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及意义

2021-07-20曹卫华段丽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骨细胞

曹卫华 李 超 段丽娟

多发性骨髓是发生于骨髓的多灶性浆细胞恶性肿瘤,以局灶性骨、软组织病变、弥漫性骨髓浸润为主要病理改变,不仅可引起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还可引起贫血、肾功能障碍、全身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1]。骨痛是多发性骨髓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和就诊原因, 但在病变初期,常规的X线检查可能无典型的溶骨性骨破坏表现,易导致漏诊、误诊。临床上一直致力于寻找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多发性骨髓早期诊断指标[2]。有研究发现,破骨细胞活化因子、成骨细胞抑制因子参与骨细胞代谢失衡、溶骨性骨质破坏过程。因此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可用于评价多发性骨髓患者的骨质损伤程度及患者的预后[3]。基质衍生因子1(SDF-1)、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是与骨代谢相关的因子[4]。白细胞介素-33(IL-33)是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的重要因子,并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5]。本研究探讨了多发性骨髓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7例(观察组),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中国多发性骨髓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6]中的标准;②均为初治患者;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已接受免疫抑制、输血等治疗;②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30 min内以转速40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时间10 min分离血清。检测血清SDF-1、PINP、IL-33水平。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仪器:美国BIO-TEK公司ELX800多功能酶标仪,试剂盒生产厂家:武汉新启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治疗方法

皮下注射硼替佐米1.3 mg/m2,第1、4、8、1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600 mg/m2,第1、11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 mg/m2,第1、2、4、5、8、9、11、12天。12天为1个疗程。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SDF-1、PINP、IL-33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SDF-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INP和IL-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SDF-1、PINP、IL-33水平比较

2.2 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比较

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骨髓瘤类型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比较

2.3 观察组不同疗效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治疗后1个月血清SDF-1、PINP、IL-33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1个月血清SDF-1明显低于治疗无效患者(P<0.05),而PINP和IL-33明显高于治疗无效患者(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不同疗效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比较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1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病变,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内发生恶性增殖、浸润,引起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局部骨骼破坏[7]。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骨质疏松、 病理性骨折,严重者出现神经压迫症状而致截瘫。脊柱骨、颅骨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溶骨性骨破坏的常见部位,胸腰椎和肋骨是病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8]。有研究发现,骨代谢失衡是引起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重要原因,骨髓瘤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激活破骨细胞,使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受到抑制,使骨生成受阻[9]。

SDF-1α是1种趋化因子,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趋化作用。CXCR4是SDF-1α的唯一受体,可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迁移、归巢于骨髓,促进细胞、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干细胞增殖[10]。SDF-1α还可提高破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激活相关基因过度表达,进而促进骨吸收[11]。本研究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DF-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这一结果证实,SDF-1α升高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骨基质中90%以上为Ⅰ型胶原蛋白,血清PINP水平可反映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速率,并间接反映骨形成情况[12]。本研究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PINP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这一结果提示,PINP下降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这是由于血清PINP水平提示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速率降低,骨形成过程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IL-33主要表达于基质细胞以及活化的巨噬细胞,其表达受到炎症、感染、应激、创伤等影响[13]。IL-33可与特异性受体ST2结合诱导免疫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参与Th2型细胞免疫应答过程[14]。本研究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这一结果提示,IL-33下降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可能与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异常有关。

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临床分期、性别、年龄、骨髓瘤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发现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血清SDF-1水平升高、PINP、IL-33水平下降;不同性别、年龄、骨髓瘤类型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DF-1、PINP、IL-33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骨髓瘤类型无关。这是由于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内的恶性增殖程度更高,骨形成过程受到抑制,机体免疫异常状态更加严重。

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方法,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是目前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化疗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不能较好的控制病情[15]。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治疗效果患者的血清SDF-1、PINP、IL-33水平,发现有效患者治疗后1个月血清SDF-1 明显低于治疗无效患者,而PINP和IL-33明显高于治疗无效患者。这一结果提示,随着病情的控制,血清SDF-1水平下降,PINP和IL-33水平升高。这可能是由于化疗药物可抑制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内的恶性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并纠正机体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DF-1水平明显升高,而PINP和IL-33水平明显降低,与临床分期和治疗疗效有一定关系。

猜你喜欢

浆细胞骨髓瘤骨细胞
LncRNA在骨质疏松中对破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破骨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成骨细胞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机制及途径研究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