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美国样式到中国经典:叶浅予连续漫画《王先生》本土化实践研究①②

2021-07-21蔡函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关键词:王先生漫画

蒋 英 蔡函力(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辛亥革命前后已有零星连续漫画作品以“滑稽画”“趣画”等名称见诸报刊,④目前所知中国最早连续漫画为1908年《旅客》上的四幅分页《偷酒滑稽画》。1912年起,《真相画报》开始刊登署名“磊公”和“天声”的多篇连续漫画,当红讽刺漫画家马星驰亦有尝试;上海《大共和画报》可见陈抱一作品。1913年,《大共和画报》和《大共和星期画报》出版了众多王翰娱的连续漫画。此后这些创作相继终止。但较为零散,由马星驰、陈抱一、王翰娱等所作。他们虽然部分地参照了西方连续漫画的样式,但没有系统地移植改造,也没有塑造主角人物的意识。因此,作品未成系列,很快淡出了读者的视线。叶浅予的连续漫画《王先生》于1928年4月第一次与读者见面,它比公认最早连载(共一年多)的连续漫画《改造博士》晚了4个多月,却“风头始终不衰,而因着后起之秀的推挤,反而成为连续漫画的老前辈。”[1]43

作为中国近现代连续漫画的经典之作,也是最早系统移植国外连续漫画的成功之作,《王先生》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对于该作的研究多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聚焦漫画内容的解读与社会功能的评价,而艺术本体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个别涉及漫画技法与风格样式的研究由于未能梳理该样式的渊源和巨细,以及与其美国连续漫画母体的关联脉络,在资料运用与观点论述中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诸多问题。

本文将在700余期报刊原载连续漫画《王先生》以及在华西文报刊和美国报刊连续漫画梳理的基础上,溯源这部经典之作在美国的艺术源头,考察作者如何结合自身艺术特长引进美国连续漫画,并结合中国社会现实与大众审美趣味在不同时期从漫画内容、漫画语言和绘画风格等方面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与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连续漫画风格。

一、《王先生》海外艺术溯源

中国近现代报刊业的兴起,为漫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土壤。关于《王先生》的诞生,叶浅予在回忆录中提及受《大陆报》(The China Press)上美国连续漫画《教教爸爸》的启发,但却没有详述前者在内容和样式上如何模仿后者,相关研究也没对此予以深究。要想重现《王先生》早期的探索历程,有必要溯源其海外的艺术源头并还原其传入中国的简要经过。

《教教爸爸》由麦克曼纳斯(George McManus)始创于1910年代,作品表现一名因财富积累而入住纽约繁华地带的爱尔兰下层劳动者吉格斯(Jiggs)与其妻女的生活。性感而泼辣的妻子和优雅时髦的女儿一心想要打造吉格斯的高贵形象和优雅品味,以便全家跻身上流社会,而吉格斯一再抗拒和逃避,为此遭来妻子砸瓷瓶、摔家具的管教。情节设计上画家借鉴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孩子》(The Yellow Kid)、《捣蛋鬼》(Katzenjammer Kids)、《快乐流浪汉》(Happy Hooligan)等明星连续漫画经典套路(频频弄巧成拙,屡挫屡试,每期噱头相近,人物性情不改)的同时,又融入了都市生活、新型家庭关系及社会拼搏等热门话题。

在漫画语言上该作也继承了上述三部作品的经典样式:反复出现的主角群、序列画格、会话气泡、明亮的色彩(一般只出现在彩色版面的周日增刊上)、简洁的轮廓线(不同于《笨拙》等英国幽默杂志上漫画的重阴影线)、辅助性符号(如表达速度的平行线和尘埃云、人物被砸后表达头部眩晕的五角星、表达眼神交流的点线、恐惧或紧张时的汗珠等)。在绘画风格上,麦克曼纳斯则运用了他著称于世的精致优雅的装饰艺术手法。

《教教爸爸》问世后,以新颖的内容、成熟的漫画语言与优雅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众多读者,不仅大大地提高了连载作品的报刊销量,而且在长达87年的艺术生涯中,共被译成16种语言,引入46个国家的500余种报纸中。[2]1-105

开埠后的上海,作为迅速崛起的远东大都市,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紧随欧美各国。《教教爸爸》1913年1月在美国正式发布,同年3月就已在上海的报纸上开始连载,而该作在日本和法国的转载时间分别是1923年[3]136和1939年。[4]

