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湖南省航道与港口高质量发展布局思路

2021-07-22峰,

湖南交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货运量水路水运

杨 峰, 冯 博

(1.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与项目办公室, 湖南 长沙 410116;2.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200)

0 引言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水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内河航运大省,北有洞庭湖连接长江,南有湘、资、沅、澧通达全省,形成独特的“一江一湖四水”水运体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四纵四横两网”高等级航道网。湖南省作为实施长江经济带和交通强国战略重要省份,自2011年《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水运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但随着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现有航道条件下水运运输能力与产业发展对水运量的要求之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与水运建设及运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建设长江经济带、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背景下,针对湖南水运发展,有必要结合水运发展中的航道、港口重点研究提出高质量发展思路。

1 水运现状及问题

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等级航道4 219 km,占总里程35.3%。其中1 000 t级及以上航道1 141 km(含长江163 km),500 t级航道274 km,等外级(50 t级以下)航道7 749 km。全省港口吞吐量达2.2亿t,63个港口共有港区152个、生产性码头泊位1 121个,其中1 000 t级及以上泊位112个,500 t级泊位82个。全省内河水路货运量为2.01亿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69万标箱。滚装汽车、液化气制品、散装水泥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320.4%、129.8%、110%,粮食、煤炭及制品、油品、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8%、6%、5%、2%,砂石吞吐量同比下降40%,水路货运结构持续由砂石为主向粮食、煤炭及制品、油品、集装箱等多货种转型。目前,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仍有欠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水运基础设施自身发展不足。航道技术等级偏低、闸坝碍航问题突出,水路货物平均运距短;港口规模化程度低,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

2) 水运与宜水产业结合不够。宜水产业基本沿江沿湖布置,但一些水运需求旺盛的区域,航道处于低等级分段通航甚至断航状态,水运与宜水产业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3) 水运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多式联运发展虽有一定突破,但总体发展程度不高;联运设施缺乏,尤其是铁水联运,全省仅长沙港、岳阳港、湘潭港实现铁路联运。

2 水运量预测

2.1 货运量预测

2.1.1水路货运现状

2019年,湖南省综合交通运输共完成24.4亿t的运输量,相比2010年增长了63.8%,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2014年和2016年较前一年略有下降)。全省水路货运量2.0亿t,相比2010年增长了33.4%。2010~2019年湖南省水路货运量发展趋势见图1。

图1 2010~2019年湖南省水路货运量发展趋势图

在综合交通运输中,湖南省公路运输量占据较大比例,历年占比在85%~88%之间,基本呈持平状态;自2010年以来水运运输量在综合交通中的占比基本维持在8%~12%之间。

2014年以后,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砂石全面禁采影响,砂石水上运输量大幅下降,湖南水路货运量呈现一定程度下降趋势,但通过积极引导水路货运结构由砂石运输为主逐步向服务能源、钢铁、粮食、装备制造等多产业运输转型发展,推动集装箱“水上穿梭巴士”发展,服务外贸运输,使得水上货物运输结构在近年持续优化,全省金属矿石、煤炭、粮食、油品等大宗货物的水运量及占比显著提升。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和正确引导,湖南水路货运结构将逐步向能源、钢铁、粮食、装备制造等多产业运输转型发展,更多地为湖南产业发展服务,砂石运输占比将会下降。同时,考虑综合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随着“公转水、公转铁”的货运调整,湖南省水运量中远期仍会呈逐步增长趋势。

2.1.2水路货运需求分析

采用回归分析、指数平滑和灰色系统理论3种数学方法进行预测。综合分析,预测2025、2035及2050年内河货运总量将分别达3.4亿t、4.5亿t和5.1亿t。2019~2025年平均增速5.3%,2025~2035年平均增速2.9%,2035~2050年平均增速1.8%。湖南省水运总量预测见表1。

表1 湖南省水运总量预测结果 万t预测方法2019年实际2025年预测2035年预测2050年预测一元回归31 03539 53965 348二次指数平滑20 09033 70140 38355 987灰色系统理论42 53555 08974 259最终推荐值34 00045 45051 000

结合《湖南省水运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局联合湖南省水运管理局联合调研编制的《湖南省水路运力调查报告》及各航道及港口规划,预测湖南省四水流域货运量如表2所示。

表2 湖南省分水路货运量预测表 万t类别货运量预测2025年2035年2050年水运总量34 00045 45051 000水湘江流域27 55037 15039 650沅水流域6 6208 7909 900系资水流域4 7806 2607 990澧水流域2 2703 7804 870

2.2 客运量预测

2019年,湖南省完成全社会水路客运量1 641万人,相比2010年的919万人,增长了78.6%。其中2011年增长较大,较上年增长44.4%,2012~2018年稳步增长。水路客运量发展趋势见图2。

