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地铁运营危废贮存方式和选址模型探讨

2021-07-20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年6期
关键词:危废车辆段站点

李 俊

(上海华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2)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地铁出行在大中型城市越来越普遍。相较于其他出行方式,地铁出行具有快捷性、准点性、环保性等诸多优势。随着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国家对于危废的收集、贮存、运输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地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危废,其管理的规范性和经济性,也成为新的关注点。本文以上海地铁为例,初步探讨危废集中贮存的方式和选址。

1 危废的来源和种类

截至2021 年4 月,上海市共有地铁线路19 条,站点459座,辅助停车场(用于夜间停车,不涉及维修保养)10 个,车辆段(用于维修保养车辆)17 个。每年处理的危废总量上百吨。

地铁运营产生危废的来源,主要有两类:车辆段对于车辆维修保养产生的危废,和站点公安收缴的危废。

主要种类如表1:

表1 危废的种类[1]

2 危废集中贮存方式管理模式

地铁站点、车辆段中的危废,存在产地分散、种类复杂、数量较少等特点。由各站点单独进行危废的贮存、处置,存在以下风险:首先,由于对危废贮存场所,环保技术规范要求较高,各站点可能存在无法达到贮存规范要求、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其次,各站点收缴的危废数量较少,种类复杂,危废处置单位的运输成本和单位处置成本较高,影响危废处置单位的签约积极性。

因此,建议采取“产地暂存、分级贮存、集中处置”的危废管理模式。即各站点和车辆段产生危废后,进行产地暂存;达到一定数量后,运输到危废区域集中贮存中心;最终由危废处置单位从集中贮存中心进行转运、处置。

该模式优点在于:首先,危废集中贮存中心,便于取得相应的环评审批手续,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其次,可以建立完全符合规范的集中贮存中心,满足防雨、防渗、防火等要求;第三,便于配置充足的危废管理人员,建立危废台帐等管理制度,减少环境合规性风险;第四,降低危废的单位处置费用,节约年度的危废处置费用;第五,集中转运处置,减少了危废运输距离,降低了危废运输风险;最后,减少危废单位运输成本,提高了危废处置单位的积极性。

3 危废集中贮存中心模型的构建

针对此危废管理模式,重点在于合理的规划区域集中贮存中心的位置布局,明确各站点、车辆段到集中贮存中心的运输路径,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减低运输风险[2]。为此,在参考了张文俊等的《电网企业危废集中贮存选址模型研究》一文,提出集中贮存中心选址模型。

模型是为了做出两方面决策,即达到成本和运输风险最小化。建立模型之前,给出如下假设:一是集中贮存中心可以利用已有的危废贮存仓库进行改造,也可以新建危废贮存仓库;二是集中贮存中心的年运营成本是一样的;三是集中贮存中心,已经取得或可以取得相应的环评审批手续,并满足危废贮存技术规范的建设要求;四是每个站点、车辆段的危废,仅能转运至一个集中贮存中心;五是运输风险和运输距离成正比关系;六是危废处置单位会将集中贮存中心的危废定期清空回收。

成本目标:

运输风险目标:

式(1)和式(2)是目标函数。式(1)为总成本最小化,包括各集中贮存中心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环评手续成本,以及各站点、车辆段向集中贮存中心运输危废的运输成本和最终处置成本;式(2)为运输风险最小化,因为危废的运输风险,是和运输距离成正比关系,因此以运输距离最小作为目标[2]。