《教教爸爸》在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大陆报》(The China Press)扮演了重要角色。1911年该报作为第一份非传教性质的美资报纸在上海创办,创办人之一密勒氏(Thomas Franklin Fairfax Millard)曾长期供职于美国报业大亨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而后者正是捧红《黄孩子》《捣蛋鬼》《快乐流浪汉》以及诸多知名连续漫画的传奇出版商。在上海,为了与老牌英资报纸《字林西报》争夺话语权,[5]95-96密勒氏采用了连续漫画专栏这一美国报业的新营销手段。他引入赫斯特名下报业授权的连续漫画,以相同版式每期登载。于是,作为促销的有力武器,《教教爸爸》得以在诞生2个多月后便通过《大陆报》登陆上海。虽然该报于1918年售于英商,1930年被中方接手,[6]93但由于促销成效显著,连续漫画栏目不但未受影响,数量还有所增加,并增设了与美报相同的彩印周日漫画增刊。起初《教教爸爸》与其他漫画交替刊载,后随其知名度日增而拥有稳定的连载专栏。《上海漫画》筹办之时,《教教爸爸》已几乎每日有载,每周日还有全版最叫座的整版彩色增刊。

图3 王先生(1),叶浅予,上海漫画,1928-04-21

1927年底,北伐归来待业在家的叶浅予为谋生计,与黄文农、王敦庆、张光宇、张正宇等漫画同人一起创办《上海漫画》,商定用连续漫画吸引读者。报刊促销范本《教教爸爸》就这样进入了初创团队的视野,而叶浅予成为了执笔者。[7]80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叶浅予充分利用上海外文报刊购买的便利,持续丰富并灵活运用多种连续漫画语言。作品在故事情节、漫画样式上模仿《教教爸爸》的同时,为了增加喜剧的观感,《王先生》还借鉴了《马特与杰夫》(Mutt & Jeff)一高一矮的人物造型[8]72,瘦长条的王先生配个矮胖太太,体态宽扁的洋行买办之子小陈则娶个凶神恶煞的高挑老婆,加上美貌善舞的王先生千金,五个角色各具特色,充满喜感。1928年4月,彩印6格漫画《王先生》问世,发表在《上海漫画》的创刊号上,迈出了美国连续漫画在中国从落地生根到移植改造的第一步。

二、从纽约到上海:《王先生》对美国连续漫画的移植与改造

根据《王先生》内容情节、语言样式和绘画风格所呈现的整体面貌,结合报刊载体变更和叶浅予社会活动的变化可以将《王先生》的创作历程大体分为初创期、成熟期、转变期三个主要阶段。初创期的《王先生》主要是对美国连续漫画的移植与改造。

最初的《王先生》在内容与形式上均模仿了《教教爸爸》。在麦克曼纳斯笔下,吉格斯的家庭日日打闹,身材性感而性格泼辣的太太玛吉以掀翻家具、摔砸瓷器为日常,老实木讷的吉格斯偶有躲避,却也每每以倒霉模样收场。打扮时髦、置身局外的女儿,娇气之中带有一分纯真,时而无意之中推动剧情发展,优雅地旁观着夫妻二人的喜剧化生活。这种耳目一新的家庭打闹题材受到上海读者的广泛欢迎,因此成为《王先生》借鉴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吸引中国读者,叶浅予在模仿《教教爸爸》的同时,也在人物身份、性格、造型及场景等方面做了许多入乡随俗的改造。

图4 Bringing Up Father, George McManus,The China Press,1927-12-25

图5 王先生(10),叶浅予,上海漫画,1928-06-23

来自美国的《教教爸爸》,聚焦城市化、移民、底层劳工打拼、女性地位上升等美国的社会热点问题。在中国,即便是上海,大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仍与美国大不相同。新旧文化和经济形态碰撞所引起的身份转换、华洋杂处下市井丑态的迸现、女性解放与封建思想的冲突、动荡不安的政治格局等才是舆论焦点和文艺创作的常见主题。于是,叶浅予用落魄土财主王先生替代《教教爸爸》中的主角吉格斯,并借鉴《马特和杰夫》设置了相互打闹的双主角,为王先生配了位洋行买办之子小陈作为搭档,身份与性格殊异的双主角为剧情的连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王先生和小陈,从姓名、身份到行为与性格,既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又有上海市井中人的共性:他们表面尽享万种欢娱,实则精神空虚;总是穿着体面,经济上却经不起风吹草动。风雨飘摇的中国社会并未赋予他们吉格斯般的安稳富足,也从未得到吉格斯夫妇的自由恋爱和稳固婚姻,日日面对的是真正的家庭矛盾。

