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这样干
2021-07-22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为实现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能源领域该如何发力?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走绿色发展之路
“当前能源行业作为碳减排的先行者,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交易体系不健全、企业各自为战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兼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玉东建议,强化多层次政策引导,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董事长焦云看来,全球能源行业正经历着以低碳化、无碳化、低污染为方向的“第三次能源变革”,二氧化碳的回收与有效利用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更是加速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长期的、顶层的硬约束,这必将持续倒逼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全国政协常委、全國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中表示,构建能源发展新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培育能源竞争新优势、塑造能源合作新高度的必然选择,更是催生能源发展新动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能源产业谋变
“‘3060碳排放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效管理,推进碳市场建设,带来一系列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将在能源供给更加清洁、能源消费更趋绿色、资源配置更靠市场、对外合作更加开放4个方面带来积极变化,对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
南存辉表示,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我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的主力军,光伏已超过风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在“3060”碳排放目标下,光伏将在我国未来能源格局中发挥更大价值。“希望在培育光伏绿电市场化机制、创新‘光伏+模式等方面带来一线的实践思考和经验总结。”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光伏+储能大有作为,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快电力市场改革、制定和完善储能标准体系等方面强化电化学储能在未来我国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面对“3060”双碳目标,在新能源领域企业摩拳擦掌的同时,传统能源领域的企业将如何应对?焦云表示,当前,宝泰隆正在开展由煤化工向新材料转型,推进石墨烯及中间相炭微球、针状焦等新材料产业项目,产品由传统煤化工向煤基清洁能源升级,推进实施稳定轻烃项目和芳烃项目。而在碳中和领域,宝泰隆正在推进“碳氢共轨大循环战略”,利用专利技术带动局部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向绿色、高效、可循环煤基清洁能源升级。
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最强引擎。
“基于碳中和目标,我国各门类的产业都面临着新挑战,其中涉及使用能源的零碳化,很多也需要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的转换。”全国人大代表、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董事张雷表示,高炉焦炭炼钢将转向绿色氢气炼钢,汽车和船舶的燃油将被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取代,生物合成技术将取代化工技术产生丰富的零碳并且可回收降解的工业材料。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让能源化工产业面临成本、技术、工艺及替代能源竞争等多重挑战。尽管如此,减排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必须克难而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执行董事尹兆林表示,在生产用能上,茂名石化将从源头严控新建项目的能耗物耗及碳排放,加快节能降碳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应用;在产品结构上,全力开发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加快提升高端石化产品供给水平,确保“十四五”氢能产业形成规模。
在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方面,曹培玺建议,加快核心技术装备新突破,深化实施重大能源工程项目优先使用国产化技术装备的支持政策,推动首台(套)技术装备和推广应用,全面推进煤电等控制系统和芯片国产化替代。努力打造能源技术装备新优势,推动储能、氢能等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试点示范,持续推进新一代核电、风电和光伏等优势技术创新,抢占能源科技制高点。
(来源: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