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古建筑的有效利用与保护策略研究

2021-07-20曾静雯叶丽萃

山西建筑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古建筑校园建筑

曾静雯 叶丽萃

(1.华南农业大学总务部基建处,广东 广州 510642; 2.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大学校园中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古建筑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是近现代遗留下的所具有科学与艺术价值的建筑物,是校园特定的文化符号,可见证历史与留驻记忆、承载梦想与环境育人,具有较强的记录性、完整性、继承性、多元性和不可复制性;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园新建改建或维修拆迁等,以及自然侵蚀或过度利用等,将直接影响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固有价值,加强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是当务之急;本文以笔者所在大学校园为例,深入剖析古建筑的概况与特征,以及探讨合理利用,并提出有效的保护策略,为校园古建筑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为便于表述,本文将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统称为古建筑)。

1 校园古建筑的内涵与挑战

1.1 校园古建筑内涵

本文所指的古建筑是指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科学价值,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古代、近现代建筑物,包括已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它们的价值特征体现在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或能反映本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等方面。

1.2 校园古建筑文化

随着教育的发展,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升华,笔者所在校园的古建筑群,与师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无论从建筑形式或内涵,都镌刻着学校发展轨迹和文化积淀,体现了不同时期特定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见证了校园建筑文化发展历程,留住了办学印记,彰显了它的发展特色,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建筑文化和育人环境。

1.3 校园古建筑保护

笔者所在校园的古建筑多建于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主要以教学楼与培训楼、师生宿舍与名人故居,以及部分楼台亭阁等构成,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组成部分,但由于建筑本身的老化或使用过度,且有的建筑材料与结构等难以抵挡风化,在科学管理与维护、修建翻新,以及水电网与消防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性保护面临新挑战。

2 校园古建筑概况与特征

2.1 校园古建筑概况

2.1.1 建筑背景

笔者所在大学始建于1909年,为原国立中山大学所在地,在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国立中山大学迁往康乐园,所属的农学院和工学院留在目前所在的石牌校区;1931年始至20世纪50年代期间,在石牌校园规划建设了一批独特的单体和群体建筑,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群落,其规模宏伟,宫殿式样,中西合璧、巧妙自然、雍容大气,主体造型以中式为主,细部处理借用西式手法,它们虽经岁月风霜,如今却依然风韵犹存,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亦有特殊地位。

2.1.2 建筑概况

校园古建筑群中,有的建筑单体作为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的一部分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公布为广州市历史建筑以及天河区传统风貌建筑等;建设年代大多集中在民国23年及20世纪50年代前后,其中民国时期建筑占四成,其他时期建筑占六成;主要由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师生宿舍楼、名人故居及亭台楼阁等构成,这些古建筑群,记录着校园变迁,见证了学校发展,具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现已成为校园文化符号,但在开发利用上,有的在内部结构上进行了改造,对其原真性和完整性有一定影响。

2.2 校园古建筑特征

2.2.1 建筑类别

校园中的部分古建筑,充分展示了民国时期教育建筑特色,无论是建筑样式与结构,还是材料与工艺及工程技术等都极具代表性,已成为建筑群中的奇葩,如教学办公类的农学院农林化学馆、农学馆,理学院数学天文物理教室、生物地质地理教室等;培训类的研究院、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等;宿舍类的教工宿舍、学生宿舍、教授住宅楼等;亭台类的植树亭、石坊钟亭等,以及造型独特的天文台、红满堂等;它们无论单体或群落建筑,都充满着历史厚重感,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绽放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和气势美,凸显着校园建筑的文化品位和独特性。