初创期的《王先生》主要继承了美国连续漫画的纯娱乐性,同时也受到上海商业文化浸润下的文艺风气影响,内容大体局限在小陈追求王小姐的男女关系上。大上海的影戏院、舞厅、公园等娱乐场所,以及形形色色的都市职业都只是作为故事的背景出现,而并未成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叶浅予在回忆中指出,这一设定最初是为了让土财主与洋行买办两家的密切往来显得自然合理,也是自身生活经验较少所致。[9]80

1930年,从《上海漫画》转至《时代》画报之后,作为上海“三大画报”之一的第二任主编,交际圈的扩大带来了丰富的见闻,引发了叶浅予对创作内容的全新思考,他开始主动从延续了两年半的老话题中谋求突破。这个时期的情节设计已从人物角色逻辑中释放出来,更多地向社会生活取材。他笔下的王先生抱着好奇心去体验汽车、轮船、火车,乃至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享受着汽水、冰淇淋、照相和梅兰芳演出等都市生活,这一切乐趣以轻松和乐的形式轮番成为每一期的主题。正如叶浅予本人所说,这个时期逐步“从模仿中解脱出来,进而跳到社会生活的大海中,去捡拾奇形怪状的贝壳,组成发光的艺术品。”[9]112

在学习美国连续漫画的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差异对漫画语言的影响较其对漫画内容的影响要小。加之1920年代《教教爸爸》已经过长期改良,形成了成熟的漫画语言,所以《王先生》对《教教爸爸》的序列画格、版式编排、人物表情、肢体动作、会话气泡、辅助性符号等方面均进行了大量的模仿,但在一些细节上也结合中国大众的阅读习惯与自己的审美趣味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序列画格是连续漫画的“分镜形态”,便于情景切换和情节推进。早期的中国连续漫画,部分采用石印画报式的大画格,或欧美幽默杂志上所见无画格布局,较少出现后来美国报刊连续漫画的横排规则小画格。《王先生》借鉴了适合描绘复杂场景与故事情节的横排规则小画格,与国内其他偶见的连续漫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版式编排方面,《大陆报》上漫画的画格根据排版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每日辟出半个黑白版面,以横向条状的精简区域,刊出4格左右的小品连续漫画。另一种是周末的彩色增刊,情节较为冗长,动辄整版。当时最为叫座的是周末整版的彩色漫画。因此,初创时《王先生》主要模仿《大陆报》周末彩色增刊漫画的宽阔画格,十余期之后才适应情节需要而增加个数,缩短格宽。

具体每格漫画人物绘制时,叶浅予结合自己的创作习惯将《教教爸爸》的“中景”式人物改为“全景”式人物。当时,《教教爸爸》中人物多以膝盖以上“出镜”,造型方便省力的同时削弱了人物的动感。鉴于此,《王先生》中的人物以全身造型为主,偶尔在人物较少或需要特别表现人物面部表情时,才突出显示人物上半身。这个改良为后来《王先生》人物动态造型的增强、人物比例的压缩和观感的丰富奠定了基础。

漫画人物的互动,主要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在初创期叶浅予对夸张效果的表达尚不熟练,人物多数情况下并无面部表情,心理活动多由移植较为成功的辅助性符号和手势所带出。麦克曼纳斯笔下丰富的手部动作,如惊讶时捂嘴或五指张开、说话时伸出食指等在《王先生》中得到了大量体现。肢体动作则由于“全景”的运用而更为丰富灵活,场面也更热闹风趣。虽然此时动态造型尚不自然,但是这个善用肢体语言的特色在日后发展成叶浅予连续漫画的一大亮点。