图2 2010~2019年湖南省水路客运量发展趋势

依据近年来湖南省水路客运量发展情况,预计未来客运量为2025年达到2 120万人、2035年2580万人,2050年3 472万人;其中水上客运量主要包括水上渡运量与水上旅游客运量。渡运量主要集中在洞庭湖湖网地区及人口密度欠发达区域;旅游客运主要集中在具备旅游开发潜力的城区亲水、库区及景区水域,如湘江长沙城区段、常德柳叶湖、郴州东江湖、湘西沱江等地区。客运流向以区间旅游为主,多为公路至水上旅游停靠点集散。

3 航道布局发展思路

3.1 加速对接长江黄金水道及长江经济带发展

国家正积极推进长江中游航道整治,长江在湖南境内航道总长163 km,航道条件好,且均已达到3 000 t级航道标准,汛期可达5 000 t级以上。立足航道条件及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长江是发展湖南内河水运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依托,应加速对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考虑加深长江干线至城陵矶水深至6 m。

3.2 以洞庭湖为中心,扩展升级湖区航道交通网络

为呼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及长江经济带发展,航道发展应以“畅下游,通上游”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洞庭湖区及四水尾闾航道等级,逐步实现四水尾闾航道及松虎至澧资航道全线通航1 000 t级,其余湖区航道季节性通航1 000 t。

3.3 优化湘江干流轴向高等级航道,疏通翼向低等级航道梗阻

构建湘江“321”高等级品质航道,加快推进湘江干流衡阳以上1 000 t级、衡阳至株洲2 000 t级、株洲以下3 000 t级航道优化工程。重点改造湘江支流碍航建筑物、推进扩建工程建设,疏通涟水、耒水、渌水等地区重要航道,使其达1 000 t通航标准。

3.4 加快打通沅水省际高等级航道,全面提升低等级航道通航标准

沅水上游贵州境内清水江500 t级航道正有序开展,为同步打通沅水通道,同时考虑产业发展需求,提升金紫至常德段533 km航道至1 000 t级,实现航道省际贯通。酉水、舞水低等级航道有明显运量需求,逐步将保靖至溪子、怀化二水厂至黔城提升至500 t级。

3.5 逐步推进澧水、资水干流通航标准升级

澧水沿线矿产丰富,应加快推进石门至澧县航段1 000 t级航道升级,实现澧水下游各段航道顺利通航。近期资水重点加快建设益阳至芦林潭2000 t级和桃江至益阳1 000 t级航道。资水干流上中游沿线通航建筑物等级标准较低,通航建筑物年通过能力严重不足,且沿线货运量分布不均,货运量依赖公路运输。为适应腹地经济发展,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发展,远期将邵阳双江口至桃江段通航标准提升为500 t级。

4 港口布局发展思路

4.1 港口层次划分

根据港口调整名录和港口层次布局分析,按照不同港口在地区经济、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确定港口布局为“3个主要、7个重要、4个一般”。

“3个主要”指岳阳港、长沙港、常德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7个重要”指株洲港、湘潭港、衡阳港、永州港、益阳港、娄底港、怀化港为地区重要港口,“4个一般”指邵阳港、郴州港、张家界港、湘西港为一般港口。

4.2 港口布局思路

按强化港口枢纽支撑、拓展腹地功能,优化全省港口布局,推动港口协同发展等要求,提出依据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定位,构筑以岳阳港为航运枢纽的“一枢纽,多重点,广延伸”港口体系。

1)一枢纽。突出岳阳港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示范区及湖南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水运枢纽位置,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及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

2)多重点。积极发展洞庭湖、湘江及沅水等地区其他主要港口和地区重要港口,形成以港口为依托的重要货类运输系统。

3)广延伸。充分考虑其他一般港口及县级港区发展需求,广泛延伸港口对产业的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

通过对港区、作业区、码头泊位的合理布局,实现对具备水运发展条件的县(市、区)、宜水产业全覆盖。

5 结语

水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湖南地理优势,重点探讨了湖南航道、港口布局发展,提出建成以洞庭湖为中心,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过湘、资、沅、澧四水辐射全省的水路运输网,实现通江达海畅通工程。

1) 航道方面,以洞庭湖为中心,加快对接长江黄金水道,提升湘、资、沅、澧四水尾闾航道等级;以“四水”为主线,打通中上游通航瓶颈,实现主要水运通道的通达和通畅;同时,在畅通北向长江通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成湖南联通东、西、南的水运通道。

2) 港口方面,重点整合港口岸线资源、集约利用港口岸线,以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为重点,加强港口集疏运通道与腹地产业聚居区的连接,以重要港口为支撑,上、中、下游港口协同发展;促进智慧港口发展,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港口建设提升港口运营、服务效率,实现传统装卸作业港口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货运量水路水运
水路
选择
2017年上半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同比增长7%
宠物保险的漫漫试水路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