2.2.2 建筑风格

建筑凝聚历史,民国时期建筑呈现的宫殿式建筑群落,多以红墙绿瓦为基调,建筑艺术颇为独特,融东西方建筑风格所建,细部构筑精致,红墙绿瓦,古色古香,卷棚的歇山顶,绿色琉璃正脊有两个双角龙,垂脊上有走兽五件,如狮、羊、麒麟、貔貅和鹏等,檐角上的仙人骑马,灵兽形态各异,与主楼垂脊相同,檐下饰以红蓝为主色调的宫廷彩绘;屋檐绿色琉璃瓦当印有中大字样和如意形滴水符;门廊前台阶两旁有栏杆,望柱上有浮雕纹饰;正门为六柱五门牌坊式门廊,台阶两侧和月台前栏杆极为精美,为广州高等教育的代表性建筑。

3 大学校园古建筑的有效利用

3.1 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及利用

3.1.1 最具特色的建筑群

据记载,以5号楼为核心的四栋古建筑群,始建于民国23年,分别称之谓2号、3号、4号、5号楼,为原农学院农林化学馆、农学院农学馆、理学院数学天文物理教室、理学院生物地质地理教室等,风格相同、历史悠久,除5号楼外建筑面积均为一千余平方米,现已开发为工科及文科类学院用房;其建筑多以红墙绿瓦为基调,艺术形象颇为独特,屋檐脊背上雕刻着仙人、走兽饰物等手笔,其中最具代表的5号楼,坐东朝西,为中西合璧宫殿式的三层建筑(如图1所示),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主楼二层有天台,围以仿汉白玉式栏杆,屋顶呈大顶盖状,南北两塔呈“凹”字形,中间为主楼,两边是衬楼,造型优美、古朴典雅,其外部结构承继了宫廷建筑的气度和样式,线条简洁明快,又不失磅礴之势,内部结构采用了钢筋水泥构件,稳固结实,斑斓多姿,正门门额刻有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的题字“华南农学院”;先后开发为资源环境学院及校史馆用房。

3.1.2 独具匠心的红满堂

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红满堂,为全国首个砖拱驳壳建筑,被称为“广东壳”,一直作为学校政治、学术和文化生活的中心,接待过许多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承载着师生的共同记忆;曾作为危楼被拆,之后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共二层,工程总面积一千余平方米,重现了它的独特造型(见图2),与周边的农博馆、孙中山铜像及仿古建筑等相得益彰,且四周花草林木环抱,微波荡漾的洪泽湖和葱茏馥郁的白兰花林围绕,现已成为校园的建筑文化“名片”。

3.1.3 不同风格的天文台

坐落在校园内的天文台为10号楼,它是一栋灰色三层式建筑,建筑上方横额书有“天文台”三字。建筑体为东西对称,大门中开,第三层在大门之上两侧建有两个圆顶的“蘑菇”状建筑,在正门的西侧下方碑文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天文台奠基于此;校长邹鲁书写”。1935年,其建筑规模宏大、构思新颖、堪称杰作,如今已成为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用房。

3.2 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及利用

3.2.1 最早的教职工宿舍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16号楼为三层,建筑面积近5 000 m2,结构独特,从空中俯视呈“中”字形,与邻校华工一座呈“大”字的建筑,组成“中大”字样,布局整齐,内走廊、房门相向,当年作为教工宿舍设计使用,随着学校的发展,之后成为图书馆和学校办公处,现为农博馆用房;该楼左右前方四栋的古建筑,其中12号和13号楼先后为党办和校办用房,现为体育教学部和校友会所用;而14号和15号楼 先后为农学院和园艺学院所用,现为公管学院和信息网络中心用房。

3.2.2 研究院与培训楼类

建于民国二十五年的9号楼为两层,呈“口”字型,建筑面积近2 000 m2,中间两株白玉兰枝叶繁茂,老树古屋,相得益彰;该楼正门右下方石碑“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研究院奠基于此,校长邹鲁书”;原为研究院,是教学研究场所,先后为兽医系和动物医院所用;而7号与24号楼,先后为林学院及人文学院,以及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及艺术学院用房。