图6 Bringing Up Father,George McManus,The China Press,1927-10-23

会话气泡的运用是对哑剧般人物互动的补充。叶浅予在初创《王先生》时大体以模仿为主,充分使用会话气泡表现人物的互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但是,为了便于汉字的编排,《王先生》的会话气泡减少了每个气泡的字数,同时将文字改为竖排,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对于上述漫画语言所不足以表现的人物心理和动态,连续漫画使用辅助性符号来进行补充。符号包括两类:一类是表达心理活动的问号和惊叹号、表示眼神交流的点线、表现害怕或紧张的出汗、表达因打砸而疼痛或眩晕的五角星等。这些符号作为对会话气泡的补充,增强了人物间的互动效果与漫画式夸张的表现力。另一类是速度线条、尘埃云,用于表达速度、声响和人物动作,增加画面的爆发力和喜剧性。《教教爸爸》的画面较为平稳内敛,除了玛吉打砸中会运用到少量速度线条和五角星以外,较少出现辅助性符号。

相比之下,《王先生》对符号的运用相当频繁,如图7,叶浅予使用了大量问号和直线来表达人物的惊讶,在表现打闹和飞物时频繁使用五角星和速度线条,偶尔也使用汗水、线圈状线条等符号。这些符号令画面的表意更为丰富,剧情的喜剧性效果也更为突出,但是,过多地使用辅助性符号来助力情感表达的同时也造成了表意上的重复和画面的凌乱。

图7 王先生(4),叶浅予,上海漫画,1928-05-12

外来作品的绘画风格是否与本土画家的绘画风格相合,影响到移植的动机与成效。1910年代之后的美国连续漫画总体上摒弃了以往幽默杂志上漫画的粗重阴影线,让缺乏素描传统的中国漫画家更易于模仿。尤其是麦克曼纳斯的装饰绘画风格,几乎不绘阴影线,人物造型也接近广告画法,与商业绘画出身的叶浅予在绘画技法与审美趣味上均不谋而合。

《教教爸爸》绘画风格大致有以下特点:其一,线条流畅优雅,衣褶较少,轮廓线完整。其二,以平涂填色为主,色彩鲜艳。其三,画面饱满,场景满格绘制。其四,人物以半身或七分像为主。其五,女士往往身材优美,服饰华丽,纺织纹样精心绘制。其六,人物面部表情多自带喜感,主角夫妻及大部分角色眼唇多见弯线和空心圆,鼻子扁圆,但女儿则是金色卷发,优雅的眼唇和翘鼻,无夸张的表情变化,类似广告画中的时髦女郎。

图8 Bringing Up Father,George McManus,The China Press,1927-10-23

图9 王先生(1),叶浅予,上海漫画,1928-04-21

图10 云裳服装广告画,叶浅予,上海漫画,1928-04-21

早期《上海漫画》中《王先生》与邻页的时装广告画,从流畅的线条、完整的轮廓线、平涂的色彩,到画面布景、纺织纹样,再到人物整体造型,都较为接近麦克曼纳斯的绘画风格。换言之,叶浅予初创《王先生》时直接沿用自己擅长的广告画法便基本完成了对《教教爸爸》绘画风格的移植。当然,直接使用时装广告画法造成人物造型漫画特征不明显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主角脸部造型不成熟,头身比例过小、动态不够灵活夸张等。此外,叶浅予偏好描绘人物全身,有时使画面显得冗余,但这个特点日后推动了人物造型的动态化,反而成为叶浅予自己的漫画特色。

①1936年《上海漫画》创刊号登载《小陈旅京记(二)天作之合》,不见“(一)”,故未将“(一)”计数;第5期登载《小陈旅京及漫画报道》;第7期复名《小陈旅京记(三)》。

表1 叶浅予《王先生》连续漫画刊载情况统计

综上所述,大约从1928年至1932年,《王先生》在模仿美国连续漫画的基础上,为适应中国读者的阅读趣味,对故事情节、版式编排、会话气泡等进行了适当的本土化改造,并在“全景”人物、肢体语言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虽然在美式幽默、人物表情、肢体语言和辅助性符号运用等方面尚有待完善,但这些并不影响该作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本土连续漫画。《王先生》逐渐成为了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由于读者反响热烈,刊至一百余期后,1930年,编辑部将该漫画以单行本的方式结集出版。③魏绍昌曾详细记载《王先生》单行本的出版情况,从1933年至1937年5部画集,共11本。其它文献多转引魏氏的数据。但据报刊广告,最早的《王先生》单行本应不晚于1930年4月出版,并于1931年出版第二集。详见:佚名. 王先生第一册[J]. 上海漫画,1930(105):7.佚名. 王先生!王先生!第二集出版了![N]. 新闻报,1931-08-01:17.与早期个别昙花一现的连续漫画不同,《王先生》创作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年,1928年至1938年,以《王先生》《王先生外传》《王先生北传》《留京外史》等名称连载于沪、宁、京、津等地20多种报刊之上。初创期的一举成功,为《王先生》以后的拓展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风花雪月到时事热点:《王先生》艺术风格的拓展与创新

