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经乳晕切口术和放射状切口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对比

2021-07-22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4期
关键词:乳晕腺体乳房

余 洋

(仪征市中医院普外科,江苏 仪征 211400)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良性乳腺肿瘤。乳腺纤维瘤的病灶通常位于乳腺纤维组织内或乳腺上皮处。18 ~30 岁的女性是乳腺纤维瘤的高发人群。近年来,我国乳腺纤维瘤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对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术的效果较好,但美观性较差,术后可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2]。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比用经乳晕切口术和放射状切口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间在仪征市中医院住院接受诊治的71 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1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5 例)和观察组(36 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15 ~70 岁,平均年龄为(41.4±1.5)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16 ~70 岁,平均年龄为(41.5±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B 超检查等,评估其身体状况是否能承受肿瘤切除术。根据患者B 超检查的结果确定并标记其病灶的具体位置。然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放射状切口术,方法是:1)让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的乳头及周围组织进行局部麻醉。对患者乳房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并为其铺巾。2)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手术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沿大乳管走向潜行剥离,分离乳房表皮和浅层腺体。使用组织钳对乳房组织进行牵拉和固定。助手用手将肿瘤病灶推动或挤压至手术切口的范围内,主刀医生在肉眼直视下确定病灶的具体位置、数量、体积、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根据病灶的实际情况分离瘤体,完整切除瘤体。将切除的病灶组织送往病理科室进行检验。3)切除病灶后,使用电刀对手术切口进行电凝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后,缝合手术切口。若瘤体存在于腺体内,需缝合打开的腺体。用规格为4-0的薇桥可吸收线缝合皮下腺体组织,用规格为5-0 的薇桥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皮肤组织。使用敷料覆盖手术切口,并对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术后1 ~2 d,为患者换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经乳晕切口术,方法是:1)让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的乳头及周围组织进行局部麻醉。对患者乳房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并为其铺巾。2)以患者乳晕的色素交界作为手术切口的参照,沿乳晕做一个长度<2 cm 的弧形手术切口。若患者病灶的直径过大,可适当延长手术切口的长度,但沿乳晕切口的长度不宜超过1/2 的乳晕。逐层分离皮肤、皮下腺体、浅层筋膜等组织。待组织完全分离后,采用甲状腺钩牵拉手术切口的周围组织,用组织剪沿大乳管走向潜行剥离包膜、腺体组织,分离乳房表皮和浅层腺体。助手用手将肿瘤病灶推动或挤压至手术切口的范围内,主刀医生在肉眼直视下确定病灶的具体位置、数量、体积、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根据病灶的实际情况分离瘤体,完整切除瘤体。将切除的病灶组织送往病理科室进行检验。3)切除病灶后,使用电刀对手术切口进行电凝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后,缝合手术切口。若瘤体存在于腺体内,需缝合打开的腺体。用规格为4-0 的薇桥可吸收线缝合皮下腺体组织,用规格为5-0 的薇桥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皮肤组织。使用敷料覆盖手术切口,并对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术后1 ~2 d,为患者换药。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本研究中将患者的疗效分为显著、良好及较差。疗效的评定标准是:1)显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其术后疤痕不明显,且疤痕的直径≤0.2 cm。2)良好: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术后疤痕较为明显,且疤痕的直径>0.2 cm。3)较差: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总有效率=(显著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包括瘀斑、红肿及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²=6.464,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及手术切口的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 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min) 手术切口的平均长度(cm) 术中的平均出血量(mL) 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d)观察组(n=36) 31.14±5.13 1.84±0.15 6.23±1.08 1.46±0.35对照组(n=35) 50.25±5.24 3.22±0.13 14.89±1.09 3.03±0.36 t 值 17.482 46.638 37.859 20.976 P 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²=5.508,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属于混合型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该肿瘤是由构成肿瘤的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致。导致患者罹患乳腺纤维瘤的原因较为复杂。遗传因素、发生高敏反应、过多食用高糖高脂类食物等均是导致患者发生乳腺纤维瘤的主要因素。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分泌失衡,可导致其乳腺内的导管上皮、间质等组织发生异常增生,进而可导致其罹患乳腺纤维瘤[3]。目前,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最佳方式是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对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经乳晕切口术,可最大程度保留其健康的乳腺组织和部分乳腺的功能。经乳晕入路的肿瘤切除术,主要是利用乳晕处与乳房表面皮肤的色差减少术后疤痕带来的视觉效果。进行经乳晕切口术的核心理念在于完整地切除肿瘤且保持完好乳房外观[4]。传统放射状切口术的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且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有利于确保病灶的完整切除,但术后易使乳房表皮出现瘢痕。对病灶数量较多的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放射状切口术时需切除较多的乳腺组织,易导致其发生两侧乳房不对称的情况,严重影响其乳房的美观度,进而可导致其出现心理创伤[5-6]。进行经乳晕切口术时选择乳晕边缘与皮肤颜色存在差异的交界处作为切口,更有利于隐蔽手术切口和瘢痕,进而保障了乳房整体的美观度,降低其双侧乳房不对称的发生率[7]。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或邻近的两个象限区域内,只需做一个手术切口即可切除多个病灶。对此类患者进行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术并不完全符合乳腺纤维瘤的病理特征[8]。若患者肿瘤病灶的直径超过5 cm,对其进行经乳晕切口术难以充分暴露其全部病灶,若增加弧形手术切口的长度,可严重影响其乳头的感觉功能。经乳晕切口术不适用于病灶较大或存在恶性乳腺肿瘤的患者。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放射状切口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相比,用经乳晕切口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缩短患者进行手术及术后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乳晕腺体乳房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乳晕变黑是病吗?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