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风貌塑造策略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

2021-07-20

智能城市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兰州市风貌黄河

马 康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

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意义重大,也对落实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各个建设环节提出更高要求。兰州市是黄河上游中心城市,也担负着维护黄河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需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策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实行创新驱动、绿色引领的发展计划,解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突出矛盾,打造美丽宜居新兰州。

1 熟思谨行:风貌建设构想

1.1 城市特色识别

兰州市地处我国大西北中心腹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经济汇聚、多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交融地区。兰州是西北第二大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和商贸物流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和立足西北、辐射西域的区域中心城市。有“金城”之称的兰州市是维护黄河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兰州市位于两山夹一川的河谷盆地,东西黄河穿城,南北两山对峙,峡谷河沟纵横,山地多、平地少、河流长、雨水缺,造就了城市独特景观。

兰州市山水格局如图1所示。

图1 兰州市山水格局

兰州市作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先建城市,早期以综合性工业城市的面貌屹立在西北,后期形成带状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框架。因资源趋紧、环境约束、快速城镇化等因素,兰州大城市病问题愈发突出,重建设、忽视空间环境塑造,造成大河景象的个性彰显不充分、山水城市特色不突显、城市内部环境品质不佳的局面。

现阶段,兰州市着力构建多极支撑的“大兰州”城市发展格局,为兰州市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带来历史性新机遇。

1.2 重点关注问题

(1)保护生态本底,聚焦底线控制。

兰州市生态本底脆弱,面对人口持续增长压力以及建设用地趋紧约束,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大。随着南北两山生态屏障功能逐步好转,城区内外绿色空间体系已初步搭建,但在水环境利用、防洪排涝治理和城区内部高质量绿色空间体系建设等方面仍显不足。

(2)提升文化底蕴,注重内涵挖掘。

兰州市具有2 300年建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工业遗产资源多样。快速城镇化导致大量历史遗存遭到破坏,古城风貌彰显不足,历史文化空间缺乏承载,名城印象逐渐淡化,保护与发展互促难度大。

(3)突出风貌特色,强调协调融合。

兰州市带状山水城市空间特征鲜明,但整体空间环境缺乏统筹,黄河之都、山水金城的特征未能充分展现,名城风貌和现代都会的城市气质突显不够。

(4)展现黄河风情,关注价值引领。

黄河是兰州市最重要的城市名片,黄河风情线直接影响着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指数。黄河之都的建设仍与世界名河之都存在一定差距,在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局部与整体等方面还未完全体现。

但这样的局面不可持续,因为学生既然不听老师话,也就会质疑其他老一辈包括领导的话,当时马克思的名句“怀疑一切”是许多学生的座右铭,从学校起始的“文化大革命”就因为小将不完全受当局控制,乃由工宣队(全名叫“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下同)与军宣队进驻学校(在农村则有农宣队),当然并非仅仅宣传,而是掌控领导。一些学校的红卫兵试图抵制,如清华,还发生了武装冲突。随后便有上山下乡运动,尤其中学红卫兵,几乎统统去了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就是说还得认师,不过换了一批老师。

1.3 风貌特色定位

生态文明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对城市与自然、功能与形态、保护与开发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刚性约束,旨在建设绿色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社会。城市风貌作为城市发展的外在表征,体现城市特有的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是城市发展阶段性成果的具体体现。兰州城市风貌建设需秉承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三方面内涵,树立城市人工建设和自然要素的和谐观,遵循总体调控、分区突出倾向、局部彰显特色的原则,努力构建多样统一、和而不同的城市风貌特色[1]。

通过深入研究兰州城市文化特色和空间特征,把握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以生态禀赋、民族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等方面为切入点,确定兰州城市风貌建设主体思路为承接自然文脉的山水城市、彰显黄河文化与丝路文明的旅游首选地、展现西北地区风貌特色的核心承载和反映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黄河名城。