如果说初创期叶浅予主要是横向地移植改造美国连续漫画并初步形成《王先生》基本的艺术风格的话,那么成熟期与转变期的叶浅予更侧重纵向的个人艺术风格探索,在内容情节、语言样式和绘画风格等方面不断拓展与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经典的漫画风格。

受社会阅历与创作动机等因素限制,初创期的《王先生》关注的焦点是王陈两家的男女关系,只是出于猎奇偶尔关涉社会生活。1930年代初,日军的步步紧逼,促使叶浅予更加自觉地关注时事及民族的危亡。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全境沦陷早已激起了全国舆论的悲愤,此后不断传来的军事冲突和伤亡消息,更是不断鞭笞着民众从风花雪月中苏醒过来。此时的叶浅予也深知漫画艺术有生以来便具有批判的锋芒,漫画家的作品需要鲜明地表达他对政治和社会形态的态度和立场。[10]21932年6月,刚刚在“一·二八”事变中经历过日军炮火的《王先生》开始以全新的面貌④从1931年8月至1932年5月,《时代》暂停发刊,《王先生》的创作因而间断。出现在《时代》和《图画晨报》之上。《时代》上的《王先生》以一身日本产衣着,却高喊抵制日货的时事讽刺画开篇,而《图画晨报》上第一期《王先生别传》以小陈与王先生对军事救国还是抵制日货的讨论开启全新的篇章。

图11 王先生(116),叶浅予,时代,1932-06-01

图12 -13 王先生别传(1),叶浅予,图画晨报,1932-06-19

从这个时期开始,王先生等主角进一步转型成为市井丑角,一切的顽劣秉性,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举目所见的小市民行径,他们皆亲历亲为。吃喝嫖赌,偷盗抢劫,装病躲债,招摇撞骗,被王先生与小陈在嬉笑之间逐一演绎。机灵的王先生依旧创造着许多生活小乐趣,但控制不住的抽大烟、嫖赌,以及阿媛的奢侈消费,一再让家庭触及生存红线。同样是看梅兰芳演出,此时的王先生开始为票款发愁,与小陈的来往,也常常在讨债与躲债中度过。这位看似衣食无忧,嬉皮笑脸,实则深陷危机,苟且度日的上海小市民,就如同叶浅予眼中的芸芸国人,拖着一身弊病的人生,求存于同样一身弊病的乱世。

与初创期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王先生》保持上述滑稽幽默的同时,日益透露出浓郁的现实主义讽刺意味。涌现了华北自治、“航空救国捐”、抵制日货、欠薪溃散的军队、经济萧条以及不合时宜的“新生活运动”、庐山避暑等时事讽刺类主题。这些严肃尖锐的舆论焦点经由两个丑角的荒诞行为,演绎得既滑稽可笑又发人深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图15 王先生(123),叶浅予,时代,1932-9-16

图16 王先生别传(154),叶浅予,图画晨报,1935-6-9

从1932年6月到1935年底,可谓《王先生》的成熟期,大约250期讽刺漫画的出现,使《王先生》摆脱了美国纯娱乐连续漫画的影响,形成了在上海时期最经典的艺术风格,某种程度而言也借此奠定了《王先生》在中国近现代漫画史上的历史地位。

1935年底,一系列的家庭变故改变了叶浅予的生活轨迹。1936年6月,受南京王公韬的邀请,《留京外史》于1936年开始在《朝报》密集连载,主要是讽刺“小京官的嘴脸,出出他们的洋相”。[7]95由于小陈在西安事变中迎接蒋介石,以及演绎压死交警的真实新闻等引来社会压力,《留京外史》被迫下架。1937年起王先生代为登场,[11]又带出了粮食歉收,灾款被扣,宗教冲突,毒赌肆虐等一系列严肃的农村问题。仅仅4个月后,触犯了农村政策的《王先生》又只好将场景设回到南京。[7]92这一时期的《留京外史》和《王先生》已彻底完成了从滑稽幽默到时事讽刺的主题转变。毋庸讳言,严肃的表达方式或多或少地削弱了读者的吸引力,曾经滑稽可笑的《王先生》,始终是人们记忆中最难忘的漫画明星。

