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学狗熊掰玉米

2021-07-21王春华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阿力晶晶乔丹

今年,我们邀请王春华老师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共读好书。王春华老师有几十年的学前教育实践和教研经验,从2013年起开始绘本阅读的行动研究。她带着绘本,走进全国很多所幼儿园和孩子们共读。每一次共读,她都耐心地记录下孩子们在阅读时的真实状态,用心灵去回味、升华,又把它细化在下一次的共读中。她著有《和书婆婆一起读绘本》一书,她就是孩子们口中的“书婆婆”。希望书婆婆的儿童观和亲子阅读理念能够对您有所启发,更重要的是,希望您能在亲子共读中尽情体验绘本散发的强大魅力。

本期,我们跟着书婆婆一起来读《你很快就会长高》。

《你很快就会长高》的主人公阿力是一个小个子男孩,他很不快乐,他希望自己快快长高。身边的每个人都告诉他“你很快就会长高的”,可是阿力看起来等不及了,他每天都想长高,连做梦都梦到自己长高了。他尝试过很多办法,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做运动、睡觉……一个高个子叔叔给了他一个建议:“不要只是个子长高,内心也要长大。”最后,阿力成了一个快乐的男孩。

这本书的封面、环衬特别夺人眼球,阿力在许多的大长腿中张望、期盼。有许多小朋友戏称这本书为“大长腿”。所以我和孩子们共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意识地先回避了朗读文字、讲述道理,而是从封面、环衬的大长腿对比讨论开始,收获了“以书找书”的美好状态。

书里都装不下“高”怎么办?

读到阿力和高个子叔叔在一起的那一页时,绘本的整个画面向左来了一个90。的旋转。崧崧小朋友说:“叔叔长得真高啊!”我问:“你是怎么感觉叔叔是高的呀?”崧崧说:“你看,这本书横着都装不下了,只有竖着才够把叔叔装进去。”

我笑着问:“你觉得竖着才够把叔叔装进去,就说明叔叔高吗?”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崧崧又认真地看看书,指着左上角三条线的交叉点说:“喏,你看,这是房子的屋顶,叔叔的头都高过屋顶,你看他的头都被撞伤了,还贴着创可贴。”崧崧的理由让大家认可,同时似乎一下子点开了丁丁小朋友的记忆“链接”,他说:“书婆婆,还有一本书上也有这样高高的东西,不过,它不是一个人,它是个怪物。”说着,他跑到班级的图书角翻找出《蛤蟆爷爷的秘诀》。

果然,在《蛤蟆爷爷的秘诀》里,怪兽出现的时候,绘本画面上只出现了它的腿,接着往后翻,画面向左旋转了90°,怪兽的整个身体就把两整页给填满了。

此刻,两本书被孩子们摆到了一起,从画面来看,它们都表达了“高”“大”这些信息。虽然人物形象不一,但是丁丁的这个经验链接,一下子就增添了很多阅读的趣味,改变了原有的讨论节奏。从一本书的画面共读,演变成了某一类画面的集合探讨。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到底谁高”。

“我觉得叔叔比怪兽还要高!你看,叔叔还弯着腰的呢!”

“不一定啊。叔叔在房间里,怪兽是在屋子外面。他俩不站在一起,怎么比啊!”

“人总比小蛤蟆大吧。说不定阿力都比怪兽要高。”

鞋子里有盐就能长高?

两本书的人物到底谁高?是没有结果的。孩子们逐渐把谈论的话题转移到自己如何长高这个问题上了。

“妈妈说,多吃饭、多喝牛奶就能长高。我想长高。”

“对啊,长高可以做很多事情。上次我去迪士尼乐园玩,没有到一米二,好多游戏都不让我玩呢。”

“长高了我就可以打篮球比赛了。现在我们打篮球的框有二米三那么高,我有时候都投不进去。”

这时崧崧说:“我想长到飞人乔丹一样,一米九八那么高。我要当23号球员。”我接着他的话说:“你厉害!知道乔丹是23号球员,还知道他是一米九八。”崧崧陕速地跑到班级图书角拿出一本书,说:“我不仅知道他是一米九八,还知道他是怎么长这么高的!”崧崧骄傲地晃着手里的书:“因为他的鞋子里有盐!”