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框架图

2 因势利导:风貌塑造策略

2.1 显山理水透绿,构建蓝绿网络

遵循生态营城的城市建设理念,突出兰州市的山水城市特色,宏观构建绿色设施网络,中观体现显山露水的规划景观内容,微观传承山水地域文化[2]。通过显山、理水、透绿策略,充分发挥南北两山作为陪衬、水绿廊道作为引领、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支撑的作用。围绕黄河为都市共享绿芯,衔接沟洪道、湖体湿地与两山绿化形成互动格局,构建多线联通、多层循环、生态健康的鱼骨状蓝绿网络,为旱涝两极弹性的生态城市空间打下基底。

2.2 保护弘扬传承,延续文化脉络

严格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从文化遗存保护、文化风貌建设、文化活动策划等多方面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在保护历史遗存、文化遗产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利用手段,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串联新旧资源,构建古今融合、多元包容、全覆盖、更完善的保护、传承、管理和展示体系。延续传统山水美学空间秩序,保护传统格局肌理,有序推进历史文化核心区建设,建立匹配的街区、建筑和人文景观,积极利用工业文化遗产,激活潜在价值,使其成为城市科学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打造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历史与时尚相得益彰的文化魅力之都。

2.3 统筹协调更新,搭建空间骨架

围绕兰州市带状河谷城市特点,紧扣黄河主题,从区域层面对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协调山、水、城的空间关系,打造山水相依、城水相融、山城一体的空间景象。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通过城市形态格局优化、存量资源保护利用、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塑造、建筑风貌控制引导和历史文化探访线路创建等措施,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协调城市各功能片区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城市风貌总体空间骨架。

2.4 优化管控提质,营造品质环境

通过生态提升、低效用地腾退等路径,缓解生态脆弱和用地紧缺短板,使得开放空间丰富多样、用地结构趋于合理、发展骨架逐渐清晰,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高质的空间格局。围绕生活、生产、生态三大内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突出山体游憩、滨水休闲、城市生活等功能,按照点上靓、线上通、面上美、促经济的思路,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作为城市空间营造的核心内容,充分展现不同文化特色、功能特质与景观特征,引导风貌建设彰显新时代、新特色、新理念、新水平。

3 稳步践新:风貌体系构建

3.1 总体空间风貌格局

统筹分析兰州市自然生态环境、城市文化特征、产业发展导向和城市空间布局等因素,形成“一带、两廊、三核、四轴、五区”的总体风貌空间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城市风貌结构规划图

一带:黄河生态景观带;

两廊:南北两山生态廊;

三核:以老城保护为核心的金城记忆核、以创新示范和国际交流为引领的现代都会核、以TOD为主导建设功能复合的活力新城核;

四轴:南北向金城文化传承轴、国际文化交流轴、科技引领创新轴以及东西向交通动脉轴;

五区;老城历史文化区、东部品质居住区、中部现代服务区、西部工业文明区和两端生态保育区。

3.2 环境景观风貌建设

(1)注重山、水、城的协调关系,大尺度统筹考虑。

构建自然环境景观与城市功能性景观有机结合的城市景观系统,重点突出黄河风情线和南北两山生态游憩廊景观特质。以南北两山作为城市外围生态背景,以水系网络作为衔接城市内外的生态纽带,以交通动脉搭建城市发展的基本骨架,以公共中心统领城市空间格局,整体串联热点区域与重要景观节点形成特色景观廊道[3]。

(2)打通面向黄河风情线的景观通廊,加强重要界面控制引导。

形成以黄河为景观主轴,城市重点区域为核心的景观节点,结合蓝绿网络、开敞空间、慢行游线和文化脉络,串联文化节点、特色街区、商业中心等城市热点区域。对连接黄河风情线的核心水系、绿带、道路空间通廊进行界面控制,处理好黄河两岸、南北两山与城市浅山地带景观界面,打造具有连续性、共享性、开放性和景观性的城市视觉廊道,为实现多级通风廊道系统创造条件。

(3)充分发挥开放空间公共属性,提升环境景观品质。

基于全龄人口活动特征与需求,打造层次分明、类型多样、衔接高效、独具魅力的公共空间,充分发挥公园、广场、街道和公共中心区等职能。通过腾退还绿、见缝插绿、拆墙见绿、留白增绿等途径,提高绿地数量和质量,并围绕黄河水系水资源涵养、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安全保障等内容,构建黄河与沟洪道、湿地、湖体水系内通外联的滨水景观体系。对城市街道进行分类管控,引导商业界面、文化界面、居住界面、交通环境和沿街绿化合理建设,因地制宜提升山体景观,整体以蓝绿网络串联开敞空间,形成绿色高效的公共空间服务体系。

