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21-07-21董艳萍

中外医疗 2021年14期
关键词:波糖阿卡胰岛素

董艳萍

菏泽市立医院药学部,山东菏泽 274000

糖尿病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症状,是以血糖水平上升为特征的疾病,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以及截肢的重要因素[1]。2型糖尿病又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的一种类型,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2型糖尿病是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龄因素等引起人体内胰岛素利用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血糖水平上升所引发的疾病[3]。常有家族遗传史,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成年人较为多见,若血糖长期居高不下,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4]。患者大部分起病隐匿,病情相对较轻,仅有轻度口渴以及乏力等,半数以上患者不伴有任何症状,一般在体检过程中才会被发现[5]。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逐渐表现为“三多一少”症,即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6]。临床治疗过程中常以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以及注射胰岛素等方式治疗[7]。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降糖类药物之一[8]。具有抑制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9]。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可单纯用药也可以联合用药[10]。可以帮助脂肪细胞以及肝脏等组织从机体血液中吸取更多的葡萄糖,减少人体肝脏组织传送葡萄糖的功能,从而降低人体总体血糖水平[11]。该研究主要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使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61例。研究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31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0.41±11.12)岁;患者病程1~22年,平均病程(11.89±2.04)年。对照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30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0.52±11.85)岁;患者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1.03±2.55)年。纳入标准:①经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②所有入选患者均无语言交流障碍;③所有入选患者近期均未经药物干预治疗;④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入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疾病患者;②并发其他脏器损害患者;③对该研究药物过敏患者;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收治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科学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行相应锻炼计划,进一步控制血糖,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止服用所有降糖药物,测量并记录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以便于日后参照。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条件下使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31104)治疗,随餐服用,0.5 g/次,2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20020202)治疗,餐前服用或随餐服用,50 mg/次,3次/d,二甲双胍服用剂量与对照组患者一致,测量并记录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使用高压液相分析法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2]。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变化。

②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变化。

③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效:患者血糖水平经药物控制后正常;有效:患者血糖水平经药物控制后有所降低;无效:患者血糖水平经药物控制后无明显变化。

④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并发症出现率 主要观察患者出现腹胀、腹泻、恶心以及肠鸣4种并发症。

⑤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治疗周期以及患者满意评分,患者满意评分分值区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⑥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以及2 hPG变化均有所下降,研究组FPG以及2 h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组别FPG治疗前 治疗后2 hPG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61)对照组(n=61)t值P值9.01±1.468.98±1.370.105>0.056.34±0.737.96±1.8411.588<0.0514.85±2.0614.63±2.470.056>0.059.14±1.0110.67±1.7812.417<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对比(±s)

组别C反应蛋白(mg/L) 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n=61)对照组(n=61)t值P值5.31±2.097.64±2.4411.652<0.056.19±0.578.27±0.2213.654<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2%(59/6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8.69%(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n(%)]

2.4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并发症出现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为6.56%(4/6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75%(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并发症出现率对比[n(%)]

2.5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周期以及患者满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周期为(6.68±1.63)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0.84±3.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评分为(97.02±1.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8.85±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周期以及患者满意评分对比(±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周期以及患者满意评分对比(±s)

组别治疗周期(d) 患者满意评分(分)研究组(n=61)对照组(n=61)t值P值6.68±1.6310.84±3.6513.526<0.0597.02±1.6488.85±2.6312.865<0.05

2.6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6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研究组(n=61)对照组(n=61)t值P值93.25±3.5784.65±1.0513.650<0.0584.06±1.0572.55±3.0511.052<0.0582.82±3.0972.03±3.6412.633<0.0581.37±4.5670.54±5.0411.606<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呈逐年递增的趋势[13]。糖尿病是人体胰岛素利用出现障碍或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等代谢紊乱而引起人体血清内葡萄糖水平逐渐增高的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14]。糖尿病是慢性发展性疾病,疾病发展越久,对患者身体影响越大,甚至会导致多器官或系统出现损害,在糖尿病患者中,多数以2型糖尿病居多,并趋向年轻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5]。2型糖尿病又称为继发性糖尿病,亦称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16]。病因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导致机体血糖升高产生疾病[17];胰腺中β细胞功能缺陷:胰腺内β细胞功能因各种因素出现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以及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就会造成2型糖尿病出现[18];遗传因素:据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19];环境因素: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以及年龄增长都会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20]。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下,血管以及神经等都会发生病态变化,进一步侵害心脏、脑组织以及肾脏等组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21]。

2型糖尿病目前没有办法彻底根治,但可以长期控制,避免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中医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22]。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都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阿卡波糖是复杂的低聚糖,可以抑制各种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使淀粉分解成寡糖,进而减缓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从而缓解机体内高血糖状况,进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23]。二甲双胍是治疗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干预无效的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能够提升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进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增强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糖的利用,抑制肝脏生成葡萄糖,增加无氧酵解,可以导致乳酸生成增加,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24]。

有研究报道[25],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效果有一定的弊端。该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前FPG以及2 hPG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以及2 hPG变化均有所下降,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与二甲双胍治疗患者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果与董颖[26]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二甲双胍治疗(P<0.05);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治疗(P<0.05);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并发症出现率低于二甲双胍治疗(P<0.05);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周期低于二甲双胍治疗(P<0.05);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满意评分高于二甲双胍治疗(P<0.05);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中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二甲双胍治疗患者(P<0.05)。进一步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使用。

综上所述,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降低患者血清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变化,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提高患者治疗周期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增强整体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整体治疗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波糖阿卡胰岛素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冬天来了!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阿卡波糖抑制Ⅲ型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