3.2.3 学生宿舍与教授楼

位于黑山区的四栋学生宿舍楼,系爱国华侨胡文虎和胡文豹捐资于20世纪30年代兴建,又名虎豹宿舍,谓之第1~第4宿舍,现为继续教育学院用房;最具代表的教授楼,位于一号楼西则的两层式建筑,当年为特殊贡献的教授所建,建筑大门右下方石碑为邹鲁于民国二十五年一月书石:“利寅教授任职二十八年,戴前校长季陶先生赠与之住宅”,现已开发为科研用房;位于行政楼东面与北面的二层式原教授楼,现为文化体验与名人纪念室,是素质教育的场所。

3.2.4 世纪印记的亭台阁

掩映在4号楼西南侧的石坊钟亭,建成于民国二十三年,为六角攒尖亭,顶盖为绿色琉璃瓦,六条飞脊为橙黄色琉璃,亭顶上大钟已不复存,但挂钩仍在,栏杆竖条间有个形如斧的木钟,旁有寓意“中大”字样;石碑已苔痕斑驳,字迹却依稀可辨“石碑新校建筑石坊钟亭记”;洪钟虽不再,仍见其姿影;而坐落在附小内“植树纪念亭”,是当年先驱们亲自测量、挖地开路,将荒地变绿原,为纪念开拓者广种树木,亭石碑写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植树节;亭阁楼宇留住了世纪印记,现如今校园内先后兴建了风格相同的亭阁八座,以传承校园建筑文化。

4 大学校园古建筑的保护策略

4.1 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

4.1.1 健全协调机制

保护古建筑需理清思路,确定范围,做好规划,制定管理办法,根据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不同的保护要求,结合现实功能需要,明确保护措施与利用原则,作出必要的保护规划以及划定保护范围,以纳入城建规划保护体系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严格依法管理;同时,保护工作涉及部门较多,需加强联系与沟通,理顺保护体系,健全各级协调机制,形成推进保护的整体合力,为古建筑的保护提供有力的组织与政策保障。

4.1.2 按照标准维护

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如保护古建筑的原址原貌、最小干预和保持历史信息等;对修缮的建筑,组织专家论证及报批,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要求施工,现场展示修缮效果图;修缮中及时掌握建筑形式与风貌、建筑材料与技术形态的差异,以及建筑屋架屋顶、墙体墙面等构造变化,不得改变其外部造型、主体结构、平面布局、饰面材料和色彩等,坚持按相应级别的维护标准进行保护。

4.1.3 坚持修旧如旧

保护性修复中,注重局部结构与地面墙面的补强,屋顶与天花板的防水,门窗修复及彩绘补绘,水电工程实施与完善等;尤其是民国期建筑,严格按原形状或式样进行雕刻砌筑,从屋檐脊背上雕刻的仙人走兽饰物,或栏杆、扶手和柱头等精致构件,以及屋顶彩绘修复到整个建筑外立面的处理等,都需按原结构和特征进行保护性修缮,坚持修旧如旧,以保持古建筑的整体风格。

4.1.4 重视技术应用

古建筑保护是项综合性技术,专业人士要加强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强化科学技术的应用;针对风雨雷电、火灾地震、虫害霉菌等自然因素的破坏,或人为拆除、维修不当失去原貌,或地下排水等安全隐患问题,需要以强大的专业技术支持,如进行勘察检测、工艺性修复,保护与更新、协调与继承,复古与仿古、移植与融合等,以科学保护古建筑的应有价值。

4.2 古建筑保护的主要措施

4.2.1 明确阶段工作

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可谓点多面广线长,涉及前期调研、中期准备与后期工程实施等阶段,前中期工作是为后期施工做铺垫,需要进行“追踪式”管理,包括建筑背景与调查、建筑测绘与制图、建筑信息保护与管理等,如古建筑构造、参与保护方和时间维度等信息,其中古建筑构造信息来自于其建筑结构体系特征、构件参数和属性信息等;参与保护方包括各时期所涉及参与单位的相关资料,如设计单位、检测单位和施工单位等;时间维度信息主要是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等历史记录,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以推进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