(4)统一空间标志布局秩序,塑造优美城市天际线。

结合山水空间尺度和用地功能布局特征等,多维度确定空间标志布局体系,聚焦组团中心、历史地段、城市门户、重要景观节点、浅山坡地等特色景观区,提升空间的可识别性、激活场地潜力。严格控制老城区建筑高度与体量,维护传统空间轮廓的完整性,保持城市轮廓线和城市平面构图重点相一致,且与山峦起伏相协调,打造黄河两岸、重要轴线、重点片区、重要边界沿线优美城市天际线,并构建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

3.3 建筑风貌控制引导

建立重点片区、重要轴线、重要边界、覆盖全域的建筑风貌管控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严控与鼓励相结合。分类对一般建筑、特色建筑、重点建筑和老城风貌建筑加以管控,打造能够体现兰州市历史文脉、西北地域文化特色、符合现代化都会城市发展要求的精品建筑。

建筑高度采取宏观控制、中观塑造及微观推敲相结合的策略,注重天际线变化、山水空间关系下的适宜尺度,重点对黄河两岸、核心片区、重要轴线及其延长线的建筑高度加以管控,并整治老城、重要视廊和核心地段建筑第五立面。划定黄河两岸建筑高度控制范围,总体宜腹地高、滨水低、逐级跌落,临水体岸线建设用地原则上禁止建设高层建筑。老城风貌区保持原有空间肌理格局、传统空间尺度与建筑风貌,形成简约、实用且富有文化底蕴的建筑风格。

以“淡雅明快、浑厚大气、山水金城”为城市色彩总体印象,建筑色彩以高明度低彩度为主,辅以淡灰色系、中低明度土黄色系,与黄河山体环境形成层次对比。针对城市特色空间中的重要空间节点,需要进行深入色彩整治规划和设计,突出其景观特色。

3.4 一河两岸特色塑造

以优化城区黄河两岸用地结构、提升景观品质、管控建筑风貌、打造亮点区域、塑造夜景观和完善服务设施配套为重点,基于不同地段功能特征和发展定位,集中展现沿河丰富多样的风貌特色,凸显其生态、文化、景观和经济价值。

滨河两岸总体形成主次分明的建筑簇群和向黄河跌落的空间形态,以低彩度、高明度建筑拉开滨河空间尺度,结合看山、望水的视觉景观点布置,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层次清晰、开敞大气的空间。

针对沿线重要的景观片区、景观节点、干流水系、生态绿带、滨河道路等空间,应进行界面控制,整体形成点状、线性和组团相结合的景观空间序列。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完善水上交通、慢行循环和静态交通供给,将“一河两岸”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生态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景观带、商旅融合经济带,作为城市重要功能集中地、公共活动集中地和城市形象展示地。

3.5 用地开发控制

严峻的土地供给形势和水资源承载压力已倒逼兰州市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近期应锁定城市增长边界,平衡人地关系,疏解非主城区功能,腾退低效集体用地,划定城市生态空间,锚固城市生态基底,确保生态用地只增不减。针对沿黄河两岸用地布局配比不均衡的突出问题,采用土地功能利用混合布局模式,严格控制用地构成及开发指标,优先落实主干路网、大型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布局。通过集中新建与分散改造相结合方式,对重点地段土地开发利用进行分类引导,同步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方针[4]。

4 结语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兰州市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为例,探讨带状山水城市风貌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从宏观引导到微观设计,融合多学科知识,强调多维度保护,注重多方面利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脉、塑造空间特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风貌塑造的一次积极探索。在今后的城市风貌建设管理过程中,需将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与建设提高到关系城市社会发展的高度,并建立城市风貌建设与法定规划的衔接机制,形成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的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管制分区及核心地块分层次、分类型提出风貌管控要求,满足规划设计的刚性约束,保证地块开发弹性。应强化部门协调、分工协作及实施建设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引导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实施。

猜你喜欢

兰州市风貌黄河
兰州市园林绿配置模式
包裹的一切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黄河』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