这一下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毕竟,孩子们对乔丹如何长高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崧崧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乔丹是世界篮球明星,他小时候觉得自己不够高,打球不够好。他的妈妈告诉他,每天往鞋子里撒盐就可以很快长高。”

“鞋子里有盐就能长高?真的吗?”“我今天回家就把盐放在鞋子里。”

小朋友们追问着。崧崧接着说道:“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是因为他练习(打篮球)的原因吧。他每天都要和他的哥哥们去练球,他的哥哥也经常鼓励他。”

我翻了一下崧崧拿过来的书,对孩子们说:“崧崧读书好认真。书婆婆告诉你们,这本书是乔丹的妈妈和姐姐写的,这本书在2003年获得全美儿童票选皇冠奖。”这下,孩子们沸腾了,都抢着要看这本书。我笑着问孩子们:“之前你们看过这本书吗?”有的孩子说这本书里的文字多,看不懂,还有孩子说看过,但是忘记了,也就是那种“狗熊掰玉米”式的读书。

共读到这里,似乎有了一种新的形态,那就是孩子们对于故事情节的链接兴趣超过了对故事情节本身的关注。 长多高自己能决定吗? 这时,晶晶嘟囔了一句:“我可不想长高。”不想长高?一听这话,其他孩子又七嘴八舌地问她了。晶晶往我身边靠了靠,抬头看着我说:“书婆婆,我长高了,爷爷和奶奶就变得更老了。现在这样挺好的,妈妈还能抱得动我,等我再长高,也抱不动了。”我搂住这个在情绪中的小姑娘,正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坐我对面的毛毛伸手过来,拉住了晶晶的手说:“我知道有一种魔法,能让自己长高也能让自己变矮。”

还有这种有意思的事!毛毛说:“我妈妈和我看过一本书。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国王。这个国王碰到热的东西就会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当碰到的东西变冷时,就会变得越来越矮。如果你不想长高,想变矮,要不然试一试国王的方法?”我拿出手机查了一下,果然有这本书,书名是《变高变矮的国王》。

我望着身旁的晶晶,觉得孩子心里这个美好的愿望那么珍贵。我对她说:“晶晶,告诉你,书婆婆的儿子有一米八九那么高。”崧崧一下子站起来说:“啊,那么高,不过,比乔丹矮一点。”我接着说:“是的,我的儿子小时候长得特別快,有时我会说‘你不要长得太快了,妈妈就要抱不动你了,但是儿子长得更快。后来,我儿子对我说‘我能牵着妈妈的手走路,不要妈妈再抱着我走,妈妈就不那么累了。再后来,儿子对我说‘妈妈,我能抱动你了,我就是你的保护神。”晶晶听了之后若有所思,但是没有回应我,我也没有去追问她。

这本书共读到这里,已经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孩子们没有追着问故事情节,而是畅所欲言,饶有兴趣地和大家聊着自己想到的话题。从大个子叔叔想到大怪兽;从想长高的话题讨论,引出乔丹的童年故事;从“不想长高”的愿望到“随意变高变矮”的方法,再到每个人接受这个世界的内心变化。这些都让这次共读成就了书跟书的链接、情感和情感的碰撞、经验和经验的交互,根本不像是书婆婆带着孩子们在共读,而是孩子们天南地北的书友交流会。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亲子阅读”,对选书、买书、囤书有了更多的投入,孩子们书橱里的书越来越多。我想和家长们说,图书给得太多,孩子们容易出现不珍惜的态度,导致读书状态不完整,反而让阅读失去乐趣和追求。

同时,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家长如果急于求成,就会缺乏倾听的耐性和突破的激情,看似多了读书的数量和频率,却少了共读的质量和积累。阅读是习惯和兴趣的滋养,成人应该顺应孩子“生活一生长一生命”的发展规律,让绘本的无限价值与孩子的内在发展建立多元的链接。

亲子阅读一定不学狗熊掰玉米!

猜你喜欢

阿力晶晶乔丹
小阿力想长高
鞋子里的盐
炎热的夏天
The Impact of Dignity on Design Behavior
红樱绿茶两相欢
邵晶晶设计作品
阿力遇见一只熊
鞋子里的盐
Lee Needs Sl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