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2021-07-22王元崇,枕戈
审计月刊 2021年4期
作者:王元崇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理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应从两百多年前的中美相遇开始。1784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华;100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从蒲安臣使团到留美幼童,从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新著《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以生动的叙述,还原200多年前真实的中美交往。作者耗费20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原始资料,包含150多幅精美图片。从石泉惨案的始末到美国与朝鲜建交的复杂过程,其中大量图片在中文世界首次披露,为读者展现中国近代史中不为人知的侧面。作者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从康乾盛世到积贫积弱,到今天的再度强大,中国在过去的200年里走出了一条无比曲折的道路。为了走向复兴,清朝发起了洋务运动、公派留学等种种举措,却最终一败涂地。这些政策是否有可取之处,又为何失败?晚清的道路究竟错在哪里?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为何如此坎坷?为什么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的地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逆转?我们如何认识百余年前的晚清,也同样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眼下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