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路径探析

2021-07-22李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红色资源实践路径

李婷

摘  要: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是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积极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新路径,将更好地提升育人效果。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的实践现状、实践路径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打造多元红色资源育人网络平台、打造优质的红色资源育人团队、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资源网络课程建设、加强各高校间线上线下红色资源教育的交流与沟通、加强高校网络环境监管营造良好的红色资源育人环境五项措施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红色资源;高校育人;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02

当前互联网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各种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和获取为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育人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但同时,互联网技术在教与学中的普及和运用,也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诸多挑战。网络当前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开展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但是各种复杂的信息和思想观念充斥在网络中,极大地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尚未成熟的思想观念。面对这种现状,亟需高校教育工作者转变育人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红色资源中所包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坚定理想信念等优秀的精神品质,对引导和规范大学生言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1]。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当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开展红色资源育人工作,高效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互联网背景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的实践现状

(一)互联网背景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面临的机遇

第一,丰富了大学生了解红色资源的途径。大学生不仅可以依靠静态的书本来了解红色资源,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加强和深化对红色资源的认识。比如,开设红色校园网站,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软件开设红色校园账号,发布真实的红色人物故事短视频、革命歌曲等,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积极宣传和弘扬红色资源,使大学生深入理解红色资源的价值内涵,从内心深处受到感染,进而促进红色资源育人价值的实现。

第二,为高校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德育教育提供了新路径。高校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在育人方面的优势,在教学内容中充分融入红色资源,线上实时和学生分享有关红色资源的相关文字或视频资料,在开展课堂讨论时,也能够随时指导学生,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线下两种平台了解和检测学生学习红色资源的效果,及时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2]。

(二)互联网背景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方面,对高校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监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可以轻松搜集到所需的信息,也可以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动态。从这一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与外界的沟通渠道更加丰富与畅通。但当前高校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监管,网络中充斥着的各种复杂的不良信息,都被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地接收,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会产生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还没有深入接触和了解社会,对待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判断,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缺乏客观、理性的思维意识。加之网络中一些错误的思想引导,容易使部分学生受到错误思想的侵蚀,继而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红色资源育人效果的发挥。

二、互联网背景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路径探析

(一)打造多元红色资源育人网络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充分利用其所热衷的各种网络媒介平台来开展德育教育,将红色资源的相关内容充分深入嵌入到各种网络平台中。比如,在微信、QQ、钉钉、腾讯课堂等软件上创建红色资源教育群,教师可以随时在群组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红色资源学习资料。以往的红色资源教育往往以公共思政课的形式展开,授课时间、空间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网络课堂教学却突破了这种局限性,使师生教与学的过程更具自主性。在课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线上红色资源知识竞赛、朗诵、演讲,鼓励学生结合红色资源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等活动,高校可以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纳入学生实践教学考评中,使大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红色资源的学习过程,强化红色资源对大學生的育人效果。同时,还可以构建红色校园网站,打造以红色资源为主,并附带多种学习功能的网站。比如,红色网站中包含红色资源的学习通道、热点时事新闻通道、心理服务通道,同时还具备学生日常的学习成绩查询、奖学金查询、就业服务等多种功能,满足大学生多方位的需求,以此吸引学生高频率使用红色校园网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和学习红色资源,强化红色资源的育人效果[3]。

(二)打造优质的红色资源育人团队

在红色资源育人体系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使教育具有说服力,才能感染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从而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意义。其次,在网络时代下,教师要擅于借助网络优势,在教学中将教学资源转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比如,将红色资源中精彩的部分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红色资源教学的趣味性,自觉深入了解其含义,挖掘红色资源中的精神价值,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师还要有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红色资源育人的方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

(三)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资源网络课程建设

各高校可根据本地区富有特色的红色资源内容,来研究、推动和开设相关的特色网络课程。大学生往往对和自身密切相关的环境和事件有较高的关注度,高校将大学生身边的、大家熟知的红色资源挖掘出来,融入课程内容,能够增强大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红色资源的积极性。在教师讲解真实的红色故事时、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视的作品时,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精神,对当前的幸福美好生活怀有感恩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总结,积极接收学生对如何更好地学习红色资源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也能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资源网络课程建设。

(四)加强各高校间线上线下红色资源教育的交流与沟通

各高校在开展红色资源育人活动时都体现了本校的特色和优势。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加强各高校线上红色资源教育的交流与沟通,能促进各高校在红色资源育人方式、手段、内容上的优势互补,不断丰富和完善本校在利用互联网条件下运用红色资源育人的经验和成果。比如,各高校可以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各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经验交流成果汇报和总结。会后各高校再进行研讨,推广具有普遍性可以适用于各高校的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学习红色资源的感受和心得,使大学生在参与此类活动时再次受到红色精神的鼓舞,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提升各高校线上线下开展红色资源育人的成效[4]。

(五)加强高校网络环境监管,营造良好的红色资源育人环境

为给高校营造良好的红色资源育人环境,需要不断加强高校网络环境的监管。针对网络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高校应着力健全和完善校园网络监管体系,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设置不良信息过滤屏障,为宣传和弘扬红色资源提供纯净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积极利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红色资源蕴含的宝贵精神价值丰富和净化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削减网络中各种复杂信息对学生思想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大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在汲取红色资源的精神滋养中,将这些优秀品质和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在互联网背景下,能够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也为形成良好的红色资源教育环境提供有利条件。

三、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探索高校红色资源育人的路径,充分发挥其精神价值,对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引领,以及提高高校德育育人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应对互联网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下,各高校应当积极发挥和运用互联网育人的优势,着力保证红色资源育人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丁绍家,闫冠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5(13):158.

[2]余国师,何伟炬.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教学实践路径[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7):61.

[3]余维祥.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教学实践探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5-7.

[4]余泽龙.网络时代下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5.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互联网背景红色资源实践路径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分析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