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起点上宁波外贸如何再起航?

2021-07-20宁波市商务局

宁波通讯 2021年9期
关键词:外贸宁波出口

文|宁波市商务局

最新的全国重点城市外贸排名显示,2020年,宁波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越广州,升至第六位。2020年,宁波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额9787亿元,逼近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7%,比全国高出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6407亿元,同比增长7.3%,进口额为3380亿元,同比增长5.6%,分别比全国高出3.3个和6.3个百分点。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五,占全国份额达3.57%,比上年提升0.11个百分点。非常时期,宁波外贸何以逆势上扬?高起点上,宁波外贸将如何再起航?

2020年宁波外贸再进位背后的有力举措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宁波外贸受到巨大挑战。按照中央、浙江省相关决策部署,宁波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外贸逆势上扬,外贸增速好于预期、好于全国,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从市场看,美国取代欧盟再次成为宁波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宁波对美国累计出口增长20.1%,占全市比重较上年增加2.6个百分点。从产品看,防疫物资、“宅经济”产品成出口主要拉动力。2020年,全市防疫物资出口额达404亿元,同比增长200%,拉动全市出口增长4.5个百分点。从主体看,大中型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外贸108强企业中,50家企业增速超过10%,31家企业增速甚至超过30%。从模式看,跨境电商成为稳外贸新生力量,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出口额为12.4 亿元,同比增长23倍,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占全国近五成。支撑2020年宁波外贸主体队伍保持稳定、外贸实现快速回升的前提和基础,是宁波复工复产抓紧抓早抓实、政策及时精准有力,在全省率先出台稳外贸“12+10”政策,有效提振了企业信心,切实稳住了企业经营。

打好金融政策组合拳。推出“防控疫情稳外贸”专属融资服务,出台外贸重点企业融资贴息政策,组织重点进口企业银企对接会。2020年,全市各银行机构对宁波重点外贸企业授信额度达1610亿元,发放贷款1002亿元,约占全市企业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一;深入推进“甬贸贷”融资业务,为超500家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超20亿元融资支持,“甬贸贷”被商务部列为地方稳外贸经验予以推广。

开辟云端贸易新战场。组织实施网上广交会,第127届、第128届网上广交会宁波团参展规模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五位。举办30余场“2020宁波出口商品全球网上展系列专场对接会”,搭建线下“方舱展厅”,借助数字展贸平台和国内外商协会力量,开拓海外市场。

推进跨境电商突破发展。获批成为全国10个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城市之一,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B2B2C出口(9810),率先实现全国首批、全省首单9810出口业务,9810出口货物货值占全国近一半。加快建设海外仓及海外自主营销体系。新增获评省级公共海外仓2家,现共有66家企业在全球建设经营203个海外仓,总面积达200.5万平方米。组建跨境电商出海联盟,对接企业1500家次。

巨轮靠港。 沈颖俊|摄

落实落细企业帮扶举措。努力做到企业有诉求,工作有回应。比如,组建市集装箱短缺问题工作专班,安排4000万元资金支持宁波舟山港吸引空箱回流,缓解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外贸企业一柜难求的困境。这项政策目前已经取得实际成效,在帮助宁波外贸企业的同时,也惠及了市外外贸企业。

2021年宁波外贸发展形势研判

尽管2020年宁波外贸取得了良好成绩,目前外贸企业在手订单情况较为乐观,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出运情况好于全国其他港口,但国际疫情波动引发的次生风险依然存在,巩固全市外贸发展向好态势仍面临诸多困难。

企业预期上半年出口较为乐观。根据对宁波1982家重点外贸企业的统计监测,截至3月底,外贸企业在手订单、新增订单处于高位,整体订单情况较为乐观。在手出口订单同比上升和持平的企业占比达81.2%,较2020年底上升13.4个百分点;新签订单同比增长和持平的企业占比达79.3%,较2020年底上升13.8个百分点。在手订单被取消或被延期的情况持续改善。21.5%的企业反映遭遇在手订单被取消,较2020年底下降了6.3个百分点;29.6%的企业遭遇在手订单被延期,受影响企业范围较2020年底下降7.4个百分点。同时,42.9%的企业预计4月出口额同比增长,50%的企业预计第二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看好未来一段时间出口前景的企业占比为22.3%,这是自2018年以来再探20%以上的高点。

外贸发展外部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根据3月对宁波1982家重点外贸企业的问卷调查,原材料涨价是当前外贸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75.7%的企业认为原材料、能源成本涨价过快,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物流运输成本过高也是主要问题。此外,36.2%的企业认为集装箱紧缺、订舱订箱困难,24.3%的企业认为招工困难、用工紧张,15.6%的企业认为订单减少、流失、接不到单,6%的企业认为受中美经贸摩擦、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订单违约风险上升。如原材料涨价问题。某工艺品、礼品出口企业反映,金属、玻璃、乳胶等原材料平均涨幅在30%以上,导致去年签订的订单无法按期交货。上游工厂迫于原材料涨价压力要求提价,但因国外很多礼品商店受疫情影响仍未正常营业,企业目前无法把价格增值部分转嫁给下游进口商,导致不少订单取消。如海运物流问题。一是海运价格仍然处于高位。尽管年初的缺箱少舱问题目前已明显好转,但企业表示运费价格没有实质性下降,当前集装箱价格仍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二是海外港口集装箱积压严重。受海外疫情影响,客户提箱速度缓慢。某外综服平台企业表示,在苏伊士运河堵塞问题解决后,预计欧洲各大港口将迎来大量货轮集中到港,短期内欧洲地区拥堵问题将加重。

