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政策“大礼包”的干货有哪些?

2021-07-22张玥发自上海

南方周末 2021-07-22
关键词:流入地大礼包常住人口

南方周末记者 张玥发自上海

◀上接第12版

从国内的户籍制度改革来看,现在实施的是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未来需要以实际居住年限和社保缴纳年限为主要积分标准,逐渐淡化教育水平在积分落户中所占的权重,甚至直到取消,这才是比较符合城市发展长远需要和国际惯例的。

南方周末:按照常住人口来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需要怎样的配套制度?

陆铭: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跨县的“人户分离”人数已经达到3.7亿。

国内的公共服务是否按照户籍配置,要分人口流入地和人口流出地来探讨。人口流入地,主要指大城市、特大、超大城市,绝大部分的公共服务是在户籍人口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非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但这距离整个常住人口所产生的公共服务需求,差别仍是巨大的,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已经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外来人口在本地的公共服务需求。

对于人口流入地,未来需要加快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应。例如未来随着中国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的阶段,普及十二年的教育是早晚要推出的,未来不光是中小学方面要增加供应,高中阶段的教育也要增加供应,这对于特大和超大城市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应该未雨绸缪,不能回避这个趋势。

从人口流出地来讲,我们传统的公共服务提供,包括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财政转移支付,往往是与户籍人口挂钩的。实际上,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转移支付甚至超过了本地常住人口规模的现象。这种公共服务和常住人口的空间、供求错配的问题,在当前中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未来有必要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例如人口流出地会涉及公共服务做减量供应,并向中心城区来集中布局的系列政策。

(南方周末记者敬奕步对此文亦有帮助)

猜你喜欢

流入地大礼包常住人口
你集星座卡,我送大礼包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西安市常住人口超一千万
萌趣圣诞
寒假大礼包
寒假大礼包
北上广或迎人口拐点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