成熟期与转变期的《王先生》已远不是趁势而起,快速消亡的娱乐读物,而是中国漫画家自身经历及中国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如果说初创期的《王先生》内容情节模仿《教教爸爸》以家庭男女关系为主,并以十里洋场为社会背景的话,那么成熟期与转变期的《王先生》将目光从家庭男女转向芸芸众生,社会背景从十里洋场拓展到大江南北。作品也因尖锐的时事讽刺而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批判性。

成熟期的《王先生》随着叶浅予广泛涉猎广告、摄影、服装、漫画、速写等多个领域,绘画的表现力大大增强,漫画语言得到进一步锤炼,逐步摆脱对美国连续漫画的模仿,形成自己独特的漫画语言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漫画语言的成熟首先体现在人物互动和情绪表达方式的完善方面。早期《王先生》较为依赖精心描绘的场景、众多的人物和繁复的辅助符号。随着造型能力的提升,人物互动和情绪表达多借助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完成。图14-16显示了叶浅予不同时期对公园场景表达手法的变化。上图是初创期作品,王先生对老外要求让座所产生的不解,通过巨大的问号、五角星和点线来表达。左下图创作于四年之后,叶浅予只用了细小的惊叹号辅助瞪目哆口的面部表情,就形象地表现了小陈约会被王先生发现后的吃惊与尴尬。同样,王先生的得意之情也以笑容、象声词和少量辅助线条加以表现。右下图则是王先生约会被小陈发现的场面,此时叶浅予已受珂弗罗皮斯影响大量练习速写,人物造型和面部表情均已炉火纯青,画面仅用短短两根速度线条和一跃而起,就夸张地表现了小陈出离愤怒的神态。这种人物速写代替辅助性符号的手法,不仅令国内同类漫画难以企及,而且超越了同时期的美国连续漫画。

图1 Bringing Up Father, George McManus,The China Press,1928-01-01

图14 王先生(13),叶浅予,上海漫画,1928-7-14

漫画语言的成熟还体现在原本由故事逻辑推动的内容编排,变为由故事与画格共同推动。这种类似“剧情分镜”式的叙事节奏在初创期后期萌芽,这一时期趋于成熟稳定。图17是“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期间的助兴之作。王先生来回转动的脑袋在每一画格中出现,成为重复而又有微妙变化的“看点”。“分镜”般的序列画格引导读者视线逐渐加速,为结尾高潮中王先生的踉跄跌落埋下伏笔。在这样的图画叙事中,故事逻辑已退居二线,画格表达所形成的节奏成了画面内容编排的主要依据。

图17 王先生别传(3、4、7、8),叶浅予,图画晨报,1935-10-20

日益成熟的漫画语言,不仅包括对已有表现手法的熟练运用,更体现在画家个性化语言的拓展上。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多元文化交融,美国笑闹喜剧电影的幽默、本土滑稽戏的逗笑以及传统京剧的浓烈夸张共同孕育了《王先生》。此时的叶浅予也从《笑林广记》、京剧名段和成语故事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道具的使用丰富打闹场面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使画面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图18通过一鸡一狗与继承自《教教爸爸》的帽飞杖落,共同营造了“鸡飞狗跳”的追逐场面。

图18 王先生别传(35)(7),叶浅予,图画晨报,1933-02-12

个性化漫画语言的拓展还体现在观者情绪引导力和观者代入感的增强。叶浅予逐渐掌握了使用配角或旁观者来使读者自觉代入的表现方法。根据麦克劳德的漫画理论,越少的人物身份设定,越具有一般性的形象,越能增强读者的代入感。[12]28-44图19全画只有王先生一名主角,而近处狂奔的无名配角,以及远处观望的更多路人,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代入现场,体验救护车横冲直撞所带来的担忧和混乱。另一类“旁观者”,通过嘲笑主角来激发观者的共鸣,增强噱头的逗笑效果。图20将两位狼狈的主角安排在两侧,而将远处的旁观者安置在画面正中央,格格的笑声透过画面传来,引导读者会心一笑;图21则在墙边暗藏了半个小陈,通过读者的发现过程来增强参与感,更添一分阅读的乐趣。