式(3)和式(4)为约束条件。式(3)表示每个站点、车辆段的危废,仅能转运至一个集中贮存中心;式(4)是允许建设集中贮存中心的总数。

决策参数定义如下:sj,其值为1,表示在备选点建立集中贮存中心,否则为0;xij,其值为1,表示由第j 个贮存中心接收第i个站点、车辆段的危废,否则为0[2]。

模型参数定义如下:i∈I={1,2,…,X},表示各站点、车辆段的数量;j∈K={1,2,…,X},表示允许建设的集中贮存中心的数量[2];Cj表示第j 个集中贮存中心的建造或者改造的工程费用,按照其使用年限,折算成每年的成本;Pj表示在第j 个集中贮存中心的年运营成本;Ej表示在第j 个集中贮存中心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环评验收等环评手续成本,按照其使用年限,折算成每年的成本;Lij表示i、j 之间的运输距离;Mi表示第i 个各站点、车辆段在危废年产生量;V 表示运输危废车辆的容量;rij表示i、j 之间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Lj表示第j 个集中贮存中心与危废处置单位的运输距离;rj表示第j 个集中贮存中心与危废处置单位的单位距离运输成本;Kj表示第j 个集中贮存中心,危废年处置成本;T是危废处置单位的回收周期,以次/年为单位。

4 上海某区地铁危废集中贮存中心选址举例

以上海市某区为例,该区有站点34 个,辅助停车场1 个,车辆段2 个,拟建设1 个危废集中贮存中心,故sj=1 的仅有1 个。考虑到车辆段产生危废的种类和数量,占比较大,因此在该区的两个车辆段进行选址,以下称为甲基地和乙基地。

成本目标(1)简化为:

运输风险目标(2)简化为:

甲基地情况为:该基地拟改造已有仓库为危废暂存仓库,预计使用寿命50 年,改造成本为15 万,C甲=0.3 万/年。未来运营中,配置专职人员2 人,人员工资总计35 万/年,其他运营费用忽略不计,P甲=35 万/年。甲基地建成年代较早,轨道交通环评报告书中未涉及危废仓库,需新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和环评验收手续,费用预计为30 万,因使用寿命50 年,E甲=0.6 万/年。甲基地与各站点、辅助停车场的运输距离,共计427.7 公里,运输频次为4 次/年。甲基地与各站点、辅助停车场的运输成本约为60 元/公里,r甲=0.06 万元/公里。甲基地与危废处置单位的运输距离为90公里,L甲=90 公里,运输频次T甲=12 次/年。甲基地每年危废处置费用约40 万元,K甲=40 万元。

乙基地情况为:该基地拟新建危废仓库,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建造成本为150 万,C乙=3 万/年。未来运营中,P乙=35 万/年。乙基地为新建基地,其危废仓库的环评手续,包含在轨道交通环评报告书中,E乙=0 万/年。乙基地与各站点、辅助停车场的运输距离,共计448.8 公里,运输频次为4 次/年。此外,L乙=90 公里,T乙=12 次/年,r乙=0.06 万元/公里,K乙=40 万元。

甲基地和乙基地的参数汇总,如表2:

表2 甲、乙基地的参数

将以上参数,带入式(5)和式(6),分别计算出甲、乙基地的成本值和运输风险值,如表3:

表3 甲、乙基地的成本值和运输风险值

由此可见,选址甲基地较为合理,不仅每年运行成本较低,而且运输距离相对较短,风险值较低。

结语

(1)针对上海地铁运营中,各站点、车辆段产生的危废,建议采取“产地暂存、分级贮存、集中处置”的危废管理模式。

(2)危废运输,目前是由危废道路运输车辆转运,未来是否能利用地铁的专用轨道车辆,进行地铁系统内部的厂内运输,值得进一步探讨。

(3)上海市部分区的站点和车辆段极少,能否将其产生的危废,跨区域收集到就近的集中贮存中心。

(4)部分拟建的集中贮存中心,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虽然不是违章建筑,但没有完备的房产手续。这也影响到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文件,和合理选址的重要问题。

(5)针对地铁系统危废产生、运输、处置的特点,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规范,从而对危废的暂存、运输、集中贮存等,有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法规依据和措施。

猜你喜欢

危废车辆段站点
严厉打击危废环境违法行为
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车辆段联锁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地铁车辆段及上盖物业开发一体化探讨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非法处置危废”与“无证处置危废”如何区别?
车辆段收发车运行图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