10年明显降低,日益平稳。宏观调控目标也从前些年的“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逐步转向“实现稳中求进”。对于稳中求进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从中可见,“稳”为“进”赢得了空间和时间,“进”又提升了“稳”的效果和水平,两者相互联系、相得益彰,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
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体观和系统论指导国家经济治理,凸显了保持宏观稳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价值,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最为精彩的又一篇章。
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重大跨越
新中国成立70年多来,中国科技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取得了诸多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人工合成转移核糖核酸;青蒿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港珠澳大桥;“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全球组网;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国产大飞机;复兴号高铁;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成功研制;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从一曲“东方红”到“天宫”游太空,从国产航母下水到“蛟龙”深海探秘,从“嫦娥”探月到“天问”奔火,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创新整体能力持续跃升,社会生产力实现重大跨越。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百年回望,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科技事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从“向科学进军”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再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是第一动力”等,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跟踪研究世界先进技术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大批优秀人才;21世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科技实力“后发赶超”,实现了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坚持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就整合组织机构建立中国科学院,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各产业部门的科研机构为主导的科学技术组织体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整合和配置各类资源的能力以及顶层设计能力,在一穷二白的发展环境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国防尖端科技的集体攻关,独立自主研制了诸多国之重器。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1978-2012年)这一时期,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新途径,电子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宇航空间技术等各领域快速发展,并与生产直接结合起来,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同时,他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正确分析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1985年3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融合发展的步伐,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863”计划),1988年8月,与“863”计划相衔接的火炬计划开始实施,1991年,邓小平把握国际竞争的实质与世界科技革命的新趋势,作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为促进我国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邓小平深刻阐明了科技与教育的关系,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形成了“科教兴国”战略的雏形。
20世纪90年代,世界进入信息技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信息化本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科学技术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1992年3月,国务院下发《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1993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科技创新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高度。2012年,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我国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问题、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决心与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至今)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国家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为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奠定体制基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力求在2020年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求与部署,同年8月,国务院又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为进一步深化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同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的通知》,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调整为国家科技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及重大政策等工作。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精准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大势,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总结过去、谋划和开拓未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创新是贯穿《建议》全文的核心关键词之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建议》展望2035年,突出强调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做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并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中,明确表明要实现“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置于2021年八大任务的首位,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综合优势,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保证,党领导人民进行科技创新的制度优势将在新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奇迹,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也达到新的高度。沿着这条已经走出的光明大道,我们继续前行。在过去100年赢得伟大历史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更广阔的未来赢得更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