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求“特”(下)
2021-07-21赵桂珠
赵桂珠
上期的作文视野,我们从“真实可信”“新颖别致”这两点对作文选材进行了讲解。本期我们仍就作文选材,从“具体生动”“以小见大”“典型深刻”这三个方面来讲解。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具体生动
材料应该具体生动,只有具体生动,才能有景可观,有情可感,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法,记叙文应以具体的人和事、景和物来表现现实生活,议论文应以深入的分析来阐明事理,说明文应以充实的内容来介绍事物。内容充实可以增加主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可以避免作文的简单化和教条化。但内容是否充实不是以文字的长短为依据的,而主要表现在:写人、叙事、说理都具体实在,字里行间显示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没有不着边际的、捉摸不透的语言。
(1)记叙文中,材料的具体实在主要表现在写人具有立体感、叙事枝繁叶茂、写景丰富多彩。如有考生写一位看车的老婆婆,对她的负责、热情、细心、和蔼做了十分细致的描写:“老婆婆缓慢地移动着身体,用她那粗糙干瘪的手摆好这几百辆车子。她那么仔细,那么认真,就像慈祥的老祖母照顾她心爱的小孙子一样。在夏天炎热的高温下,她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却依然执着地搬着、挪着……”如此,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婆婆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2)议论文中,材料的具体实在主要表现在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且针对性强。如,有考生这样论证“吃苦耐劳”:“范仲淹年幼家贫,从小过着划粥割齑的贫苦生活,但他不怕苦,不怕累,昼夜不停地读书学习。读书困倦了,他就用凉水洗脸,驱除倦意。他吃尽了一般人忍受不了的苦,终于成才,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材料突出了范仲淹“吃苦耐劳”的品质,针对性强,绝不“旁逸斜出”,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3)说明文中,材料的具体实在主要表现在能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有条不紊地展开介绍。如一篇以民俗风情为说明对象的事理说明文写道:“‘踏青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习俗,叫踏青节。据《月令广义》《岁华记》等典籍记载,我国江南各地的踏青节并不统一,有的是二月初二,有的是三月初三。我们鄂西的春天比外地来得更晚,便以清明节为踏青日。每年清明节一到,山苍翠,水清澈,大地铺开绿毯,人们便三五成群地相邀去春游,去踏青赏景。家家户户还用洁白细薄皮纸做成长约一米的‘清明飘,中间围上一个红纸圈,插在祖先坟头,表示对祖辈的怀念。在如画的青山上点染红白颜色,画面显得更加妩媚可爱,充满生机。”这段文字通过追溯历史,运用描写、叙述、说明等表现手法,对我国“踏青”这一民俗的形式作了生动的说明,集知识性、科学性、条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体充实,意趣盎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小见大
中考作文要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对所选材料展开充分描述。如果选取的材料大,头绪多,在短短600字的篇幅中势必难以充分展开。“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材料选得好,“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如优秀作文《心愿》,写一家三代人的心愿冲突,反映孝敬长辈与嫌弃长辈的矛盾。考生只选端午节“我”偷着给奶奶送粽子这件小事,将镜头对准祖孙情,从飘香的粽子这个小小的角度入手,描绘了三代人心愿的冲突。再如优秀作文《照相》,写一家人在一处园林小景照相,大家的表情似笑非笑,“我”正襟危坐,总“笑”不出来。突然,一不小心,椅子一歪,“我”一手扶椅,一手高高举起,竟不由自主地笑了。等相片洗出来,只有“我”笑得最自然。这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这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大的主题:最美的事物必然是最真实的。
这种小材料可以是小事件,可以是小物件,也可以是小场面,通过揭示其内涵,或表现人物品质,或说明事理,或反映时代面貌。
俗话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切不可忽视那些看似平凡、普通的小材料,凡人小事也能蕴含深刻的主题。考生要注意挖掘“凡人小事”的深刻意蕴,才能让作文的主题走向深刻。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典型深刻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是就打仗而言;写作文选材料时,往往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要“以少胜多”。著名作家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重点用了3个材料:书堂站战斗、马玉祥烈火中救朝鲜儿童、防空洞对话,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以及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内心世界。
考生要学会多角度选材,注意多侧面地表达中心,突出主题。选材角度多样,即使每个角度只选一个材料,也会使作文有立体感,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典型的事物可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写的虽只有一个人、一件事、一件物、一处景,可是它所能概括出来的意义,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却是十分丰富而深远的。一件事可以代表许多事,一件物可以概括许多物,一处景可以展示许多景,做到了这一点,内容自然就充实了许多。
如有位考生确立的观点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列举的事实论据有两个,其一是西晋诗人左思写《三都赋》,埋头苦干了十年。在寫作时,屋里、庭院里到处放着纸笔,想到一句就随时记下加以推敲,写成后满城传抄,竟然出现了“洛阳纸贵”的局面。其二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自己在初二时,美术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美术成绩进步很快,到初三下学期,凭借水彩画《荷塘清韵》获得县首届青少年绘画书法大赛一等奖。考生选取的事实论据非常具有典型性,分析得深刻透彻,有力地证明了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