4.2.2 注重精细修缮

日常保护中,注重建筑的整体协调、功能置换、内外兼修等,针对木质材料较多的,定期对木结构裂缝和弯垂、拔榫和糟朽及断裂等进行保护性修复;面对石材劣化等现象,采取石结构建筑修复技术,如对石材表面的清洗,裂缝的修复与加固或复制石材替换等处理;砖墙修复技术中,采取以粉刷替换砖材、砖粉修复、外贴面砖及涂料勾缝等方法;出现潮湿劣化或砖石风化等问题,采取防潮技术,切断地基渗透水和外墙雨淋水,或雾化水清洗墙体等方法,注重精细修缮性的保护。

4.2.3 强化安防技防

保护校园古建筑旨在遏制损失与破坏,延续它的固有价值,因此,要重视安全管理,建立定期巡视记录制,布设变形监测点,定期监测建筑结构的变化情况;强化安全防范技术,合理配备防火防雷和报警装置,注重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报警主机与探头等设施的全面覆盖;控制建筑的用水用电负荷,加强电源火源和供电系统的管理,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4.2.4 传承建筑文化

古建筑作为形式语言和特殊的空间载体,要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一致,妥善处理新旧建筑间,古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组织力量对周边的临建物清理或拆移,或利用夹景等手法,修建绿道石道和建筑小品及种植名花小草;或校园兴建或扩建大型建筑及牌楼等标志性建筑时,在高度与体量、材料与色彩等方面,应要古为今用,力争新建筑与古建筑风貌相协调,以传承校园建筑文化。

4.3 古建筑保护的科学管理

4.3.1 储备数据资源

采用数据化形式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管理,如建立空间数据库,对保存的图纸进行激光扫描图、二维平面图等,将图形、影像、统计等数据资源,按相应数据结构进行存储;建立属性数据库,整理与空间数据相应的相关史料与数据(含建筑年代与背景、建筑结构与材料、地理位置与编号等属性信息),形成科学严谨的储备数据资源库;在保护勘察中,除坚持传统测绘外,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即实景复制技术进行地形测绘和变形监测,或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进行几何数据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采集保存,实现历史建筑多维信息的数字资源规范管理。

4.3.2 创建信息平台

围绕古建筑本体及其历史环境等重要元素,采用传统和现代化手段,创建校园《古建筑模型信息平台》,以微缩实体的方式展示古建筑的地形地貌特征,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模型提供完整的相关信息;通过虚拟与现实技术的综合应用,建设数字展厅,以声形并茂的形式呈现古建筑风貌,让师生了解每幢建筑史和建筑特色,实现对古建筑信息的集成与检索分享。

4.3.3 开展特色编研

古建筑也像活化的教科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息流将会从民间的“口传心授”等方式,不断堆叠而影响其原真性,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优势,重视信息资源的保存,提升以传统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为主的转变,有序开展古建筑的图文录入与编撰工作,组织力量从档案部门或其他途径,深入挖掘相关资源,通过拍摄或扫描等方式,将各类图纸照片及原始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分类整理,并对其建筑价值、保存现状、维修利用等进行分析,按图文并茂形式编撰出版书籍及同步建设电子文档,以知古鉴今,资质存史。

4.3.4 推进文化共享

建筑可阅读,可见证教育发展;为了让师生了解古建筑背后的故事,应促进校园古建筑信息的多维度普及和推广,通过组织开展研究与学习及校园游等活动,如校史文化选修和专业课、专题讲座等方式普及相关知识;以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契机,加强对校园古建筑的定期监测研究;在古建筑前贴上二维码,或制作网上展厅,提供“深度阅读”校园古建筑;或组织志愿者进行引导与宣讲,或举办讲座沙龙,邀请学者讲学等形式,推进古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及建筑文化的共享。

5 结语

校园古建筑是大学的记忆,是校园“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校园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建筑文化的传承,具有唯一性与独特性,需进一步加强科学保护和适度修缮,重视它的价值研究和活化利用,发挥它的使用功能和社会效益,以促进校园古建筑的可持续利用与有效保护。

猜你喜欢

古建筑校园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建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