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重工: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2021-07-22通讯员王涛张正强袁在新王为

山东国资 2021年5期
关键词:重工山东企业

□ 通讯员 王涛 张正强 袁在新 王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山东重工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企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2020 年销售收入突破5000 亿元,利润总额突破200 亿元,打造了享誉全球的装备制造跨国集团。

坚持党的领导,落实总书记指示,适应新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并不意味着困难减少、风险降低,相反,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山东重工集团坚决贯彻执行中央部署,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主动求变、科学应变,以改革促发展,不断适应新发展阶段。

坚持党建统领,加强政治建设。积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要求各级权属公司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山东重工集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纪律观念,凝聚改革共识。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围绕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十强”产业,山东重工集团广大干部员工认真践行“约法三章”“四个永葆”“五做五不做”等团队文化,以“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和“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科学落实防疫政策,打响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第一枪,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率先复工复产,省内员工及家属无一例感染,为“六稳”“六保”作出积极贡献。

落实总书记指示,心无旁骛攻主业。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作出重要指示:“凡是成功的企业,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靠心无旁骛攻主业。”山东重工集团坚决贯彻执行总书记指示,接管中国重汽集团后,相继退出中国重汽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重汽医院、中国重汽集团租赁有限公司等非主营业务。2020 年,集团全年退出非主业公司36 家,全面聚焦商用车、工程机械、动力系统等主业产品,各类产品销量大幅提升。其中,中国重汽重卡销售29.6 万辆,同比增长65.6%;中轻卡销售16.8 万辆,同比增长64.6%。

山东重工高端产品展示会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潍柴动力

持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理念。山东重工所属装备制造业为充分竞争性行业,在多年的运营管理中,企业上下达成一致共识,是市场选择企业,不是企业选择市场,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董事长谭旭光一直强调,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不换思想就换人,在企业内部提出了“不让客户满意的干部不能用”的理念。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机制,凡是完不成月度经营目标的管理团队,一律只发保底工资,2020 年发放保底工资人员310 余人次。在中国重汽分层分类实施“三定”改革,领导干部“全体起立”,进行PK 竞聘上岗,2020 年全年管理人员减少2000 余人,降幅达15%。山东重工集团认真贯彻执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坚持创新引领,肩承社会责任,落实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山东重工集团始终坚持以创新增强内生动力,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

创新赋能,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山东重工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自主创新。始终坚持研发高投入,2020 年研发费用98 亿元,同比增长22%,对新产品开发科研经费不设上限。潍柴为每个研究院设立科研经费“快速通道”,凡是低于2000 万元经费的科研项目,特事特办,大大加速了科研项目攻关速度。坚持市场化导向,通过实施竞标项目激励、前置激励、股权激励、科技创新重大激励、打通晋升通道等举措,激发研发人员创新创造热情。潍柴总设计师张纪元一次性获得了1000 万元科技研发贡献奖,另外分别设有“500 万级”“100万级”“50 万级”等不同额度的科技创新奖励,营造了万马奔腾搞创新的浓厚氛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集团“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效高可靠性柴油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2020 年推出高端“黄河”重卡、全液压推土机、纯电驱动推土机、负压型救护车等一系列正向研发新产品。

绿色智造,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的灵魂。山东重工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号召,通过科技攻关、业务转型、制造升级,为客户提供清洁、可靠、高性能的产品。开展发动机热效率专项攻关,开创五大专有技术,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0%商业化柴油机,中国重型柴油机技术迈向世界领先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战略投资可替代燃料动力系统提供商美国PSI 公司、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供应商英国锡里斯公司和氢燃料电池提供商加拿大巴拉德公司,承担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项目,2020 年开通18 条燃料电池公交专线,260 辆氢燃料客车投入运行,总里程超过400 万公里,省内建成加氢站11 座。实施数字化转型,牵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重型商用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25 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天津港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整船作业;参与申报“工程机械核心部件总成智能化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燃料电池商用车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等,获批专项经费7000余万元;推出风阻系数全球领先的新一代黄河重卡,仅风阻优化就可为用户带来8%的燃油节省率。

合作共赢,为企业发展输入持久的动力。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一直强调,企业不能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必须秉持开放的理念,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与客户达到共赢目的,才能走得长远。为此,山东重工集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了战略同盟,在潍坊、济南建立战略供应商产业园,共同致力于产品升级、品质把控。经过共同努力,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集团每年采购费用仍大幅降低,不但与供应商实现了双赢,也为客户持续提供低价格、高品质、高性能产品,赢得了客户信赖。

价值共享,为企业发展加入幸福的味道。山东重工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秉持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理念,努力建设“人本重工”,营造“工作在重工、幸福在重工”的浓厚文化氛围,致力于将企业打造成为有温度的受人尊敬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旗下大部分企业福利待遇在当地最好。潍柴等企业除为员工正常交纳“五险一金”外,额外为员工增加了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并经常性与当地一些服务性机构开展合作,为员工提供优惠便利服务。如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就诊优惠。山东重工集团自成立以来,员工幸福指数一如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升,2020 年度员工满意度调查达到98%。

山东重工打响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开工建设第一枪

调整市场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山东重工集团自2010 年起,提出“三个三分之一”的发展目标,即境内销售收入占三分之一,境外销售收入占三分之一,一般出口贸易收入占三分之一,致力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经过10 年努力,基本实现了国内、国际市场的“双轮驱动”。

海外市场、境外企业构成集团重要版图。山东重工集团相继战略并购重组法国博杜安公司、意大利法拉帝公司、德国凯傲集团和林德液压、美国PSI 公司、加拿大巴拉德公司等,目前共拥有海外企业40 余家。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境外企业贡献销售收入757 亿元,利润总额4 亿元,虽较2019 年大幅下滑,但依然保持整体盈利。在行业不景气的特殊年份,集团海外企业的重要性更加突显。2015 年,在国内同行业企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集团得益于境外企业贡献,保证了全年盈利。

国内市场、本土企业仍是集团立足之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行业全面复苏,企业发展信念更强、信心更足。2021 年一季度,山东重工集团实现汇总营业收入1633.1亿元,同比增长81.5%;利润总额79 亿元,同比增长89%;主要权属公司潍柴集团发动机销售38.5 万台,同比增长80.98%;中国重汽销售重卡12 万辆,同比增长218.3%,销售轻卡2.9 万辆,同比增长49.1%;上缴税费43.2 亿元,同比增长137.2%。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山东重工集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无旁骛、立足主业,攻坚克难、乘势而上,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重工山东企业
企业
山东图片库
企业
企业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