图2 Mutt & Jeff,Bud Fisher,The China Press,1927-12-25

图19 王先生别传(172),叶浅予,图画晨报,1935-11-10

图20 王先生别传(154),叶浅予,图画晨报,1935-06-09

图21 王先生别传(119),叶浅予,图画晨报,1934-09-30

成熟期的《王先生》通常拥有热闹的场景、紧张的节奏、夸张的神情、滑稽的噱头,呈现出成熟的漫画语言和鲜明的个性特色。这一时期形成的连续漫画基本格局,直至停载一直未有显著变动,①从《上海漫画》的6格至9格,而后《时代》延续九宫格布局,与《图画晨报》上的8格并行多年,直至《朝报》出现4格小品,似乎已属其生命期中的最显著形式变化。成为叶浅予连续漫画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样式。

成熟期的《王先生》在漫画语言上不断拓展创新的同时,在绘画风格也在不停地发展变化。从1932起,叶浅予先后尝试过《纽约客》(The New Yorker)等美国杂志上的灰度平涂、灰度水彩,《大陆报》上的鲜艳水彩等方式,留下了多姿多彩的漫画作品。

绘画风格最显著的变化是人物的头部、五官、头身比例和全身轮廓更具漫画特征。其中,王先生的圆形头顶渐渐向三角形过渡,至1933年枕骨折线出现后突破了圆弧的局限,形成了最经典的“三角头”。全身轮廓在1934年后明显受到珂佛罗皮斯等美国插画家的影响,[7]107呈现出简洁而饱满的特征。1935年的“速写漫画”更是让《王先生》中人物形象的视觉冲击力达到了巅峰。

人物造型因速写而愈发恣肆的趋势在《留京外史》中发生了转变,《朝报》上的每日专栏版面较小,黑白设色,主角变为矮小而欠灵活的小陈。同时,女友梁白波善于转化意识形态的艺术风格给了叶浅予全新的创作灵感,珂弗罗皮斯风格的线条则在作品中继续运用。这些因素都推动着叶浅予的绘画风格转向静态,趋于凝厚,但在视觉冲击力方面显然不及上海时期的《王先生》。

成熟期的《王先生》艺术性与思想性并重,有着庞大而持续的读者群,报刊连载之外,这一时期《王先生》继续结集出版。根据魏绍昌统计,从1933年至1938年,《王先生》共出五部十一册之多。②魏绍昌记载中未列入1930年起陆续出版的第一部三册单行本。见:魏绍昌. 叶浅予笔下的“王先生”[A].黄苗子等.叶浅予[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275-276.超高的人气,蕴藏着巨大的商机。1934年,由漫画《王先生》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场场爆满,一票难求。[13]1187年间接连拍摄达到12部之多。电影的拍摄进一步扩大了《王先生》的社会影响力,也在美国连续漫画大量改编成电影之际填补了中国这一领域的空缺;而对于国产电影而言,漫画领域的积淀则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取用的成熟笑闹喜剧,促进了中国笑闹喜剧片的成长。

结 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叶浅予创作的《王先生》系列连续漫画是中国近现代连续漫画的经典之作。作品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叶浅予学习借鉴《教教爸爸》等美国连续漫画之初,就在内容情节与语言样式等方面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形成了《王先生》早期滑稽而又优雅的漫画风格。在对美国连续漫画的移植改造完成后,随着国内时局的恶化、自身社会阅历的丰富和创作水平的提高,叶浅予逐渐跳出美国连续漫画纯娱乐的窠臼,将关注的焦点从风花雪月的男女关系转向国内的时事热点,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同时,漫画语言和绘画风格上叶浅予对美国连续漫画博采众长,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在场景设置、动态神情、版式编排、符号运用、人物造型等方面均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漫画语言与鲜明的艺术风格,并对同时代的漫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先生》对外来艺术样式引进、吸收、转化与输出的本土化实践路径,对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美术的自主发展及动漫文化产业的繁荣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王先生漫画
不速之客
漫画二则
漫画11幅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寻狗启事
提高你的英语表达能力——拜访用语
见鬼了
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