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异育银鲫“中科5 号”苗种培育试验

2021-07-21白海锋高丽萍李红娟李引娣

科学养鱼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科鱼苗苗种

白海锋,高丽萍,李红娟,李引娣,陆 斌

(1.陕西省水产研究与工作总站,陕西 西安710086;2.宝鸡市渭滨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陕西宝鸡 721000)

鲫鱼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肉质细嫩,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养殖品种优化及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科学研究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因势培育出鲫鱼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其具有养殖成本低、抗病力强、易于垂钓等优点,现已成为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的新品种之一。2019-2020年,陕西省连续两年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效果显著。2020年通过引进育银鲫“中科5号”乌仔,在眉县渭河苗木花卉园鱼场进行培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位于渭河眉县段南岸,池塘南北长、东西短,日照时间长,面积2亩,池塘为水泥护坡,水深1.5~1.8米,池塘底部平坦,底泥厚度15~20厘米。池塘进排水及增氧系统完善,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配备自动投饵机和智能水质监测仪。

2.池塘消毒

放苗前5~10天试验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杀菌,生石灰用量为85~105千克/亩,生石灰溶浆后全池泼洒。池塘消毒7天后注水,注水水位45~55厘米,同时施肥培育池塘生物饵料,基肥采用发酵过的牲畜粪肥,用量为650千克/亩,8天后待池塘水色逐渐变成淡绿色,浮游动物中的轮虫达到高峰期,此时选择鱼苗下塘。

3.鱼苗采购

4月25日,从四川德阳采购异育银鲫“中科5号”乌仔30万尾,鱼苗平均体长为1.05厘米,平均个体重为9.80毫克,通过加水充氧保温箱低温运输到试验鱼场,运输时间10小时以内,成活率在96%以上。

4.苗种放养

鲫鱼乌仔头运到鱼塘后,按照每亩15万尾的密度进行投放。鱼苗放入池塘时,首先要缓苗10~15分钟,具体做法为:将装有鱼苗的塑料包装袋放入培育池塘中,待塑料袋中的水体温度与池塘水温保持一致时,选择池塘背风处进行多点投放。此外,鱼苗放养全过程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鱼苗受到机械损伤,产生生理应激反应。

5.投喂饵料及水质调节

培育前期(鱼苗放养2~3天)投喂豆浆,黄豆要现磨现用,磨制前要充分浸泡,每亩用量控制在1.5~2.5千克,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9点和下午3-4点)。培育中后期,根据鱼苗生长情况及时进行饵料驯化,逐渐添加鲫鱼专用配合饲料的细粉料。此外,根据池塘水质情况进行追肥,追肥方式为池塘四角堆肥,具体追肥量视池塘水色及水体透明度合理调整,以维持水中浮游生物正常生长,保持水体呈褐绿色。每5天加水10~20厘米,保持水质清新,避免气泡病发生。为确保池水“肥、活、嫩、爽”,全池泼洒微生态制剂(EM菌)进行调水,每10~15天泼洒1次,使用量控制在5~10千克/亩。

6.日常管理

培育期间池塘管理工作务必做到位,每天坚持早晚巡塘,除了观察水色变化、鱼苗活动、摄食情况外,应及时捞取水面漂浮物及蛙卵。定期抽样测量鲫鱼生长情况(体长、体重等),检查池塘进排水口的过滤网及防护网有无破损,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池塘影响鱼苗生长。定期使用智能水质检测仪检测培育池水温、pH、溶氧、透明度、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等常规水质指标。

7.病害防控

鱼苗培育期病害以防为主,预防采用内外兼施:外用生石灰消毒和微生态制剂调水相结合,每10~12天生石灰溶浆泼洒1次,用量控制在20~30千克/亩,生石灰使用6~7天后泼洒微生态制剂进行藻相调控。内服防病采用投喂药饵,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添加量控制在0.2~0.5克/千克。

二、试验结果

1.水质监测情况

从4月25日鱼苗下塘到5月14日拉网分塘销售,共进行3次水质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异育银鲫“中科5号”培育池塘水质指标

2.苗种培育效果

经过20天的集中培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乌仔发育到了夏花,鱼苗体重、体长变化见表2。特定生长率大于16.4%/天,培育成活率高于78.2%。

表2 异育银鲫“中科5号”苗种培育结果

培育期间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益见表3,亩投入成本2 770元,亩出产效益3 760元,每亩纯收入990元,投入与产出比1∶1.36。

表3 异育银鲫“中科5号”苗种培育投入与产出情况

三、讨论与小结

1.密度控制

研究显示,鲫鱼的生长与其放养密度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培育密度的增大,其生长率、存活率等生长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本试验中,因选择了合理的投放密度(15万尾/亩),从而避免了密度过大加剧鱼苗对饵料和空间的竞争、增加鱼体运动耗能及影响鱼的生长。

2.饵料投喂

饵料的精准投喂是苗种培育中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投喂不合理,不仅影响鱼的生长,而且还会造成饲料浪费,使培育成本增加,池塘水体遭到污染。本试验的中后期,通过转化投饵方式,改变饵料品种,用鲫鱼粉料代替豆浆,一方面有利于鲫鱼的食性快速转变,降低饵料系数,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苗种获取较全面的营养需求,提高了苗种的生长率。此外,用粉料代替豆浆进行投喂,减少了磨豆浆的水电费和人工费支出,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0.5%,提高了培育效益。

3.水质调控

培育期间通过定期使用EM菌,稳定了培育池水质,增加了水体透明度,提高了溶氧,降低了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提高了苗种培育成活率。此外,向池塘泼洒EM菌,鱼苗通过呼吸和摄食将其带入体内,调节了鱼肠道菌群,平衡了微生物群落,促进了鱼体消化吸收,降低了饵料系数。

4.苗种投放

目前,本地区还没有繁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苗的鱼场,主要通过从外省引进水花进行培育养殖,一直以来,由于大部分养殖户专业水平不高,水花的培育池塘准备得不够精细,鱼苗下塘时机把握得不到位,导致水花的培育成活率低,甚至出现全部死亡,对一年的养殖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通过引进乌仔进行培育,培育时间短、成活率高,可有效提高苗种培育效果,而且见效比较快。此次试验,乌仔成活率达到了78%以上,20天实现利润近2 000元,取得了较好的培育效果。

猜你喜欢

中科鱼苗苗种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点评中科曙光中报
控流优选鱼苗检疫器
中科招商之退场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