传统外贸转型升级、发展新动能尚需增强。宁波外贸低价值、批量式传统模式已经遇到“天花板”,产品、模式、人才等创新转型动能不足,不少传统外贸企业缺乏紧迫意识,抗风险能力差、利润率低、核心竞争力缺乏等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

全力以赴稳外贸创新提质促发展

今年,宁波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全力以赴稳外贸的同时,积极创新外贸发展模式,更好发挥外贸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全球经济大循环的关键枢纽和主渠道作用,增强外贸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努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

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契机,推进“优进优出”战略。一是加快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抓住国内大循环的发展机遇,依靠国内不断提升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发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对产业的集聚助推作用,以15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为载体,培育优势出口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出口品牌战略,加大“浙江出口名牌”“宁波出口名牌”培育力度,鼓励企业通过自创、收购、合作等多种方式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二是促进进口贸易提质增效。推进国家级、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重点进口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进口展会平台,拓宽进口渠道、扩大进口规模。扩大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打造国家能源交易中心、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扩大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优质消费品进口,放大梅山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效应,打造全国消费品进口集散中心。三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大型商超、进特色街区、进夜市、进展会、进政府采购目录等“六进”方面精准帮扶。推动同线同标同质,支持“三同”产品加速进入国内市场,精准对接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提升外贸企业内销品牌建设能力,鼓励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创建自主品牌。

贝发集团国际业务展厅一角。 孙斌瑕|摄

以稳定订单为目的,多渠道助企开拓国际市场。一是推进展会模式创新。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加大对新采购商的引流力度。结合公共海外仓、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等海外渠道,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展会模式创新。推进展会业态创新,积极引导、动员和扶持企业举办线上展会,充分运用5G、VR/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举办“云展览”,开展“云展示”“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提升展示、宣传、洽谈等效果。引进直播专业机构和供应链企业,打造小家电、服装等若干个产业带直播基地,建立专业线上营销平台,为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加大对重点市场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拓自贸协定国家市场份额。加强对RCEP贸易关税、原产地规则等政策的梳理和研究,充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更深层次拓展东盟、日韩和澳洲等自贸区市场。利用中东欧贸易促进部长级会议等高层会晤机制和世博会、进博会、广交会、华交会、澳门展等重大活动平台,举办一批贸易促进活动,扩大企业和产品影响力。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东盟博览会、进口博览会等国家展会平台,抢抓订单,增加客户,不断提高组展和服务水平。三是推进国际营销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以合作、自建等方式,完善国际营销和服务保障体系,开展仓储、展示、批发、销售、接单签约及售后服务。支持工程机械、汽车、轨道交通、电子通信等20个优势行业企业加快建立品牌展示、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等多层次的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在重点市场积极探索建立国际营销服务公共平台,推进平台创建的梯度建设。

以国家试点政策为依托,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一是以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引领外贸新模式加速发展。大力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贸易新模式。推进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和出口9810业务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发挥跨境电商出海联盟作用,加快建设海外仓及海外自主营销体系。做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拓宽金融、物流、信息、跨境电商、成交撮合等服务领域,积极推进二手车出口国家试点工作,力争二手车出口规模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发挥高能级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放大综合保税区功能政策优势,拓展保税展示交易、保税融资租赁、保税检测维修等功能业态创新。挖掘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潜力,扩大中东欧优质商品进口,发挥宁波进口商品交易展示中心、世贸通中东欧营销促进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打造中东欧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三是切实发挥自贸试验区建设溢出效应。以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为契机,聚焦贸易、投资、资金、运输、人员往来、信息流动“六个自由”开展先行先试,挖掘若干个外贸发展潜在发力点。鼓励企业拓展联合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大宗采购业务。探索离岸(转口)贸易、以货易货贸易发展。做大做强能源贸易,积极争取开展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的非国有贸易。

以帮扶企业为手段,提升外贸发展环境。一是鼓励外贸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外贸政策创新,根据外贸发展形势拟定出台新一轮外贸扶持政策。推进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加大对56家实效企业培育,深化落实28条支持政策,开展企业培训、企业沙龙等活动。开展外贸形势分析研判,定期发布外贸预警信息。组织开展外贸新人才专场系列招聘,大力引进培育外贸企业需要的国际经营管理、跨境电商、数字营销等外贸新人才,进一步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二是稳定金融政策帮扶。加大财政金融帮扶支持力度。扩大“甬贸贷”平台支持覆盖范围,增加“甬贸贷”风险资金池。深化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战略合作,深化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五家银行联合推出的一系列外贸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进出口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向中信保总公司争取支持,积极复制推广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实施更加积极的承保政策,继续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进一步提高信保对我市外贸企业的限额满足率。三是继续落实稳外贸协调机制。发挥稳外贸协调机制作用,缓解外贸企业物流、原材料、用工等方面问题。重点发挥市集装箱短缺问题工作专班作用,加强国际物流保障,进一步从增加运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缓解外贸企业国际物流难题。

猜你喜欢

外贸宁波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70年外贸大事记
给情